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3-01-11蔡进菊青海金世纪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816099
文/蔡进菊 青海金世纪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青海格尔木 816099
引言:
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有效助推了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稳定推进,再加上信息化以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广大社会群众对住宅建筑产品的需求方面所表现出的规模化以及品质化特点相对明显。传统建造施工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当前发展背景当中。目前,在绿色建筑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作用下,建筑工程项目更加注重对新建筑模式以及新技术内容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从客观角度而言,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可以视为实现建筑规模化与工业化生产目标的重要表现。在施工实践过程中,可以逐步转变建筑方向,如从原本的建造方向逐步朝向制造方向转变。
1、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分析
1.1 施工周期短
建筑主体构件吊装施工工期较短,是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特点表现。通常来讲,装配式建筑施工依托于建筑制造生产目标,从规模化以及工程化两个层面实现高质量建筑施工过程。在施工作业期间,施工人员可将建筑拆分成各种构件形式,并在特定工厂内完成预制装配过程[1]。
以装配式钢结构为例,该结构形式不存在现场现浇节点问题,因此安装速度明显提升。除此之外,对于单个吊装建筑内部构件的组装施工而言,现场施工人员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组装施工过程。并且对于大型规模墙体结构工程建设而言,利用装配式施工方式要明显比现浇式施工方式周期短很多。
1.2 减少材料消耗
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材料消耗问题。一方面,科学合理地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建筑模板使用量,并且部分施工操作可提前在生产厂内预制完成。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地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减少传统现场施工材料的消耗。如通过提前预制施工,可以大幅度减少建筑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筋水泥的使用量,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益[2]。
1.3 减轻环境污染
传统现浇式建筑施工方式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举例而言,传统现浇式建筑施工技术所运用到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工艺较多,在施工操作期间容易产生噪声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如果科学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则可以提前将施工部件预制完成,有效阻隔环境污染源引发的负面影响。以噪声污染防控为例,装配式建筑施工所使用到的施工部件可以提前在工厂内预制生产,因施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基本上不会产生噪音问题。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求分析
2.1 构件存放要求
施工人员在开展建筑施工操作时,应加强对构件存放问题的重视管理。举例而言,在存放构件前,施工人员应对地面进行分层压实,以防止构件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塌陷问题。
2.2 构件性能要求
一般而言,构件性能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施工人员应结合不同构件的特殊性质表现对具体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确立,以保障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呈现出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立足于主体建筑防水使用年限要求,加强对构件与构件主体连接位置的有效处理,避免渗漏问题反复出现。因此在建筑构件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防水抗腐蚀能力较强的构件进行应用[3]。
2.3 构件运输要求
构件施工运输管理基本上可以视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重点内容。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来看,不同建筑机械构件在主体外形以及结构特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运输装卸期间,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运输设备进行施工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取固定保护措施,加强对建筑构件主体的固定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建筑构件在运输装卸期间存在掉落或其他质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负责人员应对建筑构件的整车运输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尤其要主动识别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并加强防治管理。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及建议分析
3.1 预制构件设计
一般而言,装配式建筑施工通常不设置次梁,主要是为了通过不断减少装配构件数量,有效减轻现场施工难度。因此在设计与布置梁柱等预制构件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工厂所生产的设备构件型号进行熟知掌握,尤其要重点针对构件截面尺寸范围等关键参数进行熟知掌握。
与此同时,在布置设计剪力墙结构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墙体位置应尽量满足方便施工以及拆分等需求。除此之外,应用板结构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板受力模式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举例而言,对于单向预应力叠合板而言,在受力模式的设计上应以单向传力为主。而对于双向叠合板设计而言,一般不需要改变受力情况[4]。
3.2 储存和运送预制构件要点
预制构件的存放管理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存放。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堆垛架基本上可以视为剪力墙堆垛以及存放的重要配置。在前期制作堆垛架期间,相关人员应该严格确保堆垛架的最大承载力。一般来说,PC 墙板无法作为建筑物高效支撑面进行施工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PC 墙板外墙侧向度过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保护措施增强预制构件存放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除此之外,关于预制构件的运送问题,相关人员需要考虑外界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举例而言,预制构件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受到运输工具以及人员管理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摩擦碰撞或者其他问题。为避免预制构件出现质量缺陷问题,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对现场运输环境以及路况进行提前了解。并主动结合路线距离以及天气情况等影响因素确定运输路线,减少外界因素对预制构件运输安全带来的不良影响[5]。
3.3 预制构件安装流程及注意事项
预制构件吊装基本上可以视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难点内容。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高层装配钢结构建筑施工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较多,因此对于预制构件的安装要求十分严格。为保障预制构件安装期间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影响,施工单位方面,除了需要增强施工团队作业质量之外,还应该加强对预制构件安装方案的调整优化。
