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广西乡村振兴的基层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研究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11乔亚昆余金凤
乔亚昆,余金凤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23)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水利建设和水利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水利建设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水利既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2021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加快构建一批既高效又节水的灌溉工程。广西河流湖泊众多,是全国水利大省之一,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防洪保供水、高效节水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仍是制约广西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之一,加快建设水利项目,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
(2)基层复合型水利人才引领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措施,全面聚集人才,筑牢创新发展人才基石,多措并举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推动各路贤才“上山下乡”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水利必须先行,水利人才培养是关键,广西农村贫困地区水利人才总量不足、技能单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广西水利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步伐,提升高校水利基层人才培养质量对于解决水利基层人才紧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立足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乡村建设总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水利人才迫在眉睫。
2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基层复合型水利人才优势分析
(1)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具有60 多年的办校历史,以水利、电力等专业为主,学院2018年获评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以及全国优质水利专业建设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广西“双高”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实训基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获批为广西基层水利类定向培养专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基础性、针对性、实操性,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师选聘等方面科学合理,设置水利基层人才定向班并单独列编,充分发挥广西唯一一所水利类院校的核心专业优势[1]。
(2)发挥办学特色优势,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专业技术和经验优势明显。2000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国家劳动部批准设立水利行业水电职业技能鉴定站;2010年经广西水利厅批准在南宁市组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由水电类高职、中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设计院所等近200 家成员单位组成,广西水电学院是牵头组建单位和理事长单位,职教集团的成立促使校企合作和产教研学深度融合得以有序进行,有效促进了学院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技术指导、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学院举办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例如全国水利技能大赛、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广西能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居内线安装技术”技能大赛等,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每年组织师生开展水电类社会服务,如水利培训、“送培下乡”等;脱贫攻坚中为贫困村争取近700 万元项目资金修缮道路、水利工程维护等。
(3)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2011年至今,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共有6万多名毕业生在广西水利建设项目一线任职,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水利业务骨干,担任领导职务,甚至是知名专家,部分毕业生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或是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呈现提升趋势,据统计,2015 届到2020 届就业率从93.8%上升到95.5%,就业满意度从66%上升到86%,学院也因此广受好评。
3 服务乡村振兴的基层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策略
3.1 明确乡村振兴中基层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定位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学科相互交叉,知识相互融合,技术又相互集成,因此每个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的拓展、不断进行心态调整、变革思维等多方面复合。作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之一,广西较全国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公共服务等因素导致大量贫困人口的产生。水利建设项目多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水利振兴乡村任务艰巨、难度较大,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基层复合型水利人才除了要有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必备的专业技能,还要有适应基层农村工作的其他技能,较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2 基层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策略
(1)适应现代水利发展和基层人才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一是及时添加新知识、新工序和新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中融入乡镇水利技术及管理、数字智能防汛、智慧水生态保护、水设备运行维护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适当增添法律法规、人文科学、公文写作、沟通交际、计算机及应用等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写作、汇报能力、PPT 制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中的实习实践相结合,将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中的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相结合,比如在保证理论授课学时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利工程见习、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在教学安排总学时中的比例,通过扩大学生涉猎的知识面,使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复杂化、多元化的基层水利工作[2]。
(2)培养“订单式”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经常与基层水利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以培养能扎根基层、厚植乡土、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利基层人才为目标,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注重追踪就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及反馈,不断规范和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出适应新时期水利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2020 年自治区水利厅、教育厅、区党委编办、财政厅、人社厅开展广西基层水利人才定向培养,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基层水利人才订单班”,对“订单班”学生的培养“三免三定”:即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全部免除,招生、培养、就业全部定向,定向班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获得实名编制并分配到基层水利岗位就业,“基层水利人才订单班”的开设,有效解决了基层水利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难引进、待不住”的大难题。
(3)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行业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设置、教材编写选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实习实训等,在水利人才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效融入企业需求。例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与企业行业合作成立八桂水利、百越电力、宝鹰建筑、中锐汽车、厚浦信息等5大产业学院,与广西建工集团等水电行业领军企业组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共建“智慧水利实训平台”“水电行业技能认证和社会培训平台”等一批集“教学、实训、创业、培训、科研、服务”六位一体实践平台,有效解决了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的问题。
(4)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培育学生扎根基层、厚植乡土的责任感、使命感。学校层面,应发挥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育人功能,把思政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课程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爱国爱乡爱岗位的高尚情怀;教师层面,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意识,大力弘扬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意识,在就业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投身水利发展事业和乡村振兴建设中,爱岗敬业、不忘初心扎根基层奉献社会。
(5)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第一,注重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对于积极申请前往企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学习的青年教师,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推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聘请校企合作技术和管理领域专家在学校兼职任教授课,鼓励专家担任青年教师导师,“手拉手”指导青年教师实习实践,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同时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第三,除培养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以外,也要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致力于一流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流的复合型水利技术技能人才[3]。
(6)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支撑保障功能。以开展新时代劳动技术技能教育为契机,以三全育人为统领,以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情感态度、伦理品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解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观念淡漠、弱化甚至缺失问题,培养能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新时代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担当大任[4]。
4 结语
广西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但受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和短板,乡村振兴任务的艰巨程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双高院校”建设单位,区内唯一一所水利类院校,凸显水电行业特色,率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重点打造智慧水利、现代电力等专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注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培养适应广西基层水利行业、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扎根基层一线的复合型水利人才,为高职工科类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可推广的模式,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