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使命 勇立潮头奋力抒写强富美高新江苏水利现代化篇章
2023-01-11陈杰
陈 杰
(江苏省水利厅,江苏南京210029)
近年来,江苏水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都水利枢纽的殷殷嘱托,水利事业实现新跨越。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全省水利系统必须紧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格局,紧扣现代国家水网建设大布局,坚决扛起使命,坚决担当作为,强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水利现代化篇章。
1 重大关口,真情实干,实现水利事业新跨越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江苏水利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牢记嘱托,励精图治,交出了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的精准答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都水利枢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重构“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系统谋定高质量发展路径,全新描绘水利现代化画卷。按照“四个生命线”的浓浓关怀,制定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东线一期调水工程建设全面收官,智能化调度系统建成投运,全力彰显源头省份的责任担当。按照“两手都要硬”的殷殷教导,试点探索“四水四定”,实现南水北调沿线国家级节水县域达标和全省涉农县省级示范区“双覆盖”,全域推进丰水地区节水优先之路。按照“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的切切期望,联合省委宣传部等5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水情教育基地设立管理办法,认定首批13 家基地,全面营造爱水护水风尚。按照“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拳拳深情,2021 年11 月13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都水利枢纽一周年之际,举办“牢记嘱托再出发”活动,检视一年来真抓实干的工作成效,确保做好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这篇永久文章。
这一年,我们立足开局,真抓实干,书写了“十四五”抢跑之年的精彩答卷。体制更加顺畅,支撑了防汛抗旱全面胜利。江苏省委、省政府继续明确由水利部门为主负责防汛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我们扛起主责,有效防御登陆我省时间最长、雨量最大、影响最广的烟花台风,战胜淮河和沂沭泗地区长历时秋汛,实现无人员伤亡、无重大险情、无重大损失。在近20年首次未启用江水北调情况下,保障了全省3 300多万亩水稻夏栽用水,节省用电2亿度、翻水费1亿元。布局更加明晰,补强了水利工程保障能力。完成重点工程投资139 亿元,全省全社会水利投入近500 亿元,创历史新高。大江大河治理、江海堤防能力提升等骨干工程全面推进,新孟河工程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淮河干流滩区不安全居民全部搬迁。中央投资计划下达率、地方配套到位率、投资计划完成率均100%,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估连续五年优秀。民生更加突出,铺陈了农村水利斑斓底色。农村供水保障、洪泽湖渔民上岸工作,在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各部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为民办实事工作评议中分获第二、第一。实施35个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项目,规模及进度均居全国第一。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 500多条段,覆盖率达28.8%。完成20 个美丽库区·幸福家园项目和15 个移民村产业项目,8 万余人受益。制度更加健全,打造了严格管水江苏样板。江苏省在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连获优秀,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全省用水总量稳定在500亿m3以内,万元GDP水耗较2020年下降5%以上。出台全国首个水源地管理地方标准,完成31个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省地下水位稳定回升。开展节水评价和用水审计,创建各类省级节水型载体489 家。行为更加匠心,收获了建设管理良好质效。江都水利枢纽“精细化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质量考核蝉联“优秀等次”,再获大禹奖8 项,总数全国第一。江苏省政府印发巩固提升水库运行管护和除险加固工作通知,完成10 座小水库除险加固、44 座规范化小水库建设。精细化管理单位已有100 家,被水利部肯定为标准化管理的升级版。全省水库安全运行零事故,工程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改革更加有力,激发了水利发展内生动力。先行先试数字孪生“一江两湖”和智能泵站等4个智慧水利建设项目。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农村水利管护体制改革,基本建成全省基层水利服务网络。探索水权改革,完成不同类型水权交易22单。颁布实施农村水利条例,修订实施河道管理条例等7部法规,扎实推进洪泽湖保护条例立法。完成26 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涉河项目监管办法被水利部推广。水利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完善,经江苏省政府同意制定印发行蓄洪区管理与生态建设实施意见。保障更加坚实,取得了管党治党过硬业绩。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办结民生实事255 件,江苏党史学习教育简报9次刊发江苏省水利厅做法。把贯彻“三不”一体推进战略作为重要抓手,擦亮“清亲水利”“廉洁机关”建设品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
这一年,我们顺势而上,更进一步,抒写了生态河湖蝶变幸福河湖的精美答卷。勇打硬战,河湖面貌实现本质改观。“一江两湖”全面禁采,国家和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数量各省之最,全省84%的主要河湖生态状况达到优良,退圩还湖累计新增水面200 km2,划定保护线10 km。长江生态岸线比再增1.2个百分点,太湖连续14年实现“两个确保”,洪泽湖2万住船渔民上岸安居。共建成水美乡村1 615 个、美丽库区·幸福家园170 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76 家。水到渠成,江苏之治案例世界发布。江苏省河长制实践入选“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案例精选2021”,作为中国之治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唯一案例,6 月15 日在北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持专题专场向国际社会发布,为生态河湖行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审时度势,幸福河湖建设全面开启。6月1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签发总河长令,部署全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开启生态河湖向幸福河湖华丽蝶变的新征程。省级发布幸福河湖建设指导意见和评价办法,全省各地加快建设,建成幸福河湖630条。