举例而言,在选择塔吊设备时,施工团队应该主动结合塔吊安装条件以及起重性能表现,对适用于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选择。并且在安装作业之前,应该对安装所需构件进行质量核查,以切实增强塔吊安装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性。与此同时,在吊装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应该对吊装操作规范以及构件安装拆卸要求进行合理把握。尤其要重点针对吊装高度以及吊装面积范围进行合理确定,以切实增强预制构件安装作业效果[6]。
3.4 转换层施工工艺方法及管控措施
转换层施工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体系的重难点内容,通过科学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效果,同时也可以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转换层施工作为承接上下结构的衔接施工部位,需要重点发挥该结构位置的应力连接与传承作用效果。在施工作业期间,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下述方法内容,加强对转换层施工工艺方法以及管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一方面,重视梁式转换层施工设计要点问题。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梁式转换层结构作为转换层结构应用范围最广的结构形式,在传力方法方面表现明确且设计相对简便,具有重要的可行性。在设计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体系时,设计人员应该结合施工实际需求加强对竖向构件数量的严格把控。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竖向构件数量越多时,则表明所需要进行转换的竖向构件数量越多。这样一来,往往会加剧转换成构件施工难度,同时也会影响整体结构抗震效果。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减少竖向构件使用数量。在设计转换柱以及剪力墙结构时,建议设计人员可利用对称布置方式进行施工实践。并且在转换梁跨中位置可以采取上方转换柱设置方法,进一步减轻变形等负面影响程度[7]。
另一方面,施工团队以及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现浇建筑结构平整度设计以及标高问题的妥善处理。在实践过程中,施工团队、工人与技术人员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完成技术交底活动。其中,在技术交底期间,应该利用精确的仪器设备开展测量工作,准确获取模板安装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工作内容需要在模板施工之前完成。安装完模板设施之后,应该指派专业人员对模板安装成果进行严格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该重点围绕地板、柱子、横梁等结构位置进行检查分析,确保所有设施达到标准要求之后,再开展下一道施工工序。除此之外,对于水平缝宽度的设计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优化设计水平缝宽度时,设计人员应该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标准,针对水平缝宽度进行合理设置,如可以将水平缝宽度控制在2.50cm 左右。
3.5 相关建议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效果得以全面增强,施工单位所开展的工程施工管理活动应该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要点问题的贯彻处理。其中,为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问题出现,施工单位必须保证预制构件生产设备按时完成生产量,以保障预制构件高效生产目标顺利实现。与此同时,从事预制构件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严格按照合理、规范的操作流程高质量完成生产工作。
并且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该重点围绕准备模板、安全放置模板等一系列工作内容进行统筹部署。除此之外,预制构件模板生产工作结束之后,现场工作人员应该将其及时固定在套筒当中。在此基础上,妥善地将预制构件安置在钢筋笼子当中,并固定好。上述作业流程结束之后,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构件生产制作以及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合理贯彻。对于混凝土浇筑环节而言,施工人员必须保障浇筑期间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与光滑性,避免蜂窝麻面或者其他问题的出现。
4、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绿色建筑模式的持续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主动立足于新时期发展趋势,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所涉及到的能耗问题以及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不难看出,实现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目标已然成为当前行业主体予以重点发展的主流内容。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及相关工艺流程需要依托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绿色建筑模式特点进行全面创新与优化,以切实增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应该立足于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对新材料以及工艺技术方法的应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举例而言,在工艺技术的选择上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以切实增强施工作业过程的绿色性与环保性。同时,在新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优先使用绿色环保型材料,如优先使用节能门窗或者中空玻璃等进行施工实践。为切实加强装配式施工建设的专业性程度以及协同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可主动引入BIM 技术实现对各专业施工流程的协同管理,减少返工问题。
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应该坚持以低碳环保以及绿色发展为基础理念,重点针对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要点问题进行统筹部署。在部署过程中,设计人员可结合建设区域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特点,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以切实增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益与质量。与此同时,设计人员也可以立足于建设区域自然条件情况,主动结合区域温度以及日照条件等重要因素,重点对室内外设计平衡要点问题进行准确把握,减少电能等能源消耗问题。此外在施工作业期间,从事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坚守自身的质量管理岗位,针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以及风险问题进行及时识别与主动排查。在此基础上,主动运用新型材料工艺以及绿色节能施工方法,对传统生产现场所存在的能耗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主流的施工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建筑行业内部应该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及相关工艺内容的重视程度。并主动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要求以及注意事项,重点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进行统筹部署。与此同时,严格要求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工作行为,必须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加强对构件预制以及装配运输等一系列工作的贯彻落实,以防止出现施工误差问题。除此之外,在现场管理阶段,管理人员应该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加强对现场施工细节要点的精细化管理,以期可以从根本上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