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2023-01-11王越芬王雨薇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干部带头政风党风

王越芬,王雨薇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深刻影响着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身正为范传家风,究其根本,领导干部自身才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关键。从近年来查处的部分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来看,许多都是因为领导干部自身或其家庭成员居心叵测、唯利是图、以身试法造成的,最终落得个可悲的下场。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自觉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不断厚植全面从严治党的根基,进而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党中央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从而不仅使我们党在疫情防控、净化从政环境、构建行之有效的反腐败体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伟大和力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许多领导干部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无私奉献、迎难而上,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领导干部不仅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而且还在工作之余带领家人积极报名志愿服务活动,如协助医护人员开展重复琐碎的测温、核酸检测等工作。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领导干部带头树立优良家风并逐层传递的精神,切实印证了党员干部自觉承担管党治党的责任与使命。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发展,领导干部的家风也应顺势转化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带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逐渐向好发展。另外,我们党要进一步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环境、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性,就必须严格要求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切实发挥其表率作用。可见,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着力净化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迫切需要

家事牵国事,家风连政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也是家庭的精神内核。“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2〕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领导干部涵养勤俭持家、忠厚淳朴的家风,就往往会形成廉洁从政、秉公执纪的党风,中国社会自然就会形成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政治生态。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在生活中被享乐主义、奢靡无度等不良风气所影响;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在工作安排调动、工程项目承包、职务调整等方面为其亲属牟取私利,非法收取巨额财物;等等。以上这些不正之风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才能净化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家风清,政风才能清;家风堕,政风必将败。所以说,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着力净化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迫切需要。

(三)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共同需要

新时代,要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力量不仅来自于学校,还来自于家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并将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人父母有责任与义务给子女们讲好重要的“人生第一课”,为日后其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家道的兴盛也与培育良好家风密切相关,父母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子女们积极向上,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2〕正因为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强调真才实学,在家庭教育中规范子女的言行,树立了勤学上进的家风,才使得他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立德修身。实践充分证明,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共同需要。

二、少数领导干部在树立良好家风中存在的问题

厚德载物,厚道养家。领导干部是树立良好家风的骨干力量,但就目前现状来看,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党性修养缺乏、表率意识不强、自身家风不正、权力观扭曲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少数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缺乏

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也是其正己修身的必修课。少数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缺乏,对于树立良好家风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理想信念动摇、信仰缺失、不思进取、家风意识薄弱,丧失了最初修身齐家、诚心正义的道德修养,违背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领导干部作为家庭的主心骨,如果治家不利,就会使本人的威信力大大下降,同时还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少数领导干部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最初的信仰,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开始纵容、默许自己的配偶、子女、周围亲属利用其手中的权力违法犯罪时,也就是家风败坏的开始。部分领导干部表面上高谈马列主义,实际上却缺乏党性修养,丢弃了党性原则,放纵其家庭成员顶风作案、知法犯法,使其逐渐坠入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深渊,最终酿成悲剧。这些违纪违法行为给领导干部自身和其家庭成员带来了十分沉痛的教训,不仅违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自毁了最初优良家风的雏形。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不仅要时刻警醒并严格约束自己及其家庭成员,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更要始终牢记强化党性修养是其终生课题,是其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一环。

(二)少数领导干部表率意识不强

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兴国安邦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做到忠诚负责有担当,在面对挫折时勇往直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要自觉遵规守纪、尊崇党章,带领其家庭成员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家风,为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一己之力。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有些领导干部不仅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意识会给周围人带来某种影响或传递某些情绪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生态护林员”的积极带头作用。领导干部带了头,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就有了劲头,但部分领导干部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能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对下属严格要求,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则放低要求“开绿灯”“走后门”。还有部分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力较差,能省则省、能躲则躲,无形之中给亲属子女带来不良影响。这些现象的存在,映射出个别地区领导干部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他们当“甩手掌柜”,轻松了自己,却苦了群众。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才能在此基础上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三)少数领导干部自身家风不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认真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将对党忠诚纳入家风建设之中。领导干部要时刻谨记培育优良家风并不是一件小事,其涉及每位家庭成员,不仅关乎到党的形象,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成为家庭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为家人树立标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为大家办实事,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有少数领导干部非但没管好自己也没给家人树立好的榜样,究其根本就是领导干部自身家风不正。领导干部对待家人的态度,不仅体现其个人最基本的人生观,也时刻影响着下一代价值观的塑造。有少数领导干部自身家风不正,对子女有失管教,私自伪造、隐匿、毁灭种种证据,利用职权便利对抗组织审查,协同亲属违纪违法,最终被开除党籍、公职。可见,家风不严迟早会出事。少数领导干部将功名利禄混于家庭风气之中,造成“家族式腐败”,最终结局只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四)少数领导干部权力观扭曲