2 重要时期,清醒认知,把握水利发展新要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三大历史使命,号召全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这要求我们不懈奋斗、守正创新,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优质的水资源,为实现安全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为建成美丽江苏提供灵动的水生态。
(1)锚定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指引。要把准幸福河湖建设导向。按照总河长令部署,全省河湖渐次展现“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模样。要找准现代水网功能定位。打造“九路入海、八河归江、三纵调度、五湖调蓄”为纲、“百湖、千库、万河、兆塘”为目的江苏水网,成为国家水网的江苏样板。要瞄准系统治理发展目标。提高治水主体的协同性,用好河长制平台,健全治水议事协调机制。提高流域治理的整体性,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共保联治、水灾害联防共治工作机制。提高治水措施的系统性,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统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升系统治理水平。
(2)跟定新发展理念的思想牵引。要厘清正确的发展观。聚焦党中央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解决新老水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认清掣肘的胶着点。从江苏省水利发展现状看,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工程体系短板导致防洪除涝压力大,监管手段短缺导致水生态环境治理难,治理能力弱项导致水安全保障卡脖子,还需要寻找突破口。要分清改革的关键处。坚持两手发力,健全水权分配和水权交易制度,健全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注重协同高效,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坚持依法治水,健全水法律法规制度、水行政执法体系、水利“放管服”机制。
(3)铁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导引。要明晰发展思路。以系统治水为导向,以幸福河湖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提质增效为主的转变,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的水利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清晰发展愿景。江苏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复苏、水管理智能高效、水文化传承弘扬;着力点是:高起点规划现代水网,高品质建设水利工程,高精度防控水旱灾害,高效率利用水流资源,高标准保护水流生态,高水平建设智慧水利,高效能落实要素保障。要辨晰发展底线。守好防洪安全底线,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守好供水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供好水;守好生态安全底线,为率先建成生态示范省作贡献;守好安全发展的底线,做实稳定的压舱石,保障事业安全快速发展。
3 重点任务,敢于突破,夺取水利工作新进展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江苏省委、省政府履新担纲之年,也是幸福河湖建设全面推进之年。2022年的重点任务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水利部要求,围绕现代化大目标,在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取得胜利、民生服务成效不断显现、水利工程安全高效保障、水资源集约节约持续提升基础上,力争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规划、幸福河湖打造、数字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各项工作走在最前列。
(1)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助力国家水网建设。着力强化规划统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审查审批,为后续水利项目建设留空间。启动三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配合做好规划论证和前期工作。着力强化项目推进。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35亿元以上。环太湖大堤后续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要在2022 年内建成投运。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要结合退圩还湖全面加快实施,吴淞江整治先导段力争开工建设,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着力落实要素保障。各地要把征地和移民安置等作为工程建设方案优化、比选论证的重要因素。要及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补划和用地规划空间指标,探索研究环评、生态红线、生态敏感区简化论证方案,提高前期工作效率。
(2)加快提升灾害防御水平,守牢水利安全底线。要抓实汛前准备。强化责任制落实,组织省市县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好各级责任人培训。认真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组织汛前检查,分类整改到位。督促落实度汛措施和预案,加快水毁工程修复,严肃查处危及防汛安全的违法行为。要提高“四预”水平。基本建成太湖地区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建设太湖地区典型区数字水网孪生底板。规范预警发布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开展洪水联合调度预演。完善洪水调度方案和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流域区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提高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提升应急能力。加强水利系统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组建防汛抢险专家库,运用“政府+市场”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组建巡堤查险队伍。提高防汛装备现代化水平,及时补充更新防汛物资。完善堤防巡查检查、应急抢险现场支撑机制。
