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流千里 百转千回
——说《促织》的叙事策略:延宕与突转

2023-01-11

中学语文 2022年19期
关键词:林斯基小虫苏霍姆

熊 荣

鲁迅曾评价蒲松龄的叙事特点:“描写委曲,叙次井然。”“委曲”主要指情节起伏转折,“井然”主要指情节合乎逻辑。其代表作《促织》(2019 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者充分运用了延宕与突转两种叙事策略,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延宕与突转的恰当运用是戏剧和小说等叙事类文本获得成功的有效叙事策略。

所谓延宕,简单讲就是延缓、拖延、推迟。为充分铺展情节、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容纳更丰富的内容、制造更加尖锐的矛盾、表现更深广的主题、创造丰厚的意蕴、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等等,作者在叙事时会采取延缓故事情节的推进速度,推迟人物命运的最终结局和故事结果到来的方式。它是作者尽可能地却又是恰当地在情节上故意拖延,或者在合适的阶段缓慢推进甚至形成阻滞的叙事策略。

形成延宕的技巧有多种,如铺垫、抑扬、突转、悬念、衬托等,这些都可形成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其中,铺垫不等于延宕,铺垫的主要功能是蓄势、衬托或为后面情节的出现提供一种可能性。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安排到草料场的一系列情节,是为他知晓并杀死陆谦等三人的情节形成铺垫,提供依据,虽然也使情节形成延宕,但其主要功能在于前面这些情节是必须的,这种延宕是故事情节发展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而林冲从李小二之口得知陆谦要来谋害他,他在街上转了几圈,没有找到仇敌而懈怠,这个情节也是一种延宕,它形成了一个悬念,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可见,延宕的基本功能是在让情节充分伸展。如果不采取这种策略,情节的推进就会太迅速,太顺利,结局过早出现,故事情节就缺乏应有的可读性而变得索然寡味,更不谈要包容丰富深刻的内容。

突转,也称逆转、陡转、突变等。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观点,突转是指行动按照意外发生而彼此间又有因果关系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是“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通俗点讲,它是指在叙事过程中,原本是顺着故事之前的逻辑正常向前铺展推进,把读者的注意力、情感和愿望逐步吸引到这个方向上去,但到某个阶段,情节陡然变化,或中断停滞,或急速推进,激化矛盾冲突,或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使情节出现逆转,这个转变或向顺境,或向逆境。突转可能是偶然的,也可能是必然的。突转有时在故事中,有时在故事的结尾前,其基本功能在通过情节转向,或向深层掘进,或拓展故事内涵,或制造波澜与悬念,或激化矛盾冲突,进而产生出人意料、出奇制胜的戏剧性效果,以便完满地达成创作意图。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开门出其不意杀死陆虞候三人,《装在套子里的人》里,科瓦连科把别里科夫推下楼去,都让矛盾迅速激化,这是突转的一种方式。

下面说说《促织》是如何成功运用这两种叙事方式的。

小说围绕着寻找促织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以成名一家的贫穷开始,以“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大团圆作结,主人公的命运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经历了生与死的折磨、绝望与希望的煎熬,在悲喜交加、张弛骤变的心绪变化里,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底层百姓尤其是弱者的辛酸悲苦。

首先,人物的选择是情节延宕的前提条件。找到满意的促织,对那些嬉皮顽劣的“游侠儿”来讲,并不是难事。但被摊派到这个差事的,却是一个叫成名的“童生”。为什么会是他?原因有三:一是好的促织已难得,“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要么不敢摊派给他们,要么与之勾结;二是他是个迂腐木讷、善良老实的读书人,没有背景,没有广阔的人际关系;三是他还是个童生,很久都没考上秀才。明清时,秀才的社会地位较平民为高,受人尊重,享受一些特殊待遇,如不能被随便刑罚,有专门的服饰,见县官可不下跪,可免除徭役和赋税,等等。其“久不售”,导致他长期以读书为业,只能以家财充抵促织上交任务,不到一年,“薄产累尽”。

