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3-01-12刘思琪
文 / 刘思琪
竞技跆拳道属于奥运会项目,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竞技跆拳道的理论知识和训练实践正处于持续更新及复杂化的状态,这也对竞技跆拳道的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牢牢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才能更好的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本文运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我国竞技跆拳道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知识图谱呈现出该领域的发展态势、研究重点,并探索未来趋势,为我国竞技跆拳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思路。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研究法
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竞技跆拳道的期刊论文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与整理归类,尽可能保证本研究所需资料的详尽和完整。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所需文献,深入解读和分析其研究成果,力求做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1.1.2 可视化分析法
CiteSpace全称为Citation Space,又称作引文空间,是2004年由美国Drexel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而开发的一款用于分析和可视共现被引网络的信息可视化软件[2],用于帮助探索学科的结构、特征、规律以及潜在的趋势。本文将借助CiteSpace5.8.R3绘制出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结合网络算法、共引分析对竞技跆拳道项目的科研态势进行探究。
1.1.3 文献计量法
本文通过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来探究竞技跆拳道文献特征规律,客观地评价、预测竞技跆拳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数据来源
在CNKI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检索条件,检索词分别设置为“跆拳道”、“竞技跆拳道”、“跆拳道竞技”、“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规则”、“训练”、“技能”、“比赛”、“技术”、“战术”,截止时间设置为2021年12月31日,对中文期刊进行检索。结果显示,竞技跆拳道研究的第一篇期刊文献出现在1997年,故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7-2021年。为了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1)剔除通知、介绍、广告等非学术性文献;(2)剔除高校跆拳道、校园跆拳道、大众跆拳道、跆拳道品势、教学、教学应用、俱乐部、段位制等与本研究相关性低及无关的文献。经人工筛选和CiteSpace软件去重后,最终确定604条文献为本研究的有效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发文趋势
发文量可以确定文献数量与时间变化之间的联系,能够揭示某领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3]。当科技文献呈指数增长的状态时,表明该学科处于诞生和发展阶段,当科技文献的增长率变小,曲线变得平缓,表明学科研究已逐渐深入,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4-5]。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年度发文量及趋势图如图1所示。从年度发文量及走势图可以看出,1997-2021年我国竞技跆拳道的期刊论文数量为604篇,呈现增长的总趋势。具体来看,可以将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科诞生期(1997年-2003年),该阶段是竞技跆拳道研究的起步阶段,年度发文数量约为7.2篇。第二阶段为发展期(2004-2017年),这一阶段的曲线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在2017年的时候数量陡增,突破了70篇。第三阶段为稳定期(2018-2021年),在经过最高点后,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发文数量开始逐步减少,曲线呈现下降的态势,该阶段的年均发文量为39篇。
IntelliJ IDEA,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Java开发工具之一,尤其在智能代码助手、代码自动提示、重构、J2EE支持、各类版本工具(git、svn、github等)、JUnit、CVS整合、代码分析、创新的GUI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强大。
图1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年度发文量及趋势图
从上述趋势图的拐点可知,竞技跆拳道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动趋势与特殊时间节点中大型赛事的举办以及赛事规则的变更紧密相关。例如2015年,跆拳道规则分别在2013和2015年出现了显著性的变化,因此针对这两年新规则下的赛事、技术研究数量增多,总体发文量较前一年有所增长。再如2017年,受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影响,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发文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2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作者分析
2.2.1 作者发文量情况
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如表1所示。高志红以33篇的发文量和966次的文献被引次数位居榜首,高志红要围绕竞技跆拳道技战术、新规则及裁判员展开研究。在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方面,鲁凡和高平也较多涉及,鲁凡关于“国内外差距分析”和“奥运冠军”的研究有较高的被引数,高平则对“女子跆拳道”和“世界竞争格局”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曾庆国主要围绕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及心理方面的研究。赵秋蓉和刘宝成常以合著的形式发表文献,二位学者侧重于跆拳道运动员体型特征和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孙茂君主要对竞技跆拳道的发展及后备人才展开研究。申旭主要涉及跆拳道技术分析、裁判员方面的研究。
表1 作者一览表(前十名)
2.2.2 作者合作分析
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6-7]。从图2可知作者合作图谱中有 N(节点)=742个,E(连线)=55条,说明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中共有作者742人,作者之间存在连线55条。图中的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发文量越多,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代表合作越频繁。
图2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作者合作图谱
通过整理分析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合作情况,发现目前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有五个主要的研究群体,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总体来看,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已形成合作网络,核心作者之间具备合作现象,已出现较大规模的多人合作交流,但大规模合作的频次不高。其次,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仍然以局部小规模合作为主,且合作时间不持久。再次,在当前的合作网络中,缺乏跨学科的合作团队,仅有以刘宝成、赵秋蓉为核心的团队从生物学的角度开展研究,除此之外,并未涉及与其他学科的合作研究。
