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探析

2023-01-11樊廷海

种子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抗病概率病害

樊廷海

(单县高老家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319)

小麦病毒病类型多样,属于侵染性病害,在小麦生长的各阶段均可能出现,染病越早对小麦的影响越大。小麦病毒病在我国不同地区均有出现,研究其发病条件与防治技术至关重要。

1 小麦病毒病的发病条件

1.1 温度和湿度

小麦病毒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在5~15 ℃的条件下,发病程度不同。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有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繁殖,并使孢子的流动速度加快,导致小麦染病加重[1-4]。调查研究显示,土温为15 ℃左右时麦苗易染病;温度低于10 ℃时,播种的发病概率明显下降,下降约50%;温度为5 ℃左右时开始发病,7~10 ℃时是高发期。

1.2 品种的感病性

任何小麦品种都会感染病毒病,从该病的分布情况来看,当单一种植易感染病毒的小麦品种或推广种植某一品种时均会导致病毒病的出现和扩散,且引种越早的田块越容易发病。

1.3 土壤与耕作方式

如果种植地块的土质较差或有机质含量较低,则发病的概率较高。此外,肥力水平低下的田块易发病,重茬连作的地块和早播的田块易发病。

2 小麦病毒病的主要种类和防治技术

2.1 小麦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会造成小麦减产20%~30%,甚至50%以上,是当前流行范围较广和为害较大的小麦病毒性病害之一。

2.1.1 病原和特征

小麦黄矮病的寄主为小麦、大麦、谷子、燕麦等,在我国各麦区均有分布。小麦黄矮病的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是一种球状病毒。调查研究显示,汁液中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5~70 ℃。在16~20 ℃的环境下,潜育期为15~20 d,潜育期随温度降低而延长。

2.1.2 侵染循环

小麦黄矮病病毒需要通过蚜虫媒介传染,包括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玉米缢管蚜等,具有持久性传播的特点。冬季小麦染病时,第二年会成为发病中心。在小麦生长的返青拔节时期,该病出现第一次高峰期,发病中心的病毒向周围扩散和蔓延;在抽穗期会出现第二次高峰,收获后,一些有翅的蚜虫直接飞到高粱、谷子以及禾本科杂草等植物上越夏,麦苗出土后直接会出现病害。通常情况下,有翅成蚜和无翅的若蚜主要在麦苗的基部越冬。在冬季小麦和春季小麦混合种植的地区,5 月上旬的冬麦上会有翅蚜向春麦迁飞。

2.1.3 发生规律

我国冬小麦种植区,蚜虫在秋苗和春季的小麦返青之后传播病毒;春小麦种植区,春季传播病毒。通常麦二叉蚜在病叶上吸食30 min 就能够获毒,在健康苗上吸食5~10 min 可以传播病毒。获病后3~8 d 是传毒效率最高的时期,约传播20 d 后逐渐减弱。研究显示,蚜虫数量和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和流行,而蚜虫数量受当地降水量和气温环境的影响。秋季小麦苗出土后,降水量增多,会减少有翅蚜的数量。秋季干旱、气温高且第二年春季干旱时,会增加发病概率。秋季多降水但第二年春季干旱时,病害较轻。当春季和秋季降水较多时,则病害更轻。温暖的早春季,气温回升速度较快,利于二叉蚜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了病毒传播概率。土壤肥沃的小麦田的发病概率明显低于土壤贫瘠的地区;冬灌的小麦地区发病率轻,晚播的小麦种植区发病率轻。

2.1.4 发病症状

小麦黄矮病是小麦病毒病中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叶片部位明显变黄,并逐渐向下扩散,患病植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苗期植株染病时,会使小麦苗矮化,导致小麦苗不能正常抽穗,或抽穗数量减少。此外,黄矮病和丛矮病均属于虫传播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且症状较为相似,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9—10 月和第二年的3—4 月,很容易混淆,要做好两种病害的识别工作。

2.2 小麦丛矮病

2.2.1 病原和特征

小麦丛矮病病毒质粒单个或多个分布在细胞质内。当该病毒在虫体传播媒介灰飞虱的唾液腺中时,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无外膜。当该病毒进入到植物体内时,会形成典型的杆状病毒外膜。潜育期因为温度的差异而不同,通常情况下为6~20 d。