通常,担任里正的人要“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但是成名“不敢敛户口”,更不敢去向市中的游侠儿索要,妻子叫他“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这就决定了成名寻找“中于款”的促织的困难。结果遭受残酷的惩罚,“惟思自尽”。这样的结果是合情合理的。

从常态的同情心理来讲,我们希望成名能尽快找到促织,可是情节并没按照我们的同情心发展。情节在此阻滞,而形成延宕,这引起了我们对于人物命运的担忧。可这个差事必须得完成,故而情节必须向前,那么后面的情节该如何推进,则让人期待。

人在走投无路中,要么把希望寄托于上天或神灵,要么臣服于命运。占卜是盛行于民间的传统习俗,一筹莫展的成名,借助于此就很自然。恰好一驼背巫到来,让成名的命运发生了转机,自然成了成名一家的希望。这个巫师“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名将信将疑地按照图画所示去寻找,果然在村东的大佛阁附近找到了一只“状极俊健”“巨身修伟,青项金翅”的促织——青麻头,成名“大喜”,“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用“蟹白栗黃”加以喂养,准备“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这样的结果无疑来得不容易,但也来得太快,太突然。

此时,我们认为成名应当能轻松交差了。但是,就小说而言,这个过程是称不上情节的,最多是个生活闲话,还不具备一篇小说的基本规模。虽然在第2段,成名完不成差事而被打得脓血淋漓,形成了一个悬念,但是如果在第4 段成名找到青麻头后就结束,那这个悬念最多算是一篇普通叙事文当中的小小波折,而且小说奇异的浪漫色彩也难得到体现,还容易让人感觉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易被误读为本文是在宣扬迷信的神奇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小说的创作意图。

亚里斯多德在谈到情节在什么情况下才算合适时,说:“情节只要有条不紊,则越长越美;一般地说,长度的限制只要能容许事件相继出现,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就算适当了。”即是说,情节应有突转之类的转变,才会体现出应有的美学效果。成名的儿子不小心弄死了这只促织,这是一次突转,人物的命运由此陡转直下。儿子的跳井自杀,让成名一家雪上加霜,成名的悲苦命运逐渐发展为悲剧,这又是一次突转。第一次突转太过剧烈,感觉故事情节在此截然断开,前后情节似乎没有因果联系,情节被大大延宕。

亚里斯多德论及情节的完整性时,认为:故事的头应能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而尾,是必然地由前而来,但没必要有其它事继续,而自然结尾。意思是说,无论是延宕还是突转,情节都应具有因果联系。这是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的需要,也是天然产生阅读吸引力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思考,之前情节的价值在哪里呢?

我们说,成名的性格、身份,决定了他没有被逼得改变自己,或者去乞求他人,或者去“科敛户口”,或者反抗,或者马上走上绝路,所以他只有一筹莫展,僵卧长愁。这符合成名怯惧懦弱、善良本分的特征。

接下来的这段,详细地描写了成名夫妻俩在面对这突然的变故后的悲伤、愁苦与绝望:

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这一段文字,把夫妻俩的矛盾心情与悲喜愁绝的变化写得委婉曲致,细腻真切,令人唏嘘不已。

至此,我们除了为成名一家的悲剧性命运长久叹息和深深的同情以外,还感受到:人的生命竟然不及一只促织。小说开始写道: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最后又评道:

“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成名一家的命运就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本质上草菅人命的暴虐,从而把主题逐渐向深里拓展。

我们不能生硬地理解任何情节的发生一定是前置情节的必然结果,因为偶然性事件在生活里比比皆是,这是生活的真实,而文学作品更要有艺术的真实,即要通过合情合理的方式达到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青麻头之死,然后成名子自杀,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

这种因果逻辑联系的连贯还可以这么来理解:不仅成名这个人,还在于正因为这只促织“连城拱璧”都不能比,正因为父母对之“备极爱护”,才会有儿子因为好奇而“窃发盆”的举动,才会在把它弄死后感到极度害怕,只好以出走或死亡之类的极端方式逃避责罚,这也符合儿童的特征;正因为这只促织的俊健,所以逃跑时就“迅不可捉”,这就让小孩子心里着慌,手忙脚乱,紧张异常,在捕捉时自然会不小心把它弄死。

