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

2023-01-12

世界知识 2022年24期
关键词:半导体金融机构经济

2022年11月7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8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稳固。

公报显示,2021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79万亿美元,连续五年排名全球前三。2021年中国双向投资规模基本相当。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八成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金融、交通运输领域,流量均超过百亿美元。

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企业超过1.1万家,约占中国境外企业总量的四分之一。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4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全年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13.5%;年末存量2138.4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7.7%。2021年,中国对外投资带动货物出口2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带动货物进口1280亿美元,增长44%。当年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地纳税5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为当地提供约395万个就业岗位,互利共赢效果显著。

2022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这是2022年年内央行第二次降准。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一方面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中国银行研究员梁斯分析称,2022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呈现出“V型”走势,二季度GDP增速骤降至0.4%,三季度虽已回暖至3.9%,但四季度以来,随着天气逐步转冷,疫情再次出现反复。从2022年经济表现看,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因此需要货币政策继续发力,持续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水平继续攀升。

这份报告根据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也称“褐皮书”。报告显示,利率上升和通胀高企继续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美国经济活动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不及上一份“褐皮书”期间的温和增长。其中,纽约、堪萨斯城等辖区经济出现小幅下降,仅五个辖区经济出现轻微或温和增长。展望未来,各辖区认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也有所加剧。物价方面,大部分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或强劲上升,但整体涨幅有所放缓,反映出供应链改善和需求减弱带来的双重削弱效果。

美国商务部2022年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出口下降,美国2022年10月商品贸易逆差激增7.7%至990亿美元。媒体分析称,贸易逆差急剧扩大,意味着贸易表现可能拖累第四季度的GDP数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日表示,美联储将继续上调利率,但可能从2022年12月开始缩小加息幅度。美联储释放将放缓加息步伐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仍难言乐观。

2022年12月2日,欧盟成员国就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协议, 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同日也宣布将与欧盟实施同样限价政策。

欧盟方面称,协议正式生效后,如果俄出口原油价格超过每桶60美元,将禁止欧盟企业为俄原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服务。俄方对此表示不会接受,并警告此举将危害欧盟能源安全。俄方此前表示,将不会向对俄石油实施限价的国家供应石油和石油产品。2022年12月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召开会议,同意不对当前产油政策作出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该限价机制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产油国和国际市场上买家的反应。若俄拒不接受,并停止向执行限价的国家出口石油,这一强行干涉市场的限价机制可能失效,而且将給市场供给侧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增加供应短缺和油价走高风险,本已陷入能源困境、遭受高通胀和滑向衰退边缘的欧洲经济和民生或再受重创。

2022年12月5日,欧元集团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后发表声明指出,欧元区和欧盟大多数成员国经济2022年冬季面临技术性衰退风险,预计2023年春季有望恢复增长。声明指出,能源价格高企、家庭购买力下降、外部环境走弱和融资条件收紧的现状将持续到2023年,经济活动正在减速,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一般连续两个季度GDP萎缩即视作技术性衰退。欧盟统计局2022年10月31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2022年三季度歐元区和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均增长0.2%。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23年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扩大至3.7%。

据韩国媒体2022年11月21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安德根和新加坡通商与工业部部长陈诗龙于11月21日在新加坡签署《数字伙伴关系协定》。

双方2021年12月宣布就《数字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达成协议后,经过法律检查和国内审查流程,最终签署了该协定。韩新《数字伙伴关系协定》是韩国签署的首项数字通商协定,覆盖各种数字经贸规范与合作基础,重点包括取消电子渠道传送的数字产品关税、保障个人信息等数据在两国数据库之间自由转移、防止设立贸易技术壁垒。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期待,该协定将促进韩国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向东盟各国出口,尤其是新加坡的电商平台有望成为连接东盟年轻消费者与韩国企业的桥梁。

据媒体2022年11月25日报道,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半导体收入为1470亿美元,比二季度的1581亿美元下降7%。2022年二季度,半导体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在此之前,半导体行业已连续增长八个季度。

业内人士分析,导致市场下降的因素并不相同。2022年二季度下降的原因是个人电脑市场的低迷,三季度的下降则是由内存市场的疲软导致。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进入疲软期,并将持续到2023年。

媒体分析称,2022年以来,半导体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全球经济进入总量增速放缓的宏观周期,在新冠肺炎疫情、通货膨胀、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消费动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半导体市场本身进入下行的行业周期,过去几个季度的加速消费,以及制造环节产能扩充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行业进入了整体供需逐渐平衡阶段。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令行业未来前景雪上加霜。美国强推排他性的“芯片法案”,不仅导致其本土半导体制造商不得不加大投入,使得去库存压力增加,而且还导致全球半导体生产分工受阻。

猜你喜欢

半导体金融机构经济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2018第十六届中国半导体封测年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对强度噪声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