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槐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3-01-11

种子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起苗刺槐苗床

闫 军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林业调查规划队,甘肃 甘南 747600)

刺槐又名洋槐,原产于美国东部地区,在19 世纪末期我国首次将刺槐树作为造林树种引入到山东半岛进行种植[1]。刺槐适应能力强,具有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条件、保持水土等多种作用。另外,刺槐开的花其中含有丰富的芳香油,是工业调香产业当中主要的原材料,树皮还可用作造纸,种子也可榨油,生产制作油漆和肥皂等[2]。

1 适生区域范围

刺槐适宜生长在年均气温处于7~15 ℃且年降水量应当保持在500~900 mm;刺槐属于喜光树种,抗风能力较弱,在风口地带进行造林,可引发树木生长变慢、主干不直,出现偏冠或者倒折现象,且叶片变黄卷曲;刺槐对土壤方面没有严格要求,条件不好的矿渣堆、砂石堆等土质也可生长;刺槐适生土壤pH 值在6~8,弱碱性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的也能生长。

2 播种育苗技术

2.1 选地整地

刺槐育苗应首选地势平坦、具有较好排灌条件、肥力充足且深厚的地块进行栽植,湿润度适宜的沙壤土更适宜育苗[3]。选择好地块之后,需要及时整地,育苗面积较大时可运用机械整地,面积较小时一般多用人工整地。整地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杀死土壤害虫,促进土壤水分调节。耙地机械对土壤开展全面深耕,深度控制在50 cm 左右。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再开展1 次整地工作,整地前施入30~45 t/hm2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同时施入750~900 kg/hm2碳酸氢氨,另外将5%的辛硫磷3 750 kg/hm2和40 倍充分过筛的细土混合,在土壤当中均匀撒施,然后整地与耙地,保证地面平整。

穴播法应在整地过程中建好苗床,气候干旱、风沙较大地区,设置的苗床应当按照南北向进行设置,并且苗床之间保留30 cm 的距离,将表土刮平整,用宽为60 cm 的薄膜平铺1 层,用土压实周围,提高保墒和保湿效果,控制和减少杂草生长。铺好地膜后,在播种前5 d 浇灌1 次透水。如果运用直播方式进行播种,操作方法则相对简单,只需深耕、翻晒土壤,并灌1 次透水,3~5 d 后再进行浅耕,耙平、压平地表即可[4]。

2.2 种子处理

播种育苗过程当中,需要提前处理好刺槐种子。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放置于通风、光照条件较好处晾晒、破壳。刺槐种子比较坚硬,需要运用热水多次浸泡才能破壳,首先用65 ℃的水对种子浸泡8 h,捞出再用75 ℃的水浸泡16 h,之后转入85 ℃的水再进行24 h浸泡,最后用95 ℃的水浸泡8 h 便可进行催芽。热水浸泡种子过程中,倒入种子时同时搅拌,保证种子被水全部浸没,24 h 后将膨胀的种子筛出,并在洒好水的湿润席子上分开摊放,并覆盖衣物或者塑料薄膜,放置到温室内,每1 d 喷水1 次,保证种子湿润度,当达到70%萌芽率时,便可开展播种工作。

2.3 播种

2.3.1 覆膜穴播

对苗床认真检查,并充分灌水,苗床为40 cm 宽度时,每垄苗床按照两行进行穴播,按照8~10 cm 或者25~30 cm 控制株行距;播种穴深按照1.5~3.0 cm 进行控制,每穴播入种子4 粒,播种后用土填平播种穴。

2.3.2 大田直播

首先充分浇水,4 d 后开沟进行播种,并根据25~35 cm 控制行距,沟的深度保持在3 cm,将种子处理好之后均匀撒入沟内,控制播种量60~75 kg/hm2,完成播种之后,运用薄土覆盖,并轻耙、压实,保证种子充分接触土壤,提高发芽率。

2.4 幼苗管理

2.4.1 间苗除草

苗期密度较大时,苗木发生明显分化便可开展间苗工作,去劣留健、多间少补。幼苗达到3~5 cm 高度后,需开展间苗工作,挖掉出现病虫害的幼苗,并将密植部位的幼苗挖出移栽到空缺处,保证苗木密度均衡,完成间苗后及时除草,避免苗木过密争夺空间与养分,日常也应当定期除草,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2.4.2 肥水管理

为防止育苗地土壤发生板结,幼苗出土之前一般不进行浇水,以免造成幼苗无法出齐。首次间苗、除草后,幼苗生长高度在8 cm 时,开展浇水工作,幼苗生长至25 cm 高时再开展1 次灌水工作,灌水前根据1∶2的比例配比磷酸二铵和尿素制成复合肥,均匀撒施在苗行中间,并控制施肥量375~450 kg/hm2。