造化弄人,乐极而生悲。原来前面叙述成名寻促织不得、以占卜而得到一只满意的促织,不是要让他完成差事,而是要让他更加难以完成任务,让他由幸福的顶点瞬间跌落在人生的深渊,让主人公变得倍极悲惨,那么成名后来的发达就显得具有某种荒诞意味,主题的深刻性才会体现出来。这是艺术真实的需要。

否则,故事情节就可以从第4 段直接跳到第7 段。删掉成名子说自己幻化为促织的情节,则故事仍是完整的,虽然成名是否能以这只促织交差,还打上问号,但给本小说注入灵魂的精华部分就没有了,小说就缺乏应有的波澜与文体的基本规模,它就不再是一篇具有很高美学意义的小说。

这样,前面的情节就为故事情节的突转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恰恰是进一步展开和推进情节、表现主题的需要。突转,只有让小说的艺术境界得到质的提升,才是成功的。故事情节因为这个突转而被进一步延宕,它打开了新的局面:突破了惯常的阅读期待,超越了普通的心理视野,达到陌生化效果,使故事变得新鲜、奇异,为小说开拓新的境界提供了可能,为成名的儿子幻化为促织这一神幻情节提供了机会。

后续情节将如何发展,就非常值得期待;成名将如何面对此境,一家子的命运到底会走向何方,就更让人担忧。这就再次产生了悬念,作者必须要回应这种追索,这使情节的推进就有了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情节在表面上看起来因偶然性事件似乎突然中断,与接下来的情节似乎也没有因果联系,那么后续情节的接续就要显得恰当而自然,这就很考验作者的艺术功力。

当成名突然听到促织的叫声,捉到一只“意似良”的虫子,故事情节就开始接续之前的情节,向顺境转变。这只虫子形态短小,颜色黑赤,完全不及青麻头。成名本不想理它,可这小虫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灵气:竟主动跃落在成名襟袖间。成名虽“喜而收之”,但在对待它完全不及对待青麻头那么殷勤。对青麻头,成名是“大喜”,“举家庆贺,虽连城拱壁不啻也”,还用蟹肉栗粉喂它,“备极护爱”。成名对这只小虫看来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只是实属无奈,才姑且准备拿它去敷衍。

而成名捉到那只青麻头后,没有任何让它“斗以觇之”的想法,就准备直接拿去交差,因为它无论是形体还是肤色,都让人非常满意。相形之下,这只小虫正是显得太过拙劣,成名才会“惴惴恐不当意”,才有想让它先斗斗来观察的想法。青麻头出现的意义还在于:这小虫的形体与它构成反差,却不仅要能打败同类,还要能够打败形体极大的天敌——鸡,这就给这只小虫提出了难题,可是它却完成了这种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能随乐起舞,这些异乎寻常的表现让人惊异不已,这就形成了伏笔。它正是作者的独特匠心:形体与能力的反差形成了矛盾,才能显示小虫的特异之处。

可见,获得青麻头的过程和青麻头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

小虫与蟹壳青和鸡的角斗,是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其中,作者就运用了延宕和突转手法,制造波澜,让一场小生物间的对抗过程亦如整个故事情节一样,起伏跌宕,一波三折,悬念迭出,生动异常,写出了如人与人之间角斗的精彩。

