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水库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功能初步探索
——以贵州省兴仁水库为例
2023-01-11肖婷婷
荣 烨,肖婷婷
(1.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2.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水库工程在满足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如何利用好水库周边水域陆域,修复破损生态环境,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部分。以改善兴仁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目标,以恢复良性的生态空间和生态水文过程为核心,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主线,开展兴仁水库生态修复与保护功能的研究分析。
1 区域概况
兴仁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抵兴义市及安龙县,西接普安县,北靠晴隆县,东北面与安顺市关岭县隔江相望,地处金州腹地,是黔西南州交通枢纽中心。县域国土面积1785 km2,境内河流分属南、北盘江水系。
兴仁市中心城区是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规划至2030年区域人口达到25.5万人,城镇人口发展到24.0万人,规划区城镇化率达到94.12%[1-2]。
2 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水污染问题突出,河湖生态水量不足。东湖及七星湖等城区水体,是兴仁市中心城区重要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型水景观主题公园。随着兴仁市中心城区开发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下垫面发生变化,东湖集雨面积不断缩减,目前主要补水来源为地下水,来水量较小,除汛期外,湖区多处于静水状态。受城区雨污河流排水体制影响,东湖水体混浊,拦水坝处多有死鱼漂浮,总体水质较差,水环境有恶化趋势。
(2)城市水域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宜居需求。兴仁市中心城区面积为77.93 km2,现状水域面积0.44 km2,中心城区水面率仅为0.6%。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2016年版)》(GB 50513—2009)、《城市水系规划导则(附条文说明)》(SL 431—2008)等规程规范,兴仁市中心城区适宜水面率取值宜在3.0%~10.0%之间。因此中心城区水面率与适宜水面率最低指标3.0%尚有较大差距,与兴仁市康养城市定位不相协调。
(3)区域石漠化较为严重。兴仁市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多土少,土层瘠薄,易受侵蚀。河谷内水资源丰富,但山高坡陡,地高水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根据省发改委提供的贵州省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兴仁市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3 123 hm2,城市规划区石漠化治理面积为3503 hm2,未来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3 规划方案
3.1 兴仁水库保护方案
兴仁水库为规划大(2)型水库,拟建坝址位于流经兴仁市中心城区周边的麻沙河的下游河段上,已建的中型水库打鱼凼水库库尾上游,是兴仁市工业园区发展和石漠化片区灌溉的重要规划水源。目前,兴仁市正在积极筹划兴仁水库建设,并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25 km2,多年平均流量5.62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7 720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1310 m,正常蓄水库容13 670万m3,总库容15 750万m3,兴利库容10 316万m3,为多年调节水库。水库建成后在城区西北面环城形成11.62 km2水面面积,回水长21.0 km,最大水面宽度1.8 km。
兴仁水库淹没区周边规划用地以保留现状防绿用地为主,为后期水生态打造预留空间,不占用兴仁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加强库区水质保护,拟实施以下保护治理措施:
(1)排污口整治。兴仁市城区共有污水处理厂4座,现状总处理规模2.6万t/d。其中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大田河,陆官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麻沙河下屯桥电站下游河段,城西污水处理厂、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麻沙河兴仁水库库区。为保障兴仁水库库区水质,除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减少污染物入河量以外,还需将城西污水处理厂、城东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向下游迁移。迁移管道可沿环湖道路铺设,采用综合管廊等形式排入下游河道。同时,需加强库区内规模以下其他排污口清理整顿。
(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迁移。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3]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兴仁水库建成后,库区50年一遇的洪水位相应抬升。根据《贵州省兴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城市垃圾填埋场位于中心城区南面,与兴仁水库库区距离较远,可不做调整。而垃圾焚烧厂位于中心城区北面,与兴仁水库库区距离较近,需进一步复核垃圾焚烧厂是否位于水库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从保障兴仁水库库区水安全角度考虑,建议搬迁垃圾焚烧厂,减小环境风险。
