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理念在步道设计中的实践
——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

2023-01-11刘鹏程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6期
关键词:步道木桥工法

刘鹏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216)

2006年8月1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试运营,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国家公园。2007年6月21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揭牌,被视为国家公园理念在中国大陆正式落地[1]。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内保存了原始而完整的高山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于全国前列。该区域是我国亚热带西部和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线及横断山脉地区所特有的硬叶常绿阔叶林的核心分布区,保存了国内发育最为完好的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另外,区内的大果红杉林是落叶松林中分布纬度最低的类型,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2]。

国家公园作为我国保护地体系中保护级别最高的保护地,其生态地位极高,因此,在国家公园内进行任何的建设行为都应非常谨慎。

1 设计理念

目前,普达措国家公园内尼汝村至南宝湖及尼汝村至属都湖有两段土路,宽约1.5 m(局部1.0 m),总长约43 km。由于道路为原有的人马驿道,随着外部交通的改善,物资运输的便捷,已有多年未使用,道路已被大量灌木、杂草等覆盖,且局部道路水毁比较严重,导致人马通行非常困难(图1)。

随着普达措国家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其原有步道设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访客在园内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的需要,依据《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项目建设布局要求,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拟修缮或新建步道约40 km。

基于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在深入分析国家公园步道线路现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设计理念。

1.1 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历史性路径,尊重场地现有地形地貌

步道选线应尽量沿已有山路、古驿道、马道等历史路径布设,可避免填挖过大的工程措施,减少步道修建对原始植被生态的破坏,线路也更符合人们行走的习惯选择。另一方面,新建线路应尽量沿地形等高线进行布设,顺坡就弯,少动土石,减少对原有地形的扰动与破坏。

合理设置平地步道、坡道及台阶等步道型式,充分利用现场地形条件,提高访客或巡护人员行走的舒适度。地形坡度<7%,采用平地步道;7%≤地形坡度<25%,且路面排水通畅,采用坡道;地形坡度≥25%,采用台阶。

图1 现有步道现状Fig.1 Current situation of existing footpath

1.2 尊重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或干扰

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哺乳动物有20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云豹、马麝和林麝4种。公园内还分布有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南红豆杉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南榧树、油麦吊云杉、金铁锁、松茸和冬虫夏草5种[2]。

因此,步道线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国家公园内生物种类丰富的特征,尽量避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易遭破坏和野生动物经常活动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对生物的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1.3 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天然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

步道设计应优先选用当地材料,且符合生态与环保的要求,色彩也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步道建造力求达到“做了跟没做一样”的最高境界,使其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

步道附属设施的建筑材料如护栏、休憩设施(坐具、廊架等)等,应选用天然材料(如石材、木材)进行构筑,避免选取与自然环境冲突比较明显的钢材、混凝土等材料修建。

就地取材可使步道融入当地环境,大大减少施工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可节省工程造价,节约建造成本;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步道在使用阶段的日常维护,便于材料的置换更新。

1.4 采用简单生态的施工工法,以最少的人为干扰完成步道建设

国家公园内步道建设受交通条件及生态保护级别的制约,大小型施工机械均无法进入,因此,步道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方案的可实施性。

步道设计时,应力求步道构造的施工工法简单,实施主体主要以人力为主,辅以简单的施工工具,且与环境保持友善。简单的施工工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力成本,提高工程造价,但对环境、生态维护及步道品质提升所得收益必胜过增加的成本。

简单的施工工法所建造的步道,在耐久性及坚固性方面会有所欠缺,因此,步道设计时,应针对步道的路基路面或具体构件提出使用阶段的养护或维修频率(次/年),供步道管理者参考。另一方面,施工工法越简单,使用阶段的日常维护越便捷,所需成本越低。

2 设计实践

普达措国家公园步道设计主要过程为:现场路线调查→定线→地形测绘→初步设计→模拟(效果呈现)→细部深化设计→成果提交。设计过程始终贯彻保护优先、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力求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打造一条生态步道。

2.1 生态路面设计

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步道基本采用泥结石路面,可在原生态的路基上适当地铺设当地天然的石子或石块(石材直径不宜过大,小于80 mm为宜),进行人工夯实即可(图2)。在路面平坦干燥且周边乔木比较茂盛的路段,可在路面表层铺设一层落叶、松针等,形成“落叶步道”的生态走廊(图3)。遇过水路面或泥泞路段时,设计采用当地天然块石(上有刻痕以防滑)铺设汀步通过,保证汀步中块石高度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或泥泞路面不小于10 cm。

生态路面设计的筑路材料可就地取材,因与其自然环境融合度非常高,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步道”。

图2 生态路面设计断面Fig.2 Section of ecological pavement design

图3 落叶步道效果示意图Fig.3 Sketch map of deciduous footpath effect

2.2 架空栈道设计

受地形条件的制约,步道需不可避免地穿过一片高山杜鹃生长相对茂密的地段(地基塘牧场),若采用常规的平地步道设计,需要破坏大面积的高山杜鹃,采用一般的架空栈道设计,则不利于栈道下高山杜鹃的正常生长。因此,为减少步道对高山杜鹃的破坏、保证其能自然生长,设计提出采用镂空的架空栈道,即木板作为踏板,各踏板之间留有30~60 cm的空隙,纵向原木作为主要受力骨架,基座采用片块石堆砌,踏板与原木之间采用铆钉进行连接(图4,图5)。

注:图中未标注尺寸单位为mm(下同)。

图5 架空栈道断面图Fig.5 Section of elevated trestle road

架空栈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减少对国家公园内原有生物造成破坏的设计理念。

2.3 生态木桥设计

为了跨越步道线路上的水沟或溪流(宽度不大于4.0 m),需要架设木桥。木桥高度依据水沟或溪流的实际最高水位确定,保证桥面底部高出最高水面≥100 mm,且木桥与步道平顺连接。木桥桥面采用原木拼接,原木直径的选取依据木桥跨度确定,直径应随跨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应在原木表面进行开槽处理,以利于防滑(图6,图7)。

图6 生态木桥平面图Fig.6 Plan of ecological wooden bridge

生态木桥的设计施工工艺简单,只需人工架设即可,且选材生态环保,均为石材和木材,可就地取材。施工工法和选材均利于木桥每半年检修一次,可及时更换失效的构件,保证桥梁的使用不受影响,步道线路畅通。

图7 生态木桥立面图Fig.7 Elevation of ecological wooden bridge

3 结论及建议

结合工程实际,紧紧围绕普达措国家公园保护优先的原则,创新性地提出了步道设计的生态理念。在工程实践中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也为林业工作者在各类保护地内从事步道设计与管理工作上提供了借鉴。步道设计过程中采纳或借鉴本文的理念或设计手法应注意3点建议。

1)本文所述的步道设计不同于景区游览步道设计,仅限于人为介入程度较低(年均访客数量不超过50人次/日,最高访客量不超过100人次/日)的各类保护地可供访客活动区域内的步道设计。

2)建造一条安全且具有人文故事的自然步道,还需做好相关区域内的资源调查,收集步道辐射范围内的人文素材,有效合理地处理步道纵横向排水及植被恢复物种选取等工作。

3)步道设计还应包含护栏、观景平台、休憩设施、标志解说系统及环卫设施等附属设施的设计。

猜你喜欢

步道木桥工法
预制内隔墙板板优点及工艺工法
110工法切顶留巷安全技术在张集矿的应用
竹筷木桥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海南省健身步道现状调查研究①
Single-Log独木桥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不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