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案例分析
——以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11胡晶晶
文/胡晶晶
一、实施校企合作意义与目的
当前,物流业蓬勃发展,尤其在特殊情况下,物流行业发展面临新变局,应该加快整合、探索和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因此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愈发的迫切,市场中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提高教育培养的质量,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和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急需要做的事,即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实验平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提高院校自身教育质量,同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学院决定多方举措实施并推广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二、林业学院校企合作的主要实践
1.校企共建物流实训室。校企合作第一步,为解决物流专业学生实训的问题,实现与省赛、国赛软件的对接,建设物流实训室。通过招投标,与上海博昱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一期校企合作合同,实训室建设过程由企业方主要负责,经过设备购买——软件安装——调试与验收——售后维保的过程,完成了物流实训室的搭建。实训室正式使用过后,由学院根据企业维保条件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企业每季度至少巡检一次,以保障实训室的正常使用和运行,确保实训质量。物流实训室可完成的实训实验有物流实验室设备认识实验、物流流程实验、托盘码垛捆扎操作实验、条码的制作与打印实验、打包操作实验、RF手持操作训练、出入库操作流程训练、人工仓库管理及盘点实验等。
2.校企协作师资培训。对于本校教师,合作企业每3年提供不少于3人次每人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挂职进修,增加教师实践技能,提升教师实践经验。同时,对校企共建的实训室设备使用人员提供现场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操作、维护和使用技巧。对于企业师资的引进,企业承诺每个季度给予学校不少于7天的现场课堂辅导及代课实训,并对学生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不论是企业师资还是本校老师的培训,都实施持证上岗原则,即通过培训考核发放资格证书,这样可以保证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可以校企合作教学中的事故隐患。
3.“双师”联合,助力学生课程实训。在理论教学期间,专业课的教学实训除了校内的实训室之外,也会有校外企业和企业导师的参与。通过既有校内理论丰富的专任教师,又有企业操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这样的教师队伍,在实训期间给学生授课,把来自工作实践中的第一手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应用型的校内实训和真实的业务场景,使学生提前了解本专业的运作与经营管理,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好准备。
4.“校企联谊”,构建学生顶岗实习平台。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从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开始,经过企业宣讲——学生简介——双向选择——签订协议等过程确定学生的最终定岗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单位确定后,学院会安排学生辅导员和一名专业课老师,与合作企业共同管理学生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期间的相关工作,学生在实习的工作过程,由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实习任务安排、检查与结果评估,学院导师保持与学生及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帮助学生处理实习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到顶岗实习后期,学生要提交顶岗实习日志与实习总结等实习材料,校内导师根据实习材料中企业导师的评价来对学生进行打分,企业导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选择是否推荐本公司正式任职、是否作为储备生培养。
三、成果与成效
1.直接成果
(1)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实训室建设,购置了无线麦克风、基站、条码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标签耗材、RF手持终端、计算机语音拣选设备等硬件配置,安装了语音拣选系统、仓储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丰富了实训室的教学资源,实现了物理管理专业实训的正常进行。通过与企业的互相交流,以及企业提供的相关案例与素材,丰富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也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提升。(2)提升了师资力量。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企业工作人员和学院专业教师的思想碰撞,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也为教学研究打开了心得思路。在校的教师理论基础已经很丰富,通过校企合作对缺乏的实践经验也有一定的弥补,再加上引进的企业教师教学,使得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3)提高了学生竞争力和职场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让学生提前熟悉和了解企业实践,实训室的有效利用更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提升使学生自身素质更高,走出校门也更富有竞争力。同时,通过院校和企业共同构建的实习平台,优秀的实习生可以优先享受公司的培训资源,有利于学生自身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解决企业在招聘时面临应届毕业生校企脱节的困境。
2.间接成效
(1)促进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所以在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要更多关注企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比如,不同的岗位对本专业人才在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都有什么要求。而这些信息,为院校在编写人才培养方案时怎么样更合理的去设置课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促进了课程的不断革新。同时校企共教的形式,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影响,单纯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加入了更多的实践内容。(2)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实训室的建设使得课程的趣味性变浓了,同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提高了,课堂不再是单一的“讲”与“听”,而是寓教于练、寓教于看,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有效性也有所提高。(3)提高了学院的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带来的结果就是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院办学能力的提升,这是学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这对于学院的招生宣传和后期的进步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3.创新点和推广价值
(1)创新点。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去,与院校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有效带动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这是校企合作的创新部分所在。主要体现在,第一,职业教育开始转向社会多元办学;第二,职业教育不仅仅只注重“量”的增长,更开始注重“质”的保证,专注于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不同类型人才;第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合作不同的企业,院校就会有不同的特色,就会在不同的方面有所突破。(2)推广价值。现阶段主抓的已经不再只有精英教育,应用教育也开始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和学院共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带来教育教学和就业的顺利衔接。本质上来说,校企合作是重视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益共享的一种合作模式,因此,是值得我们去推广和应用的。
四、体会与思考
以上校企合作做法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学院规模的限制和本专业资金投入的限制,使得本专业校企合作的状态并没有达到深度融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解决资源不够,设备使用率不高,设施建设动力不足等问题。虽然实训室顺利建立起来,但是设施设备并不充足,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置,所以一部分软件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只能闲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实训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足够的资金去随时更新,导致教学标准与企业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可以考虑与企业的分支机构联合经营,如菜鸟驿站可以作为物流专业的一项教研项目去操作,让教师教学即是企业实践、学生学习即是实际工作;或者直接与企业协商冠名等方式建设校内资源,共担成本、扬长避短。
2.通过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解决教师校企合作兴致不高、企业实践不够等问题。学校专业教师本身就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也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可能无法再抽出经历参与到企业的工作实践中,同样的,企业人员也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于学院教学的投入也相应不会很多。一旦合作合同到期,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发生,互相之间学习进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校企合作状态达到深度融合。比如,教师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学校能够承认教师为企业提供的可以带来收益的项目化知识服务作为自己的教学或科研成果,而企业可以以奖励政策方式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互相取得收益,实现共赢状态。
3.通过专业技术平台解决实习生岗位单一、技术含量较低,学习到的知识不够全面等问题。在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更多的是从事客服或者装卸搬运等劳动密集型的岗位中去,缺少较高技术含量岗位的实践,增加了劳动密集型岗位的培训负担。对于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会产生局限性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校方和企业共搭平台,在校期间利用好时间和资源,根据企业需求对学生进行不同岗位的技能培训,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和操作流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在企业中的可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