(3)持续完善服务保障能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工程项目建设要再加快。完成农村水利投资80亿元,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集中连片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全省农村生态河道总体覆盖率提升到30%以上。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对全省重点塘坝进行安全鉴定,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塘坝安全运行。水土保持监管要再发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创建,建成一批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项目。分解细化水土保持率目标,加强全域水土流失情况动态监测,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水库移民帮促要再做实。牵头做好丰县湖西片区整体帮促工作,加大对其余重点片区、革命老区和12 个重点县的帮促力度,成片推进20 个美丽移民乡村建设,持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支持产业帮扶,增强移民村发展内生动力。
(4)纵深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增添美丽江苏成色。要加快幸福河湖建设。每个设区市建成幸福河湖15条以上,全省建成200条以上。把水环境治理作为优先任务,巩固“两违三乱”和“清四乱”整治成果。强化协作共治,县级以上骨干跨界河道要全覆盖建立协同机制。要突出重点河湖治理。强化长江综合监管,巩固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成效。启动太湖新一轮生态清淤工程,加快构建湖滨生态带。落实蓝藻打捞处置“十四五”专项规划,做好调水引流工作,保障太湖高水平安全度夏。推动洪泽湖保护条例出台,制定新一轮三年计划,有序实施环湖空间生态带修复和入湖河道生态廊道治理,打造淮安百里画廊。要加强水域空间保护。稳步实施长荡湖、固城湖等退圩还湖工程,恢复自由水面30 km2。完成湖泊名录新增322个单体湖泊划界,推动河湖划界向乡镇级河道延伸。制定水域岸线分区管控办法,确保县级单元生态岸线只增不减。分级实施水域动态监测,开展7 个省级水域保护示范区试点建设,试点“水域银行”机制。强化堤防隐患排查,建立动态销号机制,实现堤防安全运行。
(5)系统实现水资源集约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要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定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设实施意见,推进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确保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620 亿m3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下降6.8%以上。要充分发挥最严格考核作用。做好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编制完成重点河湖水量调度方案,落实生态水位和流量保障要求,重点河湖满足程度不低于90%。强化水资源量质监测和重点河湖水生态监测,深化重点河湖生态状况评价。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完善节水评价制度,分区分类制订节水目标和措施。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覆盖面。加快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在重点行业打造节水示范标杆。全省水利行业全面建成节水型单位,重点行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覆盖面持续提升。要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加快实施1 000个以上取水工程的规范化改造,完成10个以上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新建124个重点大中型灌区的577个取用水在线监测站,推进10个以上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深化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完成10个以上水权交易试点,省级水权交易平台尽快运行。贯彻国务院《地下水管理条例》,全面消除下降区域。
(6)切实提升质量安全档次,打造更多精品力作。要靶向抓质量。优化质量管理环节,前移质量控制关口,细化质量监管措施,区域不分南北,工程不分类型,项目不分大小,把优质精品作为常态化。将工程优良率作为对各市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提升质量管理标准化水平,打造优质工程、百年工程。要定制创形象。从设计、施工到管护全程创新创优,省重点工程争取申报5项大禹奖工程,建成10项省水利优质工程、20个省文明工地。发挥省市县三级稽查机制,省级项目稽查要达到50 个以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信用管理。加强招标投标监管,遏制低价恶性竞争。要专业提品质。各地要组建常设专职项目法人机构,保障项目法人履职。加强分级分类监管,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主体责任。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装配化研究和应用。
(7)整体强化运行管理功能,保障效益持久发挥。要夯实运行基础。压实运行管理安全责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覆盖全省大中型闸站工程和所有水库的信息档案,常态化开展工程检查、监测和安全鉴定,加快病险工程除险加固。要深耕精细管理。争创国家级水管单位2 家,省级水管单位15家。开展智能化运行试点,大力推进水库规范化建设,创建更多的全国样板县。完成一半以上小水库管理和保护规划编制。要加强示范引领。贯彻落实厅属管理单位和水文系统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快三类四类工程消险进度,抓紧实施老旧工程升级、超工况工程消险。优化水文监测站网布局,提升省属工程、水文测站品质。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要鼓励管理技术输出。要注重文化养成。落实落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任务,启动起势长江水文化建设,创建更多更好的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风景区、节水教育场所,打造更多的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案例。
(8)实质开展智慧水利建设,顺应数字转型升级。要实化顶层设计。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原则,出台智慧水利建设指导意见、水利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方案,各市也要编制实施方案,有条件的地方要先行实施。要强化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感知网。融合省市县“水利云”与政府大数据中心,提升水利云原生能力。在“一张图”基础上,扩展三维展示功能,形成智慧水利数据底板。建成标准统一、接口规范、分布部署、快速组装的模型平台,构建广维度知识图谱、智能算法和智能引擎的知识平台。要活化应用能力。深化“3+n”应用体系建设,数字孪生水网与物理水网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指挥系统、水资源与节水监控系统应用,推进水资源全要素在线监测。升级河湖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治河管河能力。
4 结 语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强化党建引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学习百年宝贵经验,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保持奋斗姿态和斗争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提升改革发展的本领,奋力推进水利现代化走在前列,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