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六合区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2023-01-11冯在科

种子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害虫农药设施

冯在科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六合区位于南京市北部,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面积1 485.5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适量,是南京市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2020 年,六合区聚焦做大做强绿色蔬菜、优质稻米两个主导产业,其中设施蔬菜园艺占比达到了25.8%[1]。

园艺设施能对季节性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满足蔬菜周年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蔬菜产业规模快速发展,人们对设施蔬菜农药残留等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因此,深入推广和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势在必行。要确保有效控制设施蔬菜病虫害,达到设施蔬菜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增产、增收的目的。

1 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病虫害种类多

蔬菜种植设施内高湿、高温、光照不足的环境条件,会导致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增加。此外,设施蔬菜种植品种单一、未科学构建轮作倒茬制度、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营养元素缺乏、有毒物质积累、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增加,造成病虫害为害严重、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2]。

1.2 为害速度快

种植设施内光照不足、空气流通缓慢,十分适宜病菌生长。与露天环境相比,冬春季节设施内温暖、潮湿的小环境更易加快病害侵染速度,使病虫害大规模、持续发生。同时种植设施内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害虫受自然条件、天敌昆虫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极易加快害虫的繁殖速度。

1.3 发生规律复杂

由于种植设施内温度较高,可全年开展蔬菜育苗和栽培工作,病虫害寄主连年存在,病虫害会持续发生。病虫害具有较高的侵染次数与发生代数,导致病虫害发生规律复杂。

2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是基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行为[3]。

2.1 农业措施

2.1.1 选育良种

种植设施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高,光照和通风条件较差。科学、合理选择种植品种,选择耐高湿、耐弱光性强的品种,确保其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病抗虫性,将显著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2.1.2 土壤消毒

连作障碍是蔬菜栽培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设施栽培加剧了连作障碍的发生和为害,主要表现为有害微生物的积累和土壤盐类的集聚。因此种植设施内更需做好土壤消毒工作。

第一,化学消毒。作业人员可结合种植设施具体情况,采用规范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常用药剂有甲醛、氯化苦、多菌灵等。作业人员要根据生产季节、蔬菜生产茬口等因素准确把握消毒时机、药剂品种和用药量。合理的药剂选择、配比,加上充分的土壤翻耕,将大大提高土壤中病虫菌的消杀效果。由于种植设施内空气流通性较差,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发生人员中毒。

第二,物理消毒。土壤物理消毒需较多的人工与时间成本。物理防治技术措施多,具有特定的适用时间和防治效果,作业人员要根据蔬菜生长的具体情况,选择经济性好、时间成本低的物理防治技术。目前一般多用蒸汽消毒,将带孔的铁管埋入地面下30~40 cm 深处,地表覆盖地膜等覆盖物,然后通入高温蒸汽。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蒸汽温度和处理时间。60 ℃蒸汽处理30 min 即可杀灭大多数土壤病原菌,80 ℃蒸汽处理10 min 可杀灭多数杂草种子。为避免高温杀死硝化细菌而造成土壤NH4+积累,可在蒸汽中混入空气,从而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采用82 ℃蒸汽处理30 min,可达到既杀灭有害病菌又保留大多数有益微生物的目的。作业人员也可在闲茬期间进行“高温闷棚”,能够有效杀灭土壤、墙体、缝隙等部位的病菌和虫卵,起到降低土传病害发生概率的作用。

2.1.3 种子消毒

设施蔬菜种植应选择无病虫害的种子。对于没有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需科学应用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干热处理等措施进行脱毒处理,有效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

2.1.4 栽培管理

要结合种植地区实际情况,做好苗期管理工作,科学开展肥水管理。科学构建轮作倒茬制度,使土壤营养元素保持均衡,减少土壤有毒物质、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积累,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作业人员要根据蔬菜品种、蔬菜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采用有机肥与其他化学肥料交替、混合使用技术,改善设施内蔬菜根部生长条件,提高蔬菜抗病虫害能力。作业人员也可运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效降低种植设施内的空气湿度,减少杂草生长。地膜可有效提高地温,增强蔬菜的整体长势,提高抗病性。一旦种植设施内出现病虫害,必须及时将植株病残体、病果在种植设施外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害蔓延。

2.2 生物措施

利用害虫天敌与生物源农药是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

2.2.1 引入天敌

综合研判为害蔬菜的虫害类别,结合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将主要害虫的天敌引进到设施内,控制害虫数量,减少虫害发生。例如设施内出现温室白粉虱时,当粉虱成虫密度平均达0.5~1 头/株时,释放人工繁育的丽蚜小蜂,每隔10 d 左右放1 次;释放草蛉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防控措施。

2.2.2 使用生物源农药

生物源农药主要是指以自然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原材料开发的新型农药。与传统的化学药剂相比,生物源农药防控有害生物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所具有的驱抗、干扰或毒杀害虫、抑制病菌的功能,其成分极易被自然环境快速分解,对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

生物源农药还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对病虫害起作用,是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理想的灭害物质,有助于保证蔬菜产品的品质安全。目前全世界应用的生物源农药品种约30 种,仅苏云金杆菌(Bt)制剂一个品种的年销售额就达9.84 亿美元[4]。

生物源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三大类。在农业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多的是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受到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使用较少。

植物源农药是生物源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无药害、无残留等特点。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农副产品的农药污染问题,提倡生产和使用低毒农药,因此对植物源农药的发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源农药有多元化的成分,使病菌、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植物源农药只对特定的病虫害起防控作用,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例如昆虫天敌、授粉昆虫及鱼、虾类等水生动物均较安全,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污染农副产品的风险。

