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的思考

2023-01-11李正平

当代体育 2022年47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新课程教学活动

李正平

体育课程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体育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想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需要积极对体育课程进行革新,在改善教学制度的同时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通过开展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初中阶段正是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提升与满足,人们开始追求身体的健康,但体育运动的缺乏导致这一追求无法得到满足。新课程要求初中体育要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为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让学生真正的喜爱体育课程,形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创设贴合学生身体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性质与目标

1.1 课程性质

体育课程主要是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开展是实现初中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双向发展,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教学手段对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保障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1.2 课程目标

新课程下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为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为主,从这两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提升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发展方向,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程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分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1)身体健康。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通过丰富学生体育知识,辅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健身方法,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锻炼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锻炼的意识,让身体健康发展这一理念贯彻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现实生活之中,让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每天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强化身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2)心理健康。现阶段初中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当代初中生不仅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要面临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而体育课程的开展能有效改善该问题,教师通过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为学生营造和谐、友爱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缓解心理压力。教师在教学中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集体活动,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对自身情绪的把控能力。同时通过克服困难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息与成就感,从而形成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的意志品质。(3)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综合发展,借助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欲望,并在集体活动当中形成争取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教師要在教学活动中渗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道德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为将来步入社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4)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健康的知识与技能,也要帮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爱好,为每位学生身体的综合发展制定详细的体育教学方案,深度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2.1 教学设计有待丰富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设计相对比较单一,无法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实际主要以口头讲解与教学展示的方式教授学生运动技巧,并在简单的练习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在该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仅得不到有效发展,同时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愈发降低。单一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得不到激发与补充,学生无法获取有效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导致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入手,创设贴合学生喜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全新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注重学习的转变,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现代体育教学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2.2 思想理念有待更新

部分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采取相对老旧的教学理念,无法贯彻落实新课程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异表现无法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与认可,致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缺失。在该教学理念下体育课堂氛围也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度不高,从而导致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任务无法有效完成。因此需要教师对新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进行深度学习与剖析,并从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革新,确保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3 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有待优化

结合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情况来讲,部分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教学任务与目标时相对单一与传统。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身体发展的综合需求愈发增多,而单一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只能开展专项的体育教学,满足学生的部分需求。在该现状的影响下,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部分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存在问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体育教学的需求,课堂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致使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实现困难。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与实际情况,优化教学任务与目标,开展多样化教学,贯彻落实体育教学身心健康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2.4 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主要原因是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少对教师体育教学的有效评价。结合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集体活动的方式,未能够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喜好,学生受成长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影响,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当前的体育教学环境,而考核机制的缺失,无法保障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开展教学调查活动,对学生喜好的体育活动进行搜集与整理,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保障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能得到综合的发展,学校并以此为依据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对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进行系统化评价,从而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并时刻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优化,推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长远发展。

3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教师为保障学生的升学,经常出现占用体育课的情况,该情况的出现为学生树立的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不重视,同时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致使体育教学开展困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产生全新的认知。学校也要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让教师与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同时,为保障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需要教师正确认清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课程教学,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通过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学生运动技巧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并在学生锻炼的过程中积极引导,纠正学生动作上的错误,辅助学生熟练掌握健康锻炼的技能。通过该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转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研究,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3.2 增强体育教学的互动

传统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相对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与对教师体育动作的模仿,在课堂互动上教师也采取相对固定的方式,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该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到的限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渗入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增强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建立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渠道,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例如,在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可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与学生一起进行热身,同时在基本教学中与学生一同进行教学活动,在拉近师生距离增进感情的同时更为全面指导学生运动技巧与动作,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互动。

3.3 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下要求体育教师能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接受程度出现明显的差距,同时在学生运动需求上也各不相同。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强,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速度上较快,运动需求较多。针对该部分学生,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给予更多的运动量。针对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应更加注重运动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健康的運动方式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喜爱的运动、身体情况、性格特征”等,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喜爱的运动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如“篮球训练、足球训练、羽毛球训练”等。通过该方式,不仅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也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也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产生全新的认知,改变体育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4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能有效改善体育课程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微课教学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中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微课教学法其具有内容精炼,课时短小的特点,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在5-10min。微课教学主要以视频为载体,教师在制作视频是可对运动技巧与动作进行拆分,并对每一个动作对身体产生的影响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利用动画的方式进行视频制作,增加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微课教学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教学活动,也方便学生学习,学生只需要观看微课视频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在自主锻炼时,也可根据锻炼内容查找相应的课程从而达到巩固自身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保障新课程下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3.5 加强对体育器材的投入

为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学校要加大对体育器材的投入,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积极落实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发展的理念。体育器材的投入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时,体育器材的投入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投入。例如,在羽毛球运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选取专业的体育器材,以保障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该方式,让学生的不同运动喜好与需求得到满足,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从而实现健康体育的目标。

3.6 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相较于小学时期教师的口头奖励或物质奖励,更加注重教师对自身表现的认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优异表现要及时表扬,肯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转变传统教学中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从而学生的综合表现入手,同时增加学生互评的方式,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通过该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与鼓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积极调整与改进。

4 结束语

体育课程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辅助学生形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教学内容的有效化,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成果。体育器材的投入与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不仅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育自信,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南阳中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新课程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