(3)雨污分流。兴仁市中心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合流制,规划和在建的排水管网为分流制,建设的方式为暗渠。划分为五个排水分区:老城片区、东湖片区、陆官片区、龙潭片区和兴安片区。其中,东湖片区雨水干管沿主要道路敷设,就近排入东湖;陆官片区雨水干管大部分沿东西向道路敷设,就近排入附近河道和湖泊。为保障兴仁水库、东湖、七星湖、东湖湿地等人工水体水质,需加快中心城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减少污水入河量,减轻暴雨初期影响。建议近期优先开展东湖片区、陆官片区雨污分流改造,远期逐步向其他片区推广。
3.2 生态水量保障方案
东湖原名长塘水库,经功能转变和景观改造后形成城市景观水体,是兴仁市中心城区重要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型水景观主题公园。东湖集雨面积3.75 km2,总库容73.6万m3,正常高水位1328.5 m。随着兴仁市中心城区开发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下垫面发生变化,东湖集雨面积不断缩减,目前主要补水来源为地下水,来水量较小,除汛期外,湖区多处于静水状态。
为改善东湖水体流动性、提升城市灵动性,同时防治湖区富营养化风险,规划开展东湖生态补水工程。设计年补水量300万m3,折合流量0.1 m3/s,同时保障下游七星湖、东湖湿地及河道的水体流动性。从兴仁水库提水约50 m至高位水池,通过补水线路长度约3.5 km自流进入东湖,可满足东湖300万m3的生态水量需求,有效改善东湖水体流动性、提升城市灵动性,同时防治湖区富营养化风险。
3.3 石漠化治理方案
兴仁城市规划区石漠化治理面积为3503 hm2,在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和特色产业开发,对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中草药、草食畜牧业等产业。统筹农村发展和生态保护,通过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推进生态移民,积极探索石漠化治理新模式和新技术等举措,分区分类推进石漠化防治,推动生态建设与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让石山荒岭披绿生金。参照《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分册》(DB52/T 725.1—2018),林木育种和育苗用水定额为2150 m3/hm2。经计算,城市规划区石漠化治理经济林果种植年用水量约为753万m3。
3.4 适宜水面保障方案
城市水面规划应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水面比例、城市等级,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和城市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研究成果等因素后进行确定。结合兴仁市康养城市定位,为提升城市综合人居品质,适宜水面率取8.0%~9.0%。因此,兴仁市中心城区适宜水面面积为6.23~7.01 km2,扣除现状已有水面面积0.44 km2,需新增水面面积5.79~6.57 km2。
根据兴仁水库水文调算成果,不同水位与新增水面面积相对应。水库水位为1303.42 m时,库区水面面积5.79 km2,此时中心城区水面率可增至8.0%;水库水位为1307.41 m时,库区水面面积6.57 km2,此时中心城区水面率可增至9.0%。水库工程建成后可基本满足区域适宜水面指标需求。
4 兴仁水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兴仁水库紧邻兴仁市中心城区,对城市发展和经济带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但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支撑兴仁市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城市环境、景观、休闲、旅游,以及康养等方面的建设和打造,促进城市转型升级。
(1)为城市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兴仁水库的建设,不但为巴铃工业园区、耕地灌溉、生态水供水,余水下放发电,还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大量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兴仁市各种产业发展不再受水资源的限制,水库建设为发展需水量较大的产业储备条件。
(2)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现状流经兴仁市中心城区北沿的麻沙河与城区高差较大,且有一定的距离,城高水低,河流不能润泽城市。兴仁市中心城区已有水域环境主要是东湖湿地公园,园内花草芬芳,湖畔桃李成林,绿树浓荫,农舍依稀,公园红墙碧瓦倒映其间,是休闲纳凉佳境。建成效果非常好,但东湖的体量规模太小。兴仁水库建成后在城市周边形成大范围水域环境,抬高了水位,拉近了水域和城市的距离,将打造成又一个更大的城市休闲观光玩赏的绝佳去处,将兴仁市真正建设成有山有水的山水园林城市,提高城市的品位。
(3)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兴仁水库距离中心城区很近,建成后形成大面积的水域、水景观,形成一道亮丽的城区风景,不但是市民新的休闲娱乐好去处,更是兴仁市对外的一张亮丽名片,有利于推动兴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4)提高城市舒适性和宜居性。兴仁水库规划规模为大型水库,在城市周边形成巨大的水体,能够改善局部小气候,调节气温和湿度,使城市气候更加冬暖夏凉,提高城市的舒适性和宜居性。
5 结 语
兴仁水库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兴仁市提供水资源保障,满足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供水、耕地灌溉、周边乡镇人饮安全需求。本文从规划水库库区保护、生态水量保障、石漠化治理、适宜水面率保障等方面展开分析,增加了水库的生态环境功能,提升水库规划建设后的正面影响,最大限度降低不利的生态环境影响,除满足供水要求外,提升城市区域的生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