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道之行,文化引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文化建设纪实*

2023-01-11魏峰王东隶韩兴波邓华亮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医院

魏峰 王东隶 韩兴波 邓华亮

大道之行,文化引领。优秀的医院文化是一家医院区别于其他医院的重要独特标识,是彰显医院软实力的特征不变量,是医院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1]。

中医学内涵丰富,理论精微,深刻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和合兼容、宅心仁术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其“姓中”“姓公”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是医院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反映,更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必然追求[3]。

近年来,本院着力培植“乐群敬业,厚德怀仁”的核心价值体系,围绕“人本性的哲学观,学术性的根基观,社会性的使命观,国际化的动力观”办院理念,将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医疗服务实践全过程。坚持文化塑院方针,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意见》《临床科室文化建设指导方案》,围绕“核心文化体系、行为文化体系、制度文化体系、物质文化体系”等四个体系,通过“思想、服务、创新、和谐、干部、精益、安全、廉政、环境、品牌”等十个方面文化建设,积极锻铸彰显中医特色的医院文化。

1 培植医院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文化确立了中医药学的本质定位——医乃仁术。植根儒家文化发祥地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建院半个多世纪以来,沐浴恢宏博大的齐鲁文化洗礼,重学尚实的学风和重德修身的追求贯穿了医院发展历程。从建院伊始为医院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刘惠民、韦继贤、周次清、尚德俊等名老中医,到王新陆、张鸣鹤、丁书文、高树中、连方等当代名医大家,到今天奋斗在济世活人一线的中医人,无不在潜移默化中把医院的精神文化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觉和行为规范。

推动新时代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文化[4]。医院着力培植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乐群敬业,厚德怀仁”核心价值体系。“乐群敬业”出自《礼记·学记》,古意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意即诚心诚意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服务生命健康;“厚德”古意是生生之谓德,意思是维护人的生命为德;“怀仁”是指仁者爱人,意即要胸怀爱人之心,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在传承“大医精诚”的行为理念中,积极弘扬齐鲁文化仁博学笃行、勤谨睿智、刚健有为的优秀品质以及体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治学治术传统和尊贤、崇礼、明德、尚仁的医风院风,积极推动中医学术不断创新与发展。

2 崇尚人本性的哲学观

2.1 医学生培养 附属医院其职责不能偏离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5]。医学教育必须采取适当方法使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接触社会,以开阔医学生的视野,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6]。一是强化学术传承,培养学生学思践悟的创造素质;二是德才俱塑,培养兼备人文情怀、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中医人。医院梳理编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书稿》,创新开展了“大医传薪”工程,将专家学术传承有机融入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加强遵循中医学术规律的临证思维能力提升;开办中医经典“扁鹊班”、中医骨伤专业和“华佗班”、针药结合“仓公班”。

2.2 服务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运营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生命力,是由医院治病救人的功能定位决定的[7]。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9 月11 日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以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细心呵护人民生命安全,精心护佑人民身体健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体现和现实要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新“6+2”S 管理,推出预约诊疗、诊间结算、床旁结算和智慧病房等“互联网+”创新举措,拓展护理服务内涵,打造人文服务品牌,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就医环境和诊疗流程更持续优化;医院相继获得国家卫健委“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等荣誉称号。目前,山东省已公布的21 个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7 个挂靠在本院。医院还与阿里、浪潮等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成立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探索“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2.3 人才队伍建设 探索名老中医成才之路,除了少数完全靠自学成才者外,绝大多数得到过名师点化[8]。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队伍,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具有育人意识和授人以渔的本领,做到师德、师智、师能并重。医院构建“育苗、朝阳、卓越、薪火”全周期培养体系,打造“老中青”三代传承人才梯队建设方式;立足自身优势特色,不断巩固和发扬学术传统,在历史积淀、兼容并蓄、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中孕育大师,先后有4 位专家荣膺“国医大师”称号,5 位专家入选“全国名中医”行列;旗帜鲜明地将医德放在人才评价首位,打破聘用与职称资格挂钩的限制,积极开展卫生职称“双自主”改革试点工作,打破聘用与职称资格挂钩的限制,建立了卫生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分类评价、双轨制管理的新体系。

2.4 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凡事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法则并持续纳新匡正,而主体自觉则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实践根源[9]。按照新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参照国家《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及相关法制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2021 年度修订发布《工作行为规范》,旨在弘扬“继圣贤传承,佑民生福安”的办院宗旨和“乐群敬业,厚德怀仁”的院训精神。促进从业人员廉洁自律,规范执业,礼貌待人,塑造医院良好形象,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提升员工素养,让大医精诚的理念融入医务人员言行举止之中,确保医疗技术硬、诊疗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工作作风好、医德医风优,从而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3 夯实学术性的根基观

学术性是附属医院的特征不变量,而涵盖临床诊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及社会服务各个领域的学科建设水平直观反映着医院的办院水准和学术地位,是承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3.1 学科体系建设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筑平台,聚人才,建团队,凝方向,出成果,上水平”为建设思路,积极倡导“立院在特色,核心在人才,关键在制度,优势在文化”的建设理念,坚持成果导向,促进学科交叉,围绕学科研究方向,基本建成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泰山学者为学科学术带头人涵盖内外妇儿骨等多临床学科和亚临床学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中医临床学科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医院—学科”两级管理体系,厘清了医院、学科的职责范围,在医院层面成立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全院学科布局及学科建设规划、团队建设、资源配置等重要事项;学科带头人全面负责本学科规划、建设与管理,明确总支书记、科室主任是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人;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遴选15 个优秀青创团队和5 个培育团队,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为医院科研水平提升人才储备支撑。

