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态化协同”路径与策略

2023-01-12易艳阳

关键词:协同思政专业

易艳阳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京 210037)

课程思政是推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各门课程建设的任务,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服务型、实践型取向的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应探索形成知识育人与价值育人相协同的特色化、系统化的课程建设生态系统。

一、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优势

区别于自然科学类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类专业更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具有多方面的典型特征。

(1)现实性与反思性相结合。社会科学致力于以经验的方式探究人类社会的个体行为、经济现象、社会事实的基本状况、特征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是社会实在性的映射。社科类专业注重以批判性、反思性视角审视社会事实,挖掘现象事实背后的机理机制,探索社会问题的应对之道。

(2)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的主导原则,主张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通过科学的方法与严谨的数据,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状况与规律;同时,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受到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相关专业的研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情感性与价值性特征。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社会科学类专业既强调系统化、抽象化的理论分析,又重视对社会现实的经验性、实践性探索。

(4)专门性与交叉性相结合。社会科学类专业都有其专门的研究对象、实践方法与学科范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认识的逐步深入,各专业的内涵在逐渐深化、外延在逐渐扩展,专业之间也在融合发展,并出现了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

在我国现行专业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归属于社会学类,是应用与实践取向的社会科学类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源于西方早期的慈善济贫实践,随着社会工作“受薪者”职业的出现,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协会与机构的建立,慈善活动经由理论化、体系化、专门化的过程,逐渐发展为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一个专业和一门学科[1]。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有近100年历史。1925年,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改称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开设“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等课程,培养了第一代社会工作者。同期,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也开设了“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课程。1928年,中央大学社会学系开始探索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并建立了儿童福利院等专业实习基地[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等学者在农村社区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建设试验,可视之为我国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迅速发展。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恢复和重建社会工作专业。目前,全国有300余所高校设置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在我国特定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环境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既要遵循专业社工的价值理念与方式方法,又需与中国本土化的思想政治与社会治理情境相契合。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其独特的禀赋优势。

第一,“助人自助”的基本理念,契合课程思政的“人本化”诉求。“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与实务出发点。“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使命,但“助人”的目标是要使受助者能够“自助”,即增强其独立性而非依赖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而非以社会工作者为中心,增强服务对象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这是“助人自助”的主要特征。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强调以教育教学的对象即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中充分贯彻“人本化”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生为本”理念契合,在专业教育中要充分挖掘与激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能动性,发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其思想道德、职业伦理与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学科综融”的知识体系,契合课程思政的“厚基础”要求。社会工作成为一门专业的过程,亦是其不断汲取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将“助人艺术”转化为“助人科学”的过程。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政策等都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成长发展注入了养分,从而构成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综融”取向的知识基础。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理论,构筑了社会工作专业宽厚的学科知识体系。多种学科所蕴含的端正的社会认知、积极的社会心态、公平的管理秩序、友善的伦理关怀、科学的研究态度等,都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也构筑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厚实知识基础。

第三,“价值注满”的专业特质,契合课程思政的“重引导”方式。社会工作者被视为“价值注满”的个体,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尤为重视专业价值引导与职业伦理建设。“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核心课程中也有独立章节进行价值观教育。爱岗敬业、尊重他人和担当社会责任、维护公平正义等是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层面。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促进专业伦理内化,同时也发挥价值引导和思想教育功能。专业价值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思想道德引导融合,符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引导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方略。

第四,“服务驱动”的初心取向,契合课程思政的“强实践”途径。社会工作专业源于帮扶贫困者等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公益服务实践,利他主义是社会工作的初心使命与本质特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服务驱动”取向,一方面以课程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链接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公益实践,从而形塑专业的“服务型”品质。课程思政不能停留于课堂上的言语说教,“思政”不但应注入课堂,还应注入社会实践、注入生活日常。依托专业实践,形成“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的专业行动体系,让学生体察社会大课堂,强化其公益心、慈善心、责任心,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