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刺槐,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科学灌水,水分需求不大时,每年平均浇3~4 次水,不宜过多浇水,避免苗木发生烂根情况。7 月后不必再进行浇水,以免苗木过度生长导致苗木木质化。越冬前浇灌越冬水,确保幼苗顺利越冬。

2.4.3 控制苗木长势

土壤水分适宜,利于幼苗旺盛生长,但幼苗枝繁叶茂时会影响田间通透性,进而造成弱小苗无法接受充足光照,所以需要合理抑制长势较旺的苗木。可运用柳条打梢法,打掉长势较好的枝条,为下部枝条接受光照、提高通透性创造有利条件。也可用14%的多效唑2 200 g/hm2进行喷施,一般苗木生长到60 cm 时便可施药,并间隔21 d 喷施1 次,直至8 月底结束。

2.5 起苗运输

幼苗生长高度为45 cm 时,地径大于3 cm 便可出圃造林,适宜时间起苗。秋季造林,苗木可于10 月起苗,而春季造林,苗木植株萌根前起苗,且起苗前3 d浇灌1 次透水。完成起苗后,充分考虑苗木长势,合理剪除侧枝。充分结合苗木规格合理分级,科学包装,每捆按照30~50 株捆扎好幼苗,并运用塑料袋将苗木根系包裹好,提高保湿作用,避免苗木运输时对苗木根系造成损伤,或者导致苗木根系过多丧失养分,引发苗木死亡。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保持轻缓,苗木起苗后难以及时用作造林的,可运用假植措施,提高苗木根系活力,增强苗木栽植成活率。

3 扦插育苗技术

3.1 扦插前大田苗床准备

提前将苗床准备好进行扦插,插床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照,便于浇水,以沙质土壤为最佳。同时,在中酸性及微酸性土壤条件下均可良好生长。土地深翻前用1%的高锰酸钾或者3%的硫酸亚铁进行喷洒,也可在1 hm2的土壤上撒施150 kg 呋喃丹,并施入750 kg 充分腐熟的饼肥以及1 500 kg 过磷酸钙,土壤翻耕深度应控制在25 cm 左右,插床按照10 m 长、2 m 宽进行设置,床间距保留60 cm,深翻土壤之后整平压实,将塑料薄膜、竹竿提前备好,检查之后建设拱棚。

3.2 插穗的选择

选择3~5 年生长势较好没有病虫害的刺槐母树,并选择生长粗壮、无病虫害的1~2 年生枝条,以树冠中上部向阳面枝条为最佳。

3.3 插穗的修剪

在晴朗无风的早晨或阴天条件下剪取插穗,长度控制在20 cm 左右为最佳,切口必须要平滑,插穗修剪好之后捆扎成把,埋在湿度为70%的湿沙当中。

3.4 扦插方法

运用直插法进行扦插,深度控制在10 cm 左右,株行距根据10 cm×10 cm 进行排列,随取随插。避免插穗长时间暴露于空气条件下出现失水,影响扦插成活率,苗床插满之后及时压实,避免浇水过程当中泡倒插穗,并浇1 次透水,确保插穗和土壤紧密接触,有效增加成活率。

3.5 扦插后的管理

9、10 月份前后的刺槐需要搭设拱棚,高度保持在1.5 m,运用遮阳度为70%的遮阳网及时遮阳,每天早晚各进行1 次喷水,确保苗床合理的湿润度。11 月后,气温逐步下降,天气不断变凉,此时应当及时去除遮荫网,并浇灌透水,覆盖薄膜,将薄膜四周用土压实,保证插穗能够顺利越冬。第二年3 月之后气温逐步升高,杂草快速生长,应及时除草,并在10:00~15:00 这段时间合理通风,确保棚内温度适宜性,增加地温。晴朗天气条件下,将塑料薄膜揭掉,杂草全部拔除,浇透水。进入4 月之后,幼苗已经基本生根,秋季或者第二年春季便可移栽。

3.6 出圃

3.6.1 整地

整地过程当中,运用1%的高锰酸钾或者3%的硫酸亚铁进行喷洒,达到改良土壤和杀菌效果,并根据每1 hm2土壤撒施150 kg 呋喃丹,控制和减少地下害虫带来的为害,按照每1 hm2施入750 kg 充分腐熟的饼肥以及1 500 kg 过磷酸钙,深翻土壤达到30 cm 左右,充分整平,制作细梁并踏实,将灌溉水渠修好。

3.6.2 起苗

起苗过程当中,土壤不可过干或者过湿,土壤湿度应当适宜,浇水之后2 d 便可进行起苗,此时土壤湿度适宜,种苗土球一般不会发生散落,起苗过程当中在两株苗木之间用小铲切开,再挖出带土球的苗木,苗木土球用塑料袋套好,避免土球发生散落。