3.2 科研经费管理风险内控机制完善 医院近年来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科学布局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管理风险防控路线图和工作台账,加强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管理,健全科研经费管理风险内控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耗材采购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科研耗材的采购、验收、出入库关键阶段留痕与全过程自动化管理。

4 牢固社会性的使命观

公立医院的价值选择和目标定位只能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改进社会的民生福祉、承担社会责任、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确保普通老百姓享受公平、可及、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10]。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而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医院建设发展的前提[11]。

4.1 做响社会品牌效应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坚持特色立院办院方针,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工程,充分发挥齐鲁文化、扁鹊故里、针灸发源地“三张名片”文化优势,通过举办承办扁鹊文化与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国际论坛、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首届济南扁鹊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儒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专题论坛、中国医院文化大会中医药文化与守正创新等论坛等,叫响“扁鹊故里”品牌;创办“泰山论灸”,广泛推广灸疗适宜技术,巩固山东作为世界针灸发源地的文化优势;扁鹊脉学诊法、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被纳入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国医大师尚德俊纪念馆,获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创建一流的老专家志愿服务品牌,荣获山东省“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团体”和“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先后荣获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山东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4.2 强化医疗帮扶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主题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12],进入新时代的大型公立医疗机构,更需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践行使命担当[13]。2021 年,医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签署远程医疗合作协议;先后对贵州省三穗县中医医院、青海省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重庆万州区中医院、青海省海北州藏医院、重庆巫山县中医院、开州区人民医院、奉节县中医院、彭水县人民医院、青海省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指导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发展适宜新技术、新疗法,形成专科特色,促进了受援单位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4.3 推进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是我国现有医疗制度改革下的一种新的举措,其目的是为了调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医疗资源的利用率[14]。医联体背景下,与合作医院进一步明确层级医院功能定位,强化团队智力结构构建与协同,促进双向转诊有序流动,注重先进的理念和文化植入,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性供给,推进医联体扩容增质,先后与乐陵市中医医院、单县中医医院、广饶县中医医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1 年与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旨在建成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体”、医疗改革的“发展新样板”,努力打造面向济南市中西部地区,同时辐射带动泰安、菏泽、聊城等市区以及河南、河北等中原腹地毗邻省份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高地,在同质化管理中进一步优化完善,在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成就中做大做强。

4.4 疫情防控彰显中医药力量 2020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15]。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本院充分担当作为,积极奉献中医药抗疫“山东方案”,共计5 批49 人赴湖北、满洲里、长春等地一线抗击疫情,多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抗疫榜样”“山东战‘疫’最美医务工作者”等称号。肺维康颗粒、养神定智颗粒等4 种院内制剂获批全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临床使用;2020 年医院获批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单位。

5 坚持国际化的动力观

中医药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来源于其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核、原创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16],传统医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促进了传统医疗方法在各国的使用,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17]。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终坚持构建多维、立体的中医药文化图景,实现全球文化多元化交融汇通中的发展与弘扬,是促进中医医院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及融合发展强劲动力的发展理念。

5.1 国际化文化与学术交流 开展高质量的国际交流是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依托[18]。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南非、巴西、印度“金砖四国”相关高等教育机构就共有的传统草药开展药资源学研究、一般毒性研究、降血压药效物质筛选、活性部位制备及指纹图谱表征及降血压机制和体内代谢的系统研究。与巴西、波兰、德国、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瑞典等国家相关卫生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了良好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阿联酋中医药针灸所(迪拜)医疗中心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助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选派专家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赞比亚非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上合组织青岛分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联合国万国宫等国际平台,举办中医药专题讲座,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促进了中医药海外传播,显著提升了山东省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5.2 国际化人才培养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实现管理理念、人才梯队、信息交流的融通与互鉴,更是培养医学人才、提高医院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19]。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深刻认识到自身优势特色越突出,就越能在世界上引起共鸣,医院要发展,就要坚持走“送出去、请进来”的路子,把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20],为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与彰显奠定人才基础,这也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题中之义。医院与TEMC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派遣中青年骨干40 人先后到德国、英国、美国和以色列瑞本医院等医疗机构研修提高临床思路和水平,推动中医药文化宣传;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展辅助生殖关键技术骨干培训工程和生殖与优生创新发展联盟国际交流,联合培养博士2 名、高级访问学者1 名;接收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6 名学生完成为期6 周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开展专科护理培训与互访交流;与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泰国等国家中医学术机构采取国际性脉诊专题学术会议、高峰论坛及配套脉诊工作坊、脉诊实践技法体验等方式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医院将在“十四五”期间实施“海外百人计划”,拟选派50 名管理干部和50 名中青年专家赴海外进行短期轮训。

5.3 开展援外工作 中医药参与国际医疗多边合作不仅符合大国的风范,更是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提升的绝好时机[21]。近年来,本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加由国务院侨办主办、山东省委统战部侨办承办的“中医关怀团-仁爱齐鲁中医关怀”项目,为5 个国家华人华侨提供健康咨询与疾病诊治服务活动12 场、养生文化讲座10 场,建立了常态合作机制;派出援非队员15 名,有力促进受援国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增进了中非人民友谊,促进了中医药的海外传播,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的道理,文化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先于行动的核心引领力,是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命题。

唯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医院的变革与发展,而优秀的文化并非自发产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培育[22]。作为高等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文化建设上始终秉持“医乃仁术”的伦理思想、“调和致中”的道术追求和“大医精诚”的价值取向,对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新时代要求,熔铸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拥抱新技术革新,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十四五”期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将进一步发挥医院文化建设的立根铸魂作用,实施文化内涵提升计划、优秀文化基因传承计划、典型示范行动计划等,以先进理念构建先进文化,打造医院精神品牌,积淀形成本院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核,扎实推进创新型、引领型、示范性全国一流综合性中医院建设。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