第五,“多维复合”的培养目标,契合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导向。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培养理解社会政策、洞悉社会事实、谙习研究方法、掌握专业技巧、拥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的复合型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人才。理论联结实践、政策联结服务、实务联结科研、价值结合技术的多维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涵盖针对学生的理论政策、实务方法、研究能力以及价值伦理等多重培养任务,课程思政是贯彻“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而“多维复合”的培养目标亦是“全方位”育人导向在专业教育中的具体映射。

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态化协同”路径

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性、实践性、助人性属性,使得专业教育内容自然蕴含多重思政元素,但这些经由专业教育的思政元素常常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应进一步发挥其专业优势,基于生态理念与协同理论,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态化协同”路径。“生态化协同”就是基于“生态”视角的“协同”,这里指将课程思政置于整个专业教育教学生态与社会人才需求生态之中,构建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协同性关联,促进课程思政效果最大化。

以生态学视角考察专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思政,其内涵包括3个方面。(1)专业的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与论文)等整体形成专业教育的生态系统,课程思政是专业生态与学科生态的重要部分。(2)课程思政本身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理念传输、实践内化、研讨反思等是课程思政生态的基本要素。(3)在专业的课程思政生态中,教师、学生、学校、校外机构等主体分别归属不同的“生态种群”,处于不同“生态位”,发挥相应的功能,构成有机运转的生态系统。

基于生态系统的“协同”,主要包括三重维度:一是主体多元化,二是关系协作化,三是规则同一化[3]。基于协同理念的课程思政实践,其内涵也包括3个方面。(1)课程思政实践不是教师的单维单向行为,学生、学校、校外机构等都是积极能动的参与者。(2)课程思政的多元主体——教师、学生、校内组织、校外机构等,形成有序互动、协调配合与动态耦合的关系,达至多维协同。(3)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为协同关系,实现整合推进,协同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的“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涵盖理念、主体、实践与保障4个基本要素,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各生态要素协同共生与发展的“专业+德育”生态共同体。

理念要素,是“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原则指引。在社会工作专业协同育人生态系统中,应首先明确课程思政生态的基本理念,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基础与目标方位。总体而言,结合专业特色,社会工作专业“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理念,应涵盖以生为本、价值驱动、服务导向3个层面。以生为本,契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能动性。价值驱动,契合社会工作伦理指引的价值基础,强调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服务导向,契合社会工作的服务大众的实践特质。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强调服务学生成长、服务社会发展,突出服务型导向。

主体要素,是“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关键构成。在生态学视域下,生态系统(Ecosystem)是生物与环境在一定自然空间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所构成的动态平衡统一整体[4];“种群”是指生态系统中生活的个体集合;“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5]。教师、学生、校内组织、校外机构是课程思政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种群”,占据相应的“生态位”。教师占据课程思政生态系统中的“主导位”,扮演引导者、示范者、教育者角色,主导“专业+思政”的教育实践。学生占据课程思政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位”,是“专业+思政”的实践对象,扮演追随者、体验者、学习者等角色。校内组织占据课程思政生态系统中的“支撑位”,院系、教研室等教学组织,学校党、团组织和教学、科研、机关、后勤等管理与服务部门,发挥制度引领、条件支持、环境营造等功能。校外机构占据课程思政生态系统中的“辅助位”,发挥实景教育、服务实践等功能。

实践要素,是“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主要呈现。课程思政建设本质上仍然是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要素应涵盖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是其中最主要的实践任务。“生态化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在教学实践各环节中有效融入思政,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作共生。培养方案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突出专业培养的特色与重点。课堂教学要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使学生得到正面的积极引导。在实践教学环节,经由专业实践促进相关思政理念元素内化,推进课程思政的具象化与知行合一。

保障要素,是“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基础条件。在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制度保障、师资保障、资料保障、设施保障等保障要素构成课程思政生态的环境基础。制度保障是指以清晰明确的制度与规则确保课程思政实施的有章可循。遵从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党政部门、院系及教研室应出台切合实际的各类制度文本,包括建设规划、指导意见、实施办法、激励措施等,引导并规范课程思政实践。师资保障是指以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团队提升教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效果。资料保障是指以充分的专业教材、案例、论文等资料保障课程思政有序开展,统编教材、自编讲义和教学案例等是基础资料。设施保障是指结合专业教学实践特点,依托图书室、研讨室、实验室建设,完善和优化软硬件设施配备,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的效果与效用。

