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3-01-11姚红军胡静袁灿亮
姚红军 胡静 袁灿亮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陕西 西安 710038)
鼻咽癌是临床耳鼻喉科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其对于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比较高,是临床治疗的首先方法,但是对于有些分化程度比较高的病灶,还需要同时结合手术和化疗联合治疗[1]。放射治疗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肿瘤周围颞颌关节、脑组织、面部组织以及邻近神经等,引发头颈淋巴水肿,不仅影响外貌,也会增加头颈部感染性软组织蜂窝织炎的风险,严重甚至影响头颈功能活动及吞咽障碍,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对其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因此,本文分析其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主要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06月至2022年06月我院开展适形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00例,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48±5.62)岁。纳入标准[3]:全部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并行适形调强放疗;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中途退出研究者;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出现严重功能障碍者;认知、精神、沟通存在障碍者。本次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放疗方法 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共设计6MV X线和5个主野进行照射,其中正常器官和PTV区域进行剂量限制,靶区内的最大剂量应≤110%处方剂量,同侧脑干、视神经及视交叉的最大剂量需小于处方剂量,在放疗的过程中机架的位置在移动时应保持正负35°~45°,放疗方式均使用全部PTV体积和95%处方剂量进行剂量归一,确保器官的保护剂量和靶体积PTV剂量均在要求范围内。处方剂量为50Gy/25f,共放疗5周。
1.2.2淋巴水肿诊断和分级 放疗后由同1位医师每2~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和随访,复查内容包括评估患者头颈淋巴水肿,重点关注颌下、颏下和颈部区域并记录,根据M.D.Anderson提出的标准进行水肿严重程度分级[4]:0级,肉眼无水肿,但患者诉有皮肤紧绷感;1a级,肉眼见有轻微的非凹陷性水肿,可波动可逆转;1b级,肉眼见有凹陷性水肿,可波动可逆转;2级,肉眼见有硬的凹陷性水肿,不伴纤维化但不可逆转;3级,不达上述任一标准。当达到1a及以上则判定为淋巴水肿。
1.2.3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治疗信息,如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和疾病相关情况等,具体包括: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颈部淋巴结清扫、高血压、糖尿病、是否使用改善循环药物以及放疗是否设置头颈前后部淋巴引流保护区等[5]。
2 结 果
2.1100例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 100例患者中,适形调强放疗后共68例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纳入发生组,占比68.00%(68/100);32例未发生纳入未发生组,占比32.00%(32/100)。
2.2影响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在T、N分期以及颈部淋巴结清扫、使用改善循环药物以及放疗设置头颈前后部淋巴引流保护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影响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单因素分析
2.3影响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是否发生头颈淋巴水肿为因变量,临床相关资料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T、N分期以及颈部淋巴结清扫均是影响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主要危险因素(均OR>1,均P<0.05);使用改善循环药物以及放疗设置头颈前后部淋巴引流保护区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
3 讨 论
目前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EB病毒感染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同时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诱发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空气污染、大量吸烟等[6]。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放疗,但是放疗后容易损伤患者的第9~12对颅神经,导致淋巴水肿的现象频繁发生,使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下降[7-8]。当前,临床有关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多。
本文结果显示,适形调强放疗后共68例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机率是68.00%。T、N分期以及颈部淋巴结清扫均是影响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主要危险因素(均OR>1,均P<0.05),分析原因,(1)T、N分期:当患者上述分期越晚,意味着肿瘤恶性程度越高,颈部需要接受的照射剂量和范围也越大,对淋巴管道造成的损伤越大,因此淋巴水肿发生率越高[9]。(2)淋巴结清扫:颈部淋巴结清扫会导致颈部淋巴回流障碍,此时接受放射治疗,会引发局部淋巴液聚集,阻碍营养物质达到细胞,随着时间推移,导致淋巴水肿现象[7]。本文结果还显示,使用改善循环药物以及放疗设置头颈前后部淋巴引流保护区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说明在头颈前后部设置低剂量淋巴引流保护区域以利于淋巴回流,可以减少鼻咽癌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发生。而改善循环的药物,常见包括β-七叶皂苷钠、迈之灵及地奥司明等,能够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加快静脉收缩,促进淋巴回流,提高血管弹力和张力,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效减轻组织的水肿发生[8]。
综上,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发生与TN分期、颈部淋巴结清扫、等危险因素有关,建议临床需加强放疗时的保护措施,进而减少淋巴水肿发生,提升放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