2.2.2 侵染循环

小麦丛矮病的病毒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小麦和大麦是病毒主要的越冬寄主,病毒直接在若虫的体内越冬。研究表明,灰飞虱在吸食汁液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之后才传播病毒。1~2 龄的若虫易获毒,而成虫的传播能力强。同时,随着吸食时间的延长,获毒率和传毒率明显提升,获毒后会终身携带。

2.2.3 发生规律

我国冬小麦种植区,灰飞虱体内会携带大量病毒,大量迁飞到麦田,导致小麦田发病。一般带毒的若虫会在杂草或者缝隙中越冬,在第二年成为主要的感染源,直接为害麦苗。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转移,直接到水稻等禾本科的植物上越夏。研究显示,受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因素的影响,该病发生情况存在不同,夏秋多降水和冬暖春寒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病;选择套作麦田时,会增加灰飞虱的迁飞繁殖概率,并增加麦田的染病概率。

2.2.4 为害症状

染病初期,主要为害叶片部位,叶片会出现黑白相间条纹,之后演变为黄绿色条纹,分蘖数量明显增多,造成植株萎缩。冬小麦种植区,播种后20 d 会出现丛矮病病症。冬季染病时,植株越冬困难,甚至死亡。病情较轻时,返青后会增加分蘖的数量,同时植株生长会受影响,出现矮化和细弱,影响拔节和抽穗。

2.3 小麦萎缩病

我国小麦萎缩病害广泛分布,发病植株约占20%,发病植株减产50%~80%。调查发现,小麦拔节期受萎缩病毒感染时,会导致植株严重萎缩,轻者株高20 cm,重者株高仅为10 cm 左右,且不再生长。拔节期后,小麦分蘖会受影响,表现长短不一,根部出现很多分蘖,甚至拔节前死亡。病情较轻时,拔节受影响,患病植株不抽穗,或抽穗但籽粒不实。

2.3.1 病原和特征

小麦萎缩病病毒主要由条沙叶蝉传播,卵为浅黄色,若虫一共分为5 龄,1~5 龄的繁衍需要35 d 左右。多数情况下,产孵化期为10 d 左右。该类害虫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广泛,且寄主范围广。成虫和若虫主要为害农作物的茎和叶,导致幼苗变颜色,生长受到影响。该类害虫能够传播萎缩病毒和红矮病病毒,对小麦的为害比较大。

2.3.2 侵染循环

小麦萎缩病主要通过条沙叶蝉传播,条沙叶蝉的发生规律与寄主植物的分布范围和生物特征有关。夏秋季节,条沙叶蝉主要分散在农作物和杂草地上;秋末冬春季节,主要为害麦田,杂草丛生和麦田连片的地区是条沙叶蝉的主要生活场所。春小麦返青后,幼嫩的麦苗吸引带毒的条沙叶蝉,感染后出现明显症状。研究显示,越冬前就已经感染病毒的植株,春季发病后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当害虫的数量明显增加时,患病植株数量随之增加。秋季播种前,麦田禾草已经枯竭,该时期害虫会转移到其他场所。

2.4 小麦红矮病

2.4.1 病原和特征

小麦红矮病的病原为小麦红矮病毒,病毒粒体线状,主要出现在我国的西北小麦种植区,对小麦的为害比较大。

2.4.2 侵染循环

小麦红矮病病毒主要通过条沙叶蝉传播,一次性获毒,终身携带,但卵不能传播病毒。深秋、初冬季节,条沙叶蝉会以卵的形式在小麦或者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春天孵化后能再次获毒,开始传播。小麦收获后,害虫直接迁飞到玉米和高粱等其他的作物上继续传播病毒。

2.4.3 发生规律

小麦秋苗时期会出现小麦红矮病,与条沙叶蝉的虫口密度有直接关系,该时期虫口密度较大,发病较严重。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与当地气候条件和寄主抗病能力有着直接关系。条沙叶蝉喜欢干燥气候,在山地干旱的阳坡地区易繁殖,虫口密度大,发病较为严重。在冬季温暖和春季气温偏低的环境下易发生该病,应该选择抗病能力比较强的品种。小麦播种出苗早、封冻迟、解冻早时,虫口密度较大,发病较严重,在土壤贫瘠的地区会增加发病概率,而田间管理粗放也会加重病情的扩散和蔓延。