为了突出小虫因为人之幻化所体现出的超凡之处——敏捷、智慧、灵性,整段在构思上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形成延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直接让两虫对抗,而是先写“蟹壳青”在当地是最厉害的——“无不胜”;然后,把小虫与蟹壳青在外形上进行对比——一短小,一“庞然修伟”,进一步的,在动作上进行对比——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即使少年“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这让人感觉这虫子似乎真是怯惧呆笨,并以少年的多次嘲笑来衬托小虫似乎确是拙劣不堪,以至于成名都“惭怍”,不敢与之较量,还是在少年的坚持下,成名在“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的念头下,才勉强同意。通过层层铺垫,反复对比,从不同角度不断贬抑小虫,恰当地推迟后面情节的到来,为后面的角斗场面蓄足了势,以至于角斗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屡撩之,虫暴怒”(第一次突转),原来小虫是在蓄势,等待时机,发动突然进攻,“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小虫不动则已,一动就直取要害,一招制敌,这完全是压倒性的优势。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这样的表现与之前完全相反。这小虫的聪明特殊之处就显露出来了。为了进一步显示小虫的不同凡响,还加了一个与鸡斗的情节。鸡突然偷袭(第二次突转),动作迅速:“径进以啄”,然而小虫仅跳“尺有咫”就躲开了,鸡的速度似乎更快,又一个健步,就把虫子盖在爪下(第三次突转)。可是马上就见到“鸡伸颈摆扑”,原来小虫落在鸡冠上,“力叮不止”(第四次突转)。整个搏斗过程,发生多次突转,悬念迭出,起伏跌宕,险象环生,可谓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致成名的神态、动作随之急剧变化——“大喜”“骇立愕呼”“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这种情绪变化,渲染了紧张气氛,也令读者的心情跟着起伏变化,紧张异常。至于描写的细腻,动词的准确,细节的传神,语言的精炼,都与角斗的迅捷惊险相契合,把小生物间的角斗场面和小虫的特异超凡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至小虫与鸡的角斗而达到高潮,从而得到充分伸展,这是本文极为精彩的部分,成为小说的神妙之笔。小虫的超凡在此已淋漓尽致地得到表现,后来,小虫一路过关斩将,至抚军、县令得到赏赐,成名一家暴富,才让这个比实际时间(故事时间)要长得多的过程迅速推进。这就在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之间,形成强烈反差,使人物命运的变化富于戏剧性。

把一个小小的过程就写得这样曲折多变,细腻生动,在本文有多处,也是通过延宕与突转完成的,例如成名寻找青麻头的过程、得到小虫的过程,其实也突出强调了得到促织的不容易。

作者设置成名子弄死虫子的突转情节,是小说情节的关键之点。没有这一情节,就没有成名子之死,也就没有他幻化为小虫的机会,就没有小虫与“蟹壳青”与鸡斗的精彩场面,更没有它一路过关斩将的超凡能力和随节起舞的灵气,当然,可能就没有成名一家“裘马过世家”的豪富,自然,我们就难以体会到皇帝老儿的一言一动,会给普通老百姓造成如此大的灾难,其悲剧性表现得就没有这样深刻。

成名子魂魄归来,醒来后说自己身化为促织,轻捷善斗,揭开了谜底,之前“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等奇特之处,有了这个非理性却合乎人性的解释而得到呼应。

能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找到满意的促织呢?当然能够。但是,这不符合本文的创作目的,也不符合《聊斋志异》的整体叙事风格和艺术特色。正是通过延宕和突转这两种叙事策略,作者尽情施展其精湛的叙事本领,在情节的充分伸展中,叙事从容不迫,出神入化,充分运用铺垫、对比、悬念、抑扬、伏笔、呼应等手法,使情节推进缓急有致,变化多姿,却又引人入胜,浑然一体,也才能成功地把占卜和幻化两处非理性的魔幻因素融入其中,成名前前后后的悲与喜、穷与富的命运,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变化迅速,如在梦中,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魔幻笔法的运用,正说明:成名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差事,要么被逼上绝路,要么“贴妇卖儿”。神异力量的帮助,反证了底层百姓现实处境的悲惨和绝望。它只不过是人在走投无路的绝境里的美好愿望。不言而喻,非理性因素的运用,恰恰包含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与正常的心理逻辑,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就更深刻、更有力。