三、社会工作专业“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策略

社会工作专业“生态化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在专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推进多重生态元素的多维协同与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围绕一个理念、两对关系、三项实践、四重保障的生态立体化思路,夯实协同整合的价值理念基础,维系两对生态主体的协同共生关系,协同实践三项重点任务,推进完善四重保障机制,具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价值理念协同整合

价值理念引导是课程思政生态系统的发展前提与基本要件。社会工作者被称为“价值注满”的个体,价值伦理的教育引导是其专业特色。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应进一步发挥其价值伦理教育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固有的价值伦理。在课程思政生态中,专业价值观教育跨越专业边界,将专业伦理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促进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与协同共生。具体而言,要将社会工作中的“人道主义”价值驱动与“以人民为中心”和“民生福祉”等民本思想关联;将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专业原则与“推己及人”“以人为本”“关怀互助”等社会伦理相关联;将社会工作中的“家庭为本”专业方法与“家风建设”“家国情怀”等家庭伦理相关联;将社会工作中的“敬业接纳”专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奉献精神”等职业伦理相关联。由此,专业价值教育与社会价值教育协同推进,相互促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自然融入多重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的直接伦理引导与价值注入。

(二)生态主体协同共生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针对生态系统中的教师、学生、校内组织、校外机构4个主要主体,需重点处理好两对直接的主体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校内组织与校外机构之间的关系,建构协同共生的良性关系。

(1)师生结对:综合培养与日常濡染相协同。鉴于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的,由此应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协同共生的生态关系。在社会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可探索“师生结对”型培养模式,专业教育的综合培养与教师品行的日常濡染相协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培养与教育。专业教育的综合培养是指除了专业课程讲授与专业实习实践以外,以“读书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与专业实践综合能力;通过“导师制”,经由志愿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战杯、学科竞赛、大学生学术论坛等多重途径,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品行的日常濡染是指教师以自身坚定的政治素养、端正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研态度、敬业的职业品德、诚信的生活作风等良好品质,对学生进行熏陶教化,改善日常隐性思政效果。师生结对,教学相长,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2)共建共享:校内组织与校外机构相协同。除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程思政建设应进一步以共建共享思路,推进生态系统中的协同共生的校内外组织关系建设,以达至合作共赢与资源共享。校内组织涵盖党组织、教学组织与行政组织。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以专业教师党支部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院、系、教研室等校内教学组织应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提升信息递送的有效性。教务、党建、团委等校内党群行政组织之间应进一步厘清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职责与功能,完善信息联动机制,同时建立有助于教学组织有效实践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引导课程思政持续开展并提升实效。校外机构是辅助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托,表现为共建单位、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等形态。校内组织与校外机构在专业教学方面信息对接、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挖掘思政点,实现协同育人。比如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对接校外社会服务类机构,鼓励学生以志愿服务形式实践助人美德;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校外党建基地开展共建活动,在特定课程的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参观学习,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三)重点任务协同实践

“生态化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应优化专业培养体系,探索翻转课堂模式,强化实践体验,推进各项课程思政建设重点任务的协同实践。

(1)经由优化体系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同。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实习—素质拓展”的全方位、全过程、闭环式、贯通式、互动式的“德育+知识”的特色化课程思政专业培养生态系统,打造专业示范课程,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共生。在课程教学方面,形成从必修到选修、从理论到方法、从知识到实务的全覆盖、多类型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比如以“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导论”等理论性课程,向学生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民中心”“民生福祉”理念,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与“制度自信”;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实务类课程,带领学生探索服务助人的方法;以“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方法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维与正确认知社会现象的视角。在实践教学方面,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课程实践为依托,结合暑期实践、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带领学生深入城乡社区与社会服务机构,深入体验民间社会百态与基层社会治理,锻炼培养社会服务技能,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