3.6.3 定植

开挖定植穴,株行距根据30 cm 进行设置,将土球上的塑料袋去除后便可进行栽植,完成后压实浇水。

3.7 栽后管理

一是浇水,完成栽植后7 d 浇两次透水,第二周浇透水3 次,浇水之前首先进行叶面喷水。二是施肥,定植6 个月之后开始施肥,通常运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这对于苗木根系生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 病虫害防治

4.1 立枯病

出现立枯病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防治,发现病株时,可运用400 倍液50%的代森铵进行喷施防治,每7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防治效果明显。

4.2 刺槐紫纹羽病

4.2.1 发病特征

紫纹羽病属感染性病害,会对刺槐各生长阶段造成危害,降水量较大时发病率更高,为害也较为严重。

4.2.2 防治措施

苗木调用过程当中,加强严格检查工作,将病苗及时去除,并做好苗木消毒工作,运用0.1%的硫酸铜溶液对苗木进行浸泡3 h,也可运用70%的甲基托布津以及2%的石灰水,对刺槐苗木进行浸泡20 min。新栽植的苗木可运用1 000 倍液甲基托布津或者苯来特进行10 min 浸泡之后再栽植。另外还应当清除病腐木,挖掘树木烂根彻底清除,减少病害残留,并运用福尔马林、石灰等农药进行土壤消毒,减少病害发生概率。

4.3 槐蚜

4.3.1 发生规律

槐蚜每年当中发生20 多代,主要以卵或者雌蚜潜藏在周围杂草当中越冬,第二年3—4 月,害虫会在杂草上大量的繁殖,5 月之后出现翅蚜,并向刺槐嫩梢上迁飞,进入6 月之后,出现第二次迁飞高峰,繁殖速度不断加快,为害十分严重。夏季高温多雨时节,大部分成虫发生死亡,虫口密度也发生明显下降,并出现第三次迁飞,在浅层与周围杂草当中越夏。8 月之后又迁飞造成危害,9—10 月向杂草迁飞潜藏越冬。

4.3.2 为害症状

槐蚜喜群集,成虫及若虫常在刺槐树的嫩梢、花序以及荚果部位吸取汁液。遭受为害的嫩梢发生萎缩与下垂,顶端生长不良,花序遭受为害后无法正常开花。常对刺槐树10~15 cm 的嫩梢以及豆荚全部覆盖,导致为害部位节间变短,叶片发生卷曲与皱缩,影响心叶生长以及幼叶生长,更甚者导致整株发生枯萎而死亡。蚜虫为害过程当中还会将很多水分和蜜露排出,滴落在地面上,增加煤污病的发生概率。

4.3.3 防治方法

一是用石硫合剂在秋冬季节进行喷洒,将越冬卵有效杀灭。二是在蚜虫大量繁殖阶段,用1 500 倍液10%的吡虫啉喷施防治,也可用3 000 倍液20%啶虫脒进行喷施防治,间隔7 d 喷施1 次,持续应用3 次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4.4 刺槐尺蠖虫害

4.4.1 发病特征

刺槐尺蠖害虫食量较大,具有暴发性特点。食物不足时,1~2 d 便可将刺槐树叶片吃光,尺蠖产卵过程当中具有吐丝的特性,并在叶片上产下大量的卵,之后形成尺蠖过程当中对刺槐树的叶片大量蚕食,影响刺槐叶片光合作用,导致苗木发生枯萎死亡。

4.4.2 防治措施

开挖树盘将羽化之前的越冬蛹有效杀死,尺蠖蛹越冬过程当中一般都处于土壤表层,所以在害虫羽化前将土壤表层挖开,能够有效消灭大量虫蛹。幼虫食量非常大,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进食过程当中容易遭受惊吓落地,所以可摇动树干或者震动树枝,让害虫吐丝下垂坠落地面将其集中消灭。化蛹时,通过人工手段集中杀死幼虫,也可释放寄生蜂、土蜂来有效杀灭害虫。

4.5 刺槐种子小蜂

4.5.1 发病特征

种子小蜂在刺槐种子上寄生,并于子叶内部活动和产卵,害虫卵孵化过程当中,对种子内部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性,不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

4.5.2 防治措施

一是在调运种子过程当中,应当加强种子检疫工作,避免种子携带虫卵。二是在采种过程当中,将遭受为害的果实、种子全部去除,控制虫源。三是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运用3 000 倍液80%的敌敌畏进行喷施防治,也可运用2 000 倍液50%的杀螟松喷施防治,将成虫有效杀死。四是在种子播种前,用80~100 ℃的热水进行浸烫,时间为3 min。也可运用20%的食盐水对种子进行漂洗,杀死其中的大量虫卵。

5 结束语

为有效提高刺槐苗木育苗质量,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应当严格按照刺槐育苗技术科学操作,将各项病虫害防治措施充分落到实处,为提高刺槐育苗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起苗刺槐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中原地区樟树引种栽培管理技术
特色农业“顺地”起苗——“让什么样的地产什么样的粮”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植树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选苗技术分析
刺槐树
“聪明”的刺槐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