权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领导干部如果懂用权、善用权,就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进程中实现其自身价值;领导干部如果滥用职权,不仅会危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会伤及自身,更谈不上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了。领导干部身处重要岗位,一定要从自身出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带领配偶、子女树立良好家风。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少数领导干部为官后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败坏了家风、党风、政风,违反了政治法律和政治规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有少数领导干部的亲属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大肆敛财,严重干扰了正常经济秩序,破坏了党和政府声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家风不正有着直接的关联。

三、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路径

根治不正之风、克服不良习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少数领导干部在树立良好家风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复杂性、顽固性和反复性,应及时加以解决。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纪律意识

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基础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其发表的《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一文中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3〕领导干部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掌握真理、心存正义、以诚待人,忠于党和人民;才能做到严于律己、修身齐家,提升自身及亲属的道德意识与精神追求,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分别从重要基点、历史传统、品德教育、家风建设、领导干部家风、家庭文明新风尚等角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是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也是其开展家风培育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4〕所以,领导干部要树立起崇高的政治信仰,品行端正、正己修身,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双重监督,用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教育家庭其他成员弘扬优良家风,并为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夯实根基。在培育良好家风时,领导干部不仅要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保持清正廉明的本色,而且要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铭记在心,带领家人守住纪律底线和法纪红线,提升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家庭琐事和生活小事中以身作则,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二)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

在树立良好家风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树立良好家风奠定基础,才能引领广人民群众树立良好家风,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反之,则会导致消极腐败现象蔓延,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因此,领导干部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实际行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周恩来曾说道:“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会影响一大片。”〔5〕可见,“关键少数”的作用颇为重要。领导干部需自身过硬,“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先正己后正人。抓“关键少数”,不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领导干部要争做严以修身的表率,教育引导配偶、子女严格要求自己。实践中,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从生活本身出发,从最真实的精神状态出发,带头培育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事实证明,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圈套”,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从而导致其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了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因此,领导干部要带领其家庭成员培养健康多元的兴趣爱好,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以使其身心愉悦、远离庸俗。另外,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一定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在家庭中给配偶、子女带好头、做榜样,为培育家庭良好风气树立标杆。

(三)将严管与厚爱融入领导干部家风教育之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的家风对于家庭、社会风尚乃至整个国家形象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6〕领导干部作为“带头人”,更应该严格管理自己,将严管与厚爱融入其中,为良好家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向。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仁人志士都非常注重教育其亲属子女,制定严格的家规,传承先辈的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诸葛亮的《戒子书》等。以上这些家规家训都要求子孙后代要严以修身、勤奋学习、遵规守纪、勇于进取。领导干部要挖掘、运用好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言传身教,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领导干部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把他们作为树立良好家风的标杆,严厉管束自己的配偶、子女,处理好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刘少奇同志一向重视家风教育,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从不搞特殊。他提出:“对于小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7〕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习仲勋对家风家教十分重视,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为了使子女们从小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便让孩子们上寄宿制学校,周末再乘公交车回家,从没用自己的车接过他们。孩子们工作后,习仲勋要求他们以工作为重,无论大事小事都不能影响工作。习仲勋的家风就像是一面镜子、一部教材,启发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外观之、内省之,真正将严管厚爱融入家风教育之中,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世世相袭、代代相传。

(四)领导干部要管理家属子女,秉公廉洁用权

领导干部处于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往往拥有一定的权力。然而,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发生扭曲,就会被领导者当成牟取私利、公权私用的资本和筹码。领导干部权力的腐败,就会导致其家风的腐朽堕落。“人非草木,谁能无情。”领导干部有自己的朋友和家庭,有朋友就有友情、人情,有家庭就有亲情、爱情。但领导干部必须公私分明,将感情与原则区分清楚,不开绿灯,严格要求亲属树立正确的权钱观。领导干部作为“掌权者”,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这是其用权的本质。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服务,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个人或家庭成员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从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要自觉约束自己、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严家规、正家风、重家教,过好“亲情关”。领导干部要时刻记住“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富裕是其责任所在,而非依靠手中的职权便利为自己和亲属敛财。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自己的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自己作为一家之长,唯有严于律己、立身惟正,培养正确的权钱观,才能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

(五)建立健全家风建设的监督制约机制

领导干部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言传身教、锤炼道德意志等内在力量的作用,而且需要党规党纪、制度建设等外在力量的制约。首先,领导干部要把党章作为家风建设的根本遵循。一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二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实践中,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章的规定检查、规范自己及其家人的言行,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8〕。其次,相关单位及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规党纪定期对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进行检查考核,对于家风败坏的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党规党纪严肃查处〔9〕。领导干部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要严管家庭成员的社会行为,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真正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10〕。再次,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的自觉性。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为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立好规矩、竖起高线、划清界限〔11〕。实践中,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相关制度和规章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为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提供政策指引。

猜你喜欢

干部带头政风党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
干部带头 乡村e站助力 共同打造高品质示范村
以党建领航促进电厂发展
廉政文化涵养廉洁政风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七一”高歌新党风
领导干部带头禁烟:“软法”还不够
党员干部去世后一般不开追悼会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全省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调查侧记
乘长风兮破万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