由此看来,“青麻头”的死是必须的,成名子的自杀就成了必然:非死不足以抵偿青麻头,非死不足以改变家庭的命运(但在现实生活中,死就能够改变命运吗),但他又不能完全死,他必须幻化为促织以赎罪。相关人等的飞黄腾达竟然系于一小虫,这就颇具荒诞意味和极强的讽刺力量。所以后面一系列情节的发展,尤其是小虫与“蟹壳青”与鸡的角斗,可以说是那只巨身修伟的青麻头的推动,成名子弄死虫子这一情节的突转看似偶然,其实是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变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成名子死以幻化为促织,对他来讲,就是一种心理期待,是一场超现实的梦游,这是非理性的、带有神秘意味的魔幻笔法,它借助了人对不可见的超现实力量的渴望心理,这是一种不可见的变形;而《变形记》里格里高尔则直接呈现为甲壳虫形象,这是一种可见的变形,是典型的陌生化手法。成名子假死一年多,格里高尔无法移动的甲壳虫形象,都是一种植物人状态,这都是因为外在的压力而产生了变异:一个生存得不如一只促织却必须变为一只促织,一个生存得如一只甲壳虫而变成了甲壳虫。它们都以变形的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的异化:被奴役、被控制与被玩弄,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天性而成为了物。可见,人的异化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存在的,它是人类社会未能充分发展下,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在这个意义上,成名命运的圆满结局是理想化的,它不是喜剧,而是悲剧,不是现实,而是神话,是人绝望于现实后的最后抗争与无奈诉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大量运用想象、夸张与虚构,通过幻化的变形方式、魔幻笔法,借助于超验的神秘力量,寄托其理想,表明他对现实的厌恶甚至绝望。王士禛就非常理解他:“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他在《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中也回应道:“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梦,冷雨寒灯夜话时。”他理解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为什么喜欢听鬼故事了。

可以说,正是因为作者成功地采用了延宕与突转这两种叙事策略,才使这篇小说产生了伏流千里、百转千回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创新实践历程

改革开放的40 余年以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历程基本上每个十年都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亦与其教育著作的翻译与推介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阶段是20 世纪80 年代前期的原著翻译和中后期的大量出版阶段。这期间,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安徽等省市的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了30 多种苏氏著作,而且有的原著被不同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出版了不同译本。广大中国教师正是通过这些译著初步认识苏霍姆林斯基、了解其教育理念和实践的。

第二阶段是整个90 年代的译介与研究并进阶段。前半期主要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完成一系列著作翻译的同时对其思想体系进行的梳理与评介,后半期陆续增加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声音,并参与到最初的国际国内专题交流。首批研究性著作以系统介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为主,作者主要是高等学校中研究比较教育学和外国教育史的学者,如北京师范大学王天一教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顾明远教授的《战后苏联教育研究》等。

21 世纪头十余年可以视为第三阶段,是对苏氏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进入多样化开花结果的丰富时期。一方面涵盖苏霍姆林斯基系列著作的五卷本大型文集翻译出版,另一方面专题研究开始细化,如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论教学、论班主任工作、论学校管理等,亦不乏将苏霍姆林斯基与世界各国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杜威、陶行知等)进行比较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此间我国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小学校长等陆续走出国门,到访乌克兰实地,参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交流研讨活动。

第四阶段是最近的十余年,明显特征是围绕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百年(2018 年)前后期的系列活动,将苏氏教育思想的教科研与教育交流推向空前繁盛,研究成果和实践形式的深刻性与影响力更提高了一个层次。在学术与出版方面,孙孔懿教授磨剑十年的力作《苏霍姆林斯基评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等专著问世;教育科学出版社为《20 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增加了《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论困难儿童教育》等多本新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育人三部曲》《做人的故事》补充进《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在教育实践层面,教育科学出版社举办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大型公益读书活动;《中国教师》杂志举办了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征文比赛;以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基层学校为单位举办不同规模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讨会与现场会。在国际交流方面,中乌两国基础教育交流也更为普遍,校际间实践者联盟的数量与种类不断扩大。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具有无穷价值的教育思想宝库。他以自己50 余部专著、600 多篇论文和1500 多篇教育寓言的著作等身,建构了一个以人道主义教育观为鲜明特色的思想体系;他用丰富的理性思考,阐明该体系的精髓与核心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更用毕生的教育实践,证明了和谐发展的教育必须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相互渗透的立体系统,是德为先、人为本、充满爱的教与学的过程。

——肖甦,《中国教育报》2022 年06 月08 日09 版

猜你喜欢

林斯基小虫苏霍姆
小虫找出口
侏罗纪的“王中王”或许是这些小虫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10封被尘封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
——译著背后的故事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小虫飞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