植物源农药可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及植物源除草剂。鱼藤酮植物源杀虫剂在常规剂量下使用,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达到99.85%,而对蚜虫天敌瓢虫的杀伤率仅为11.58%,大大低于其他化学杀虫剂的误杀率。可以大量种植对昆虫有毒的植物,而且其开发费用也较低。全世界有杀虫植物2 400 种,杀菌植物2 000 余种,除草植物100 余种[5]。将白花除虫菊晒干磨成粉末,每100 g 兑水约19 kg,过滤后加入少量洗衣粉拌匀后喷雾,可防治蚜虫、叶蝉、菜青虫、金花虫等。将除虫菊蚊香点燃后挂在植株上,并用塑料薄膜密封15 min 左右,即可熏杀粉虱;将葱的外皮、烂叶捣碎,兑水10 倍浸泡过滤后喷雾,可防治蚜虫、软体害虫,并能抑制白粉病蔓延;将大蒜捣烂,浸提汁液,兑水9~26 倍搅匀过滤后喷洒,可防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若虫和灰霉病等病虫害。

微生物源农药是生物源农药应用的主体。微生物源农药可分为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三大类。

细菌杀虫剂中使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是Bt制剂。苏云金杆菌在气温20 ℃以上时药效最好,可防治菜青虫、大蓑蛾和刺蛾等。每1 hm2田地用Bt 制剂1 500~2 250 mL 兑水225 kg 喷雾,菌液中加入0.1%合成洗衣粉或茶籽饼粉效果更好。

病毒杀虫剂中在我国应用较广的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范围较广,其杀虫原理主要是病毒经口器或虫体伤口感染,侵入害虫细胞,在细胞核内大量繁殖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至昆虫死亡。病虫粪便和死虫具有传染性,使病毒病在害虫种群中扩散,从而控制害虫数量。在斜纹夜蛾卵孵初期至3 龄幼虫前,每1 hm2施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50~1 125 mL 兑水225 kg,均匀喷雾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小菜蛾害虫产卵高峰期,每1 hm2施用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悬浮剂300 mL兑水225 kg 均匀喷雾。

真菌杀虫剂中研究较多的是白僵菌和绿僵菌,目前绿僵菌已经在无公害蔬菜方面获得大规模应用。白僵菌能够在自然环境下通过体壁接触,使害虫感染致死。白僵菌能在15 目149 科700 余种昆虫体内寄生,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防治蛴螬、蝗虫、马铃薯甲虫、蚜虫、叶蝉、飞虱、多种鳞翅目幼虫等多种害虫。绿僵菌能在8 目30 科200 余种害虫体内寄生,主要用于防治金龟子、蝽和蚜虫等地下害虫和食叶害虫。在设施蔬菜生产上,一般每1 hm2施用白僵菌或绿僵菌制剂1 500~1 800 mL 兑水225 kg均匀喷雾。

2.3 物理措施

2.3.1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

在虫害盛发期,将杀虫灯安装在蔬菜种植设施内,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阶段动态调整高度,使杀虫灯与蔬菜距离始终保持在1 m 左右。为了保证杀虫效果,作业人员需定期清理杀虫灯下面的接虫袋,保证有足够的接纳空间。

2.3.2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

在蔬菜种植设施内设置黄板、蓝板等诱虫板,可高效诱杀蚜虫类、叶蝉类、粉虱类等害虫。蚜虫、粉虱等偏嗜黄色,而蓟马类、蝇类等普遍嗜蓝色[6]。由于大部分昆虫都具有趋色的特性,诱虫板在大量诱杀害虫的同时也会误杀害虫天敌和中性昆虫,诱虫板会对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益害比等群落特征造成负面影响[7],使用时应综合考量。通常诱虫板规格控制在20 cm×30 cm 左右,每1 hm2配置450 块即可[8]。

诱虫板的安装高度应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状况及时调整,保证诱虫板底边低于植株顶部5 cm 或与植株叶片顶部持平。当诱虫板85%面积粘满害虫时,应更换新板,一般30 d 左右更换1 次。使用后的废旧诱虫板应集中无害化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污染环境。

2.3.3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通过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吸引同种寻求交配的雄性昆虫,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少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能够人工合成100 多种害虫的性诱剂。性诱剂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应用比较广泛,大大降低了害虫的发生基数和为害程度,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南京地区一般在4—10 月将主要害虫的性诱剂悬挂在种植设施内,使性诱剂与蔬菜顶部的间距保持在25 cm 左右,并且根据诱杀情况及时清理接虫袋,及时更换诱芯。

2.3.4 设置防虫网

防虫网将害虫拒之网外,可减少病害的传染[9]。防虫网是生产绿色蔬菜的最佳覆盖材料,能防止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侵入,还可保护天敌,从而防治害虫传播造成的病毒病,促使设施蔬菜生产质量得到提高。该方法可有效阻止粉虱、菜青虫和蚜虫等多种害虫的侵入。设施蔬菜生产上一般以40~60 目、幅宽1~1.8 m 的防虫网为宜,白色或银灰色的防虫网防虫效果较好。如果要强化遮光效果,可选用黑色防虫网[10]。

3 结束语

由于种植设施内特殊小环境的原因,设施蔬菜种植技术难点主要在于病虫害防控方面。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直接关系到设施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栽培人员的经济收益。因此,设施蔬菜生产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种植地区常见病虫害类型和发生规律,综合运用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多种绿色防控手段,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防控体系,改善病虫害防控效果,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害虫农药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