2.4.4 为害症状

麦苗发病后,症状主要集中在叶尖部和基部,病变部位会出现紫褐色的斑点或者条纹状的病斑。小麦返青拔节后,患病处逐渐变为深绿。第二年小麦返青拔节时期颜色深浅不均匀,叶尖部位逐渐退缩,叶片逐渐僵硬变成紫红色,表面较光滑,病株生长发育迟缓。患病严重的病株心叶卷曲,呈现黄白色针状,不能抽出,最后枯死。发病较轻的植株虽然能够拔节,但是叶鞘松弛,且上下叶鞘重叠,最后枯死;有些植株虽然能够抽穗,但是会影响结实率。

2.5 小麦蓝矮病

2.5.1 发生规律

小麦拔节期间,会出现小麦蓝矮病。该病受当地气候条件、品种和栽培因素的影响,也受条沙叶蝉影响,一般地方性的小麦品种都能染病,高秆品种的抗病能力高于矮秆品种。播种期偏早会增加虫口密度,导致病害加重。苗期干旱会增加条沙叶蝉数量,增加发病概率;水肥不足会增加发病的概率;小麦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导致抗病能力下降,会增加发病的概率。研究显示,小麦蓝矮病的发生与条沙叶蝉的数量有直接关系,如果虫口密度比较大,发病比较严重,在干旱的阳坡地区虫口密度比较大,会增加发病概率。

2.5.2 为害症状

我国冬小麦种植区,春季返青拔节期,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患病植株明显萎缩,基部的叶片增厚,叶片卷曲变黄,甚至枯死。

小麦成株之后,叶片会出现黄色、不规则的病斑,直接影响小麦的正常拔节和抽穗,即使能够抽穗,也会造成穗短小,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病情较严重时,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且根毛明显减少,患病后1 个月会枯死。

2.6 小麦土传花叶病

2.6.1 发生规律

调查研究显示,在15 ℃的环境下小麦很容易发生土传花叶病,如果温度和土壤湿度适宜,小麦在播种之后的4~10 d 可能感染发病,感染发病后1~20 d 达到高峰期,在小麦播种之后病毒会随着禾谷多黏菌的游动孢子直接感染小麦。该病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栽培管理、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会受到第二年返青时期气温的影响。如果春季的气温比较高,会增加发病的概率;如果长期阴雨和低温天气,会增加发病的概率。不同品种对该病的抗病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2.6.2 为害症状

小麦土传花叶病主要为害叶片部位,在冬季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在返青期会出现症状。叶片受害之后会出现斑纹,随着病情扩散,斑纹彼此联合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病斑,整个叶片呈现出花叶症状,患病植株松散、矮缩。因为该病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田间症状比较相似,要做好鉴别工作,避免混淆,提高防控能力。在小麦返青期,针对发病的地块,可以选择追施速效氮肥的方式来补救,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概率。

3 防治措施

3.1 物理防治

第一,做好深翻土壤。通常情况下,每间隔2~3 年深翻1 次,通过物理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灭杀土壤中的真菌和病毒孢子,可以减少发病的概率[5]。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中的带毒游动孢子随着水流传播,增加发病面积。因此,为了防治该病,降水后要及时排水。第二,适时晚播。调查分析可知,适当晚播能够缩短真菌的感染时间,有利于麦苗顺利越冬,保证春季返青。第三,做好除草工作。在秋播前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尤其是禾本科的杂草,可以采取人工除草或者化学除草的方式切断病毒根源。

3.2 农业防治

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小麦品种比较多,增加了病毒病的发生概率,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非常关键。为了增强小麦的抗性,需要加强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培育,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一些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被研发出来,在抵抗单一病毒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科研机构应加强对抗多种病毒病小麦品种的研发。第二,轮作换茬。连年种植单一品种会为病毒病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导致病害为害严重。因此,应坚持科学的轮作换茬制度、非寄主作物轮作,例如油菜和豌豆等作物轮作,可以减少发病概率。在冬季种植绿肥,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3.3 化学防治

第一,选择药剂拌种。化学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防治蚜虫。可以选择60%的甲拌磷乳油,控制好剂量,兑水之后搅拌种子;也可以选择0.3%的氧化乐果乳油,拌种后处理即可。第二,要做好苗期的喷药工作。在病虫高发的地区,要做好喷药工作,可选择40%的氧化乐果乳油1 500 倍液,或者施用50%的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能够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传毒的概率。第三,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发现病株之后要及时拔除,并且采取深埋或者焚烧处理。针对发病比较严重的田块,可以追施肥料补充营养,如尿素、菌克毒克等,兑水之后均匀喷雾,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促进植株生根、长叶,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患病概率,减少小麦植株的死亡。

猜你喜欢

抗病概率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娄文油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