(2)经由翻转课堂促进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协同。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套用或强行植入思政元素,可能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课程思政的实现,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过程,而非以教师为中心的垄断掌控课堂的过程[6]。因此,在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翻转课堂”模式,应该是有效推进深度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翻转课堂”是指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7]。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课程性质与知识点特征,运用“翻转课堂”模式,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的协同,推进深度课程思政的实现。比如在“个案工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实务情境,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方式开展情境模拟,引导学生针对“服务伦理”“介入技术”等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自然地嵌入“积极心态”“公平正义”等思政点。再如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章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研读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尤其是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和“十四五”规划等,要求学生结合社会保障的理论,对文件内容进行解读与探讨。通过课堂研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将“制度自信”“民生福祉”等思政元素深度植入学生心灵,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3)经由实践体验促进志愿服务与专业实习相协同。实践教学是促进深度教育的方式与平台。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应着力推进“专业+思政”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与积极参与,以强化教学效果。根据专业特点,实践体验式教学可由日常的志愿服务与定期的专业实习相结合。通过志愿服务,促进学生体验社会现实,初步接触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社会工作重点服务对象,强化专业认知与信念,履行社会责任。在操作层面,志愿服务可经由专业性学生社团(如“社会工作协会”等)协助链接校外资源而组织开展。通过专业实习,强化学生对专业方法技能的掌握,同时反思专业服务效果,实践社会工作“助人”的价值理念。专业实习则主要由专业教师接洽校外机构,有序组织实施。志愿服务与专业实习协同推进,将慈善公益、社会责任、助老扶弱等核心价值进一步注入学生内心,实现专业能力培养与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效用。专业育人、价值育人与思政育人同向而行并落地于实践,凝聚教育合力,达到多维度、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四)保障要素协同推进

各类保障要素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生态化协同”的基础条件。要进一步夯实制度、团队、设施、资料等多重保障因素,协同保障课程思政的具体落实。

(1)制度保障方面。学校层面应出台正式文件,保障课程思政实施基础,让全体教师意识到作为高校教师的传道天职。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系与教研室,应建立一系列契合专业特色的内部教育教学制度。比如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研究制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规范”“教师定期教学科研研讨制”“社会工作学生社团运作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规范”等多层面的教学制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常态化与规范化。

(2)团队保障方面。课程思政有效推进的关键在于专业的教学团队。应进一步下大力气提升现有教师的政治素养与教研水平。将基层党建、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引导专业教师高站位地审视专业课程的学术价值、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8],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贯彻者和宣传者,成为学生思想和品德的正面示范者和引路人。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通过定期研讨、团队备课、集体调研、对外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教学科研水平。结合专业优势,发掘潜在资源,形成特色化、精品化的教研团队,打造课程思政的研究型高质量师资队伍。

(3)资料保障方面。教材、参考书、案例、网络资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研习的资料基础。社会工作专业的“生态化协同”课程思政建设,需进一步规范线上线下各类教学资料的使用,要确保“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等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马工程教材”使用的全覆盖。在社会工作专业特色领域,比如“绿色社会工作”等课程,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孵化课程思政型重点教材,同时打造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视频库、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案例库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资料库。

(4)设施保障方面。鉴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型、实务型取向,社会工作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是协助学生习得专业技能、内化价值理念和保障“思政嵌入”的基本专业教学条件。除了抓好必要的硬件软件配置以外,还应通过海报、标语、横幅、宣传栏等形式进行氛围渲染,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以虚拟实景模拟各类社会工作现实助人情境,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冲击与情绪体验,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契机,强化学生深度体验感,提升思政融入式实践型教学效果。

四、结语

作为价值与知识相融合的社会科学类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天然的思政育人功能导向。为进一步提升专业育人效果,社会工作专业应进一步凝聚与整合其思政元素和育人方法,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态化协同”。具体而言,建立和优化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就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协同整合,促进师生、机构等生态主体协同共生,推进各项课程思政建设重点任务协同实践,完善有关制度、团队、资料、设施等保障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猜你喜欢

协同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