表2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主要合作群体
2.3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机构分析
从图3可知N(节点)=375,E(连线)=200,说明共有机构375家,机构之间存在连线200条。其中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河北体育学院的节点在图谱中最突出,周围的连线也最繁密;在图谱外圈的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机构也存在连线,但多数表现为两三个节点之间的单线相连,且连线较细;在图谱的最右侧还可以看到,部分机构的节点没有连线。综上,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机构之间已形成合作关系,出现了少部分的多机构合作行为,但大部分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部分机构仍然未建立合作关系。从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来看,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主要分为高校与高校、研究所、运动管理中心之间的合作。高校之间的合作存在低产机构与高产机构合作的现象,高校与研究所、运动管理中心之间的合作以地域性合作为主,这与机构之间的科研设备、资源的差异有一定的联系。
图3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机构合作图谱
2.4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词频分析
图4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关键词图谱
为了更好了解该领域的关键词词频分布情况,本文以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多少为依据,将排名前16名的关键词整理为词频一览表,如表3所示。其中,关键词词频意味着在1997-2021年间竞技跆拳道研究中关键词累计出现的次数。从图4与表3可知,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跆拳道”,频次达到439次。“跆拳道”一词之所以会出现较高的频次,是因为本研究检索公式的因素,因此不能简单的 将它视为研究重点。其次是“技战术”57次、“电子护具”43次、“新规则”40次、“运动员”35次、“比赛”33次。
表3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词频一览表(前6名)
经梳理,我国竞技跆拳道的研究集中于技战术在赛事中的应用分析,电子护具和新规则对于比赛、运动员、裁判员的影响,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战术能力以及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性质和康复。从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我国竞技跆拳道领域的研究不够全面,但通过“训练”、“体能训练”、“训练方法”以及“女子”、“青少年”、“男子”等关键词的陆续出现,也可以知晓该领域正朝着更加细致的纵向研究发展。
2.5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前沿趋势
突显词(Brust)是指在较短时间内频次突增的关键词,可理解为在某段时间内受到学者强烈关注的关键词[8],它代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以反映该领域正在兴起的研究主题和发展趋势[9]。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保留近十年的7个突显词。在表4中,越靠近下方的突显词就越前沿,其中“Strength”意为突显强度,强度越大代表短期内受到的关注度越高;“Begin”代表突显发起时间,“End”带表突显结束时间,与表中的红色部分相对应。
判断某一领域是否为新兴研究热点,需同时具备“首次出现时间近”和“突发起始时间近”两个条件[10]。从距今较近的时间点来看,“青少年”、“体能训练”和“训练方法”的突显强度分别从2015和2018年持续至今;通过查询关键词节点信息,“青少年”和“体能训练”满足首次出现时间近的条件。而“训练方法”首次出现的时间较早,不满足条件。
综上,与“青少年”和“体能训练”相关的研究是竞技跆拳道领域的新兴热点,代表着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的前沿趋势与发展方向。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从CNKI数据库筛选竞技跆拳道研究文献,结合可视化分析与文献计量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建议。
(1)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经历了学科诞生期(1997-2003)、发展期(2004-2017)和稳定期(2018-2021);竞技跆拳道发文量存在竞赛规则变更性与赛事周期依附性的阶段特征。竞赛规则对于竞技跆拳道项目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与权威性,赛事的举办是运动项目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相关部门对于竞赛规则的制定应保持严谨性、科学性与公平性,对于竞技跆拳道赛事的开展要加大扶持力度,增设分区赛、分站赛,研究人员应具有前瞻性与敏锐性,增加科学研究产出,将理论研究真正落实到竞技跆拳道项目发展中去,加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进该项目的蓬勃发展。
(2)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高志红,其次是鲁凡、高平;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存在五个合作群体,核心作者之间具备合作现象。作者合作以小规模合作为主,缺乏多人合作以及跨学科团队合作。因此,核心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优势,引领研究人员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研究方法与经验,不断加强作者之间沟通与合作的力度。
(3)研究机构之间已形成合作网络,但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多机构合作的频次较低,部分机构未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分为高校与高校、研究所、运动管理中心之间的合作。高校之间的合作存在低产机构与高产机构合作的现象,高校与研究所、运动管理中心之间的合作以地域性合作为主。故此,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活动,引导不同学科、地区的机构与研究人员积极参与,鼓励其进行沟通交流,促进竞技跆拳道科研的多维度、多样化发展。
(4)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高频关键词技战术57次、电子护具43次、新规则40次、运动员35次、比赛33次。从高频关键词可知,我国竞技跆拳道领域的研究侧重于“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研究视野较窄。因此,研究人员应打破障碍,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多元创新的学科交融理念展开研究,将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科学、仿生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于竞技跆拳道研究中。
(5) “青少年”和“体能训练”为本次研究的突显词,代表着竞技跆拳道领域前沿趋势,可见我国竞技跆拳道对后备人才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科学研究的实践性。故此,研究人员应结合我国本土情况,合理借鉴国际优秀“青少年”跆拳道训练体系建设经验,从“社会”、“管理”、“制度”、“生理”、“运动训练”等视角进行研究。同时积极学习国内外体能训练先进方法手段,注重现代科技监测设备、生理生化评估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以学科交融的理念,促进竞技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