APP下载

山东省水利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2023-01-13杜贞栋窦俊伟

山东水利 2022年1期
关键词:河湖供水水利

杜贞栋,张 静,窦俊伟

(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三农”工作重心面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水利关系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粮食、蔬菜、肉蛋奶的供应安全,还关系到农村的水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山东省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加快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村水利现代化,充分发挥水利基础保障作用,以农村防洪安全体系建设为支撑,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以河湖生态治理为重点,改善农村水环境,实现生态宜居目标;以农村水环境整治为重点,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以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为抓手,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1 水利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1.1 产业兴旺方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通过田间灌排体系、节水改造、灌区续建配套等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及防灾抗灾能力,有力保障农业产业兴旺。多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为农民带来务农、务工、土地流转多方面收入。先后实施了35处大型、71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200多亿元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9.8万hm2,新增节水能力5.31亿m3,大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6,连续18年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此外,防洪除涝工程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时期全省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过2 000亿元,显著提升农村防洪、除涝标准,保障了农业丰产丰收,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生态宜居方面

乡村振兴是多维度的,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先后向南四湖、东平湖调水3.74亿m3,为济南市保泉补源调引长江水、黄河水3.07亿m3,累计完成地下水压采5.46亿m3,封停地下水井9 478眼,改善了河湖生态,减少了地下水漏斗区的地下水超采量。“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是生态宜居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加大力度推进农村水系政治、河湖管理,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130条(段),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84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 600 km2,水土保持率达84%,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支撑和保障。比如,寿光市是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按照“全域统筹、长远规划、系统治理”的原则,创建全域美丽幸福河湖,打造农村宜居水生态环境。日照市结合美丽示范河湖建设,对支流沿线汪塘沟渠进行系统治理,实施农村汪塘门前河工程1 000余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老百姓愿意在农村生活工作。

1.3 治理有效方面

打好河湖长制这张牌,根据农村河道量大面广的实际,将河长体系延伸到村,推动乡村振兴中水利各项重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如济南市长清区将山坪塘纳入河湖长制工作范围,扫除了农村河湖管护死角盲区。全面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打赢水利扶贫攻坚战,“十三五”时期建设省级美丽移民村230个,近8万移民迁入新居;2020年全省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万元,较2015年年均增长10.8%。加强智慧水利建设,推进农村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好国家、省信息化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大型灌区雨量、水位、流量、墒情等检测设施基本完善。在机井灌区大力推广管道灌溉工程技术,并探索以“井长制”为核心的村级管理体制,提高了灌溉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农村供水服务及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4 生活富裕方面

抓住农村供水这个牛鼻子,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让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投资近270亿元,完成1 043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饮水提升、1 617个饮水型氟超标村改水和4 652个无集中供水设施村通水工程,历史性解决了111万农村群众饮水型氟超标难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量均达到97%以上,全省197.9万贫困人口饮水得到高质量保障。同时,水环境能催生水经济,通过治水走出繁荣振兴的致富路。如济宁金乡县、枣庄滕州市开展涝洼地治理,变洼地为湿地,大力发展亲水旅游业,同时推动了养殖业、旅游观光等产业发展,配套发展了苇草编织业、湖区土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又如,潍坊寿光市大力推广蔬菜大棚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少采了地下水,还节约了肥料,减少了面源污染,同时减少了蔬菜大棚内的空气湿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蔬菜品质,极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2 工作思路

2.1 抓好顶层设计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能一蹴而就,水利支撑服务乡村振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制定规划、统筹推进。比如制定全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美丽示范河湖建设等水利专项规划,同时充分考虑将水利与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研究制定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水利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水利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技术支持、人才扶持力度,尽快补齐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2.2 坚持因地制宜

山东省各地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水利的需求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如鲁中及鲁东地区农村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水利工作整体水平较好,在乡村振兴中,要高水平推进农村水系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利管理机制改革等工作。鲁西南地区行蓄洪区、涝洼地多,防洪排涝压力大,需要加快补齐防洪、供水等不足,加快防洪排涝、农村水系连通、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而水资源禀赋差、水土流失面积大、刚实现脱贫任务的农村,要重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促进城乡供水提档升级,同时加强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等工作。

2.3 深化改革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既要有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又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村水治理体制机制,要在资金投入、工程建设、管护机制等方面加强机制创新,确保农村水利工程有钱建、建的好、长期管用。如聊城市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和发行专项债券机遇,把县乡级末级渠系治理和小塘坝、小涵闸、小生产桥建设列入规划内容,从24.87亿元的专项债券资金中拿出13亿多元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3 主要对策措施

3.1 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享受政策户、边缘易致贫户等人群饮水状况的监测评估。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做实应急供水方案,确保不出现整村连片停水断水等颠覆性问题。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积极利用地方专项债券、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财政补助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工程建设,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供水工程体系。二是着力提高供水水质,提高水质达标率,巩固氟超标改水工程成效,注重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配套,规范设施设备运行,形成完善的水质检测和保障体系。三是健全农村供水管理责任体系,通过中央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水费提计、地方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筹集维修养护资金,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加强水量计量检测,建立水费征收机制,减少管网漏失率,提高农村供水智慧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管理智慧化。

3.2 统筹美丽乡村水环境治理规划建设,实现两个循环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供水、用水、排水、处置、回用管理,结合农村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建设微型低成本水处理系统,实现生活用水、排水、回用的良性循环;二是结合农村住宅美化、庭院绿化,加强农村屋顶、庭院雨水收集利用,发展庭院经济,结合农村村内道路硬化,建设排水系统,并利用汪溏收集滞蓄洪水,建设水景观,并与村外水系顺畅连通,实现自然水系循环,提高乡村防洪除涝安全水平。

3.3 持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现代化节水改造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将继续实施11处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落实《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对中型灌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渠道输配水能力,健全完善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体系,提高输配水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同时,要统筹灌排骨干和田间工程一体化建设,做好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衔接,确保发挥整体效益。严格农业用水管理,加快推进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导农民科学灌溉。强化引黄灌区水费收缴管理,深化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完善财政奖补等制度,在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保证粮食安全。

3.4 强化农田水利与田园化建设

要按照灌排一体化要求设计灌排工程,打通最后100 m。按照田园化建设要求,建设田成方、树成行、渠路相通、电网覆盖、灌排一体的高标准农田。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可按照田园综合体建设思路,建设节水灌溉、水肥一体、智慧管理、农业采摘、休闲于一体的高效生产“工厂”,促进农民致富。水利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与农业农村部门协同配合、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水利部门积极做好骨干工程建设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监管和用水管理工作;联合省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监管的办法或文件,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和“建管护一体化”等要求,共同做好工程建设、监管等工作,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5 推进农村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建设水美乡村,生态文明乡村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实施河湖清障、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源涵养、水系连通,以及污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统治理措施,解决农村水系存在的淤塞萎缩、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恢复河湖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水美乡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乡村实化、硬化、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搞好雨水利用,规划好排水体系。以河流为脉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串联沿途乡村产业,做好“水产融合”“水农融合”“水旅融合”,形成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示范引领强的综合治水样板及乡村产业带,望得见山,看得见谁,留住乡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河湖供水水利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水利工会
河湖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