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路径
2023-01-11刘昊北京城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41
文/刘昊 北京城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41
引言:
工程造价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建设,预期或实际所需的全部费用总和。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主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从施工准备决策到最终的竣工验收阶段,都必须对其工程成本支出加以严控,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材料浪费等现象,有效降低总成本投入,这样才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建筑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现状并不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若是未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改进工程造价管理,必然会削弱其积极作用与价值。本文将在阐述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基础之上,分析其现状与问题,吸收过往经验,积极探索可行的改进路径,希望可以为建筑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1、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1.1 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材料准备、施工现场等进行管理。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岗位对任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工程识图能力,而且能编制施工计划、熟悉各种工程测量工具的使用,还要具有计算机应用、施工预算编制、合同拟定管理等能力。
1.2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强化成本控制效果。在施工前制定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合理规划资金的分配与使用,尽可能避免出现资金闲置、资金浪费的情况,严控成本支出,减少损失,强化成本控制的效果。第二,有利于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以良好的工程造价,作为施工设计的参考依据之一,有效完善建筑工程设计工作,采取合理的管控方法,并且加大审核力度,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1]。
2、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现状与问题
2.1 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
分析目前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思想认知可知,部分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对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视与应用不足,造价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较大的缺陷。还有些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的关注度不太高,甚至盲目地以国外理念为主,或者盲目地参考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导致工程造价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最终导致其管理目标难以实现。
2.2 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待提升
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并未获得资格证书,且部分建筑企业资质审核不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团队整体素养亟待提升。目前,企业内部可以进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的少之完少,高级管理人员更是缺乏。另外,建筑企业在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不足,一般只进行简单的理论讲授,无法真正地丰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经验。
2.3 工程招标阶段报价不合理
在工程招标阶段,为了得到施工项目,建筑企业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适当地压缩报价,体现出自身优势,以获得施工的机会。然而实际上,有的企业一味地争取施工机会,而在招标过程中恶意地压低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获得了施工资质,但也将因未能考虑实际情况与市场行情,导致工程项目报价不合理,开发成本与施工建设需求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进而很有可能使工程项目难以顺利推进,项目质量无法保障。
2.4 施工阶段存在工期延误
在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为了压缩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而偷工减料,采购不合规的原材料或者施工设备等情况,这必然会对工程项目带来安全威胁,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延误工期[2]。验收时,一旦发现工程项目质量未达标,就需要返工返修,此时既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按照要求整改,还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声誉,导致总体工程造价成本不降反增。此外,可能出现部分建筑企业抬高预定价格标准、谎报施工开支的情况,这对施工项目同样会带来不利影响。
2.5 工程监理工作开展不到位
部分建筑企业竣工验收环节的工程监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质量隐患问题并未及时上报,导致长时间堆积,验收结算时争议性更加明显,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前期造价控制缺乏统筹性,工程监理与审计工作沟通协调不足,审查工作落实情况不佳;第二,造价成本控制的决定权集中在项目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不足,审计监督职能无法在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中充分体现出来,且各阶段造价控制相互独立,根本不能实现有效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2.6 全过程控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现阶段,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例如,有的企业只是在前期对造价进行大致估算,并未将全过程控制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管理系统存在弊端。由于缺少规范且严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在项目建设各阶段难免会出现报价不合理、造价失控、预算超支、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导致建筑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3、新时期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的改进路径
3.1 强化思想认知,更新工程造价管理观念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建筑企业扩大工程项目利润空间,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3]。思想决定行动,新时期建筑企业必须从思想层面真正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与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造价管理工作。第一,改变传统的观念,更新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确保新理念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在具体工作中既要降低成本支出,也有效确保工程效率与质量,以此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第二,确立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意识,总结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控制重点根据项目的特性适当前移,重视决策、设计阶段,并根据建设程序确定不同环节的造价精度,使得工程造价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3.2 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对技术、质量、功能等有着更高的需求。与之相应的是,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较强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贯彻落实,才能挖掘工程造价过程中潜藏的一系列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决。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出发,应当重视引进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并加大培训力度,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完对原材料、施工图纸等有充分的认知与了解,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工程计量、造价控制中,大大降低工作失误。从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应当根据工作的硬性要求,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丰富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快速适应新时期的高标准、严要求。除此以外,国家对工程造价领域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也有严格要求,如必须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不得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从而全面提升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质量及效率。
3.3 加强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实行规范化管理
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市场环境考察、现场施工条件分析、项目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分析以及编制投资估算的工作,实现造价管理强化,确保工程项目与市场环境相匹配,进行工程整体规划,为后续造价控制提供依据。招标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之一,要想全面提升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效果,则必须加强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实现规范化管理[4]。
以L建筑企业为例,该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造价控制:第一,展开统筹管理,正确把握投资决策方向。第二,组建专业的招标团队。招标团队主要由工程造价师、招标师等组成,严格掌控并审核招标过程的整体质量,从专业角度出发,判断报价与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第三,有效管理招标文件,确保招标文件的规范程度。制作招标文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符合合同法,并接受内外监督,以防出现恶意竞标的情况。第四,确保招标阶段的控制价与市场情况相符。建设单位需要结合材料市场、人工成本等仔细审核控制价格的形成,避免出现漏算、少算等问题。第五,以便捷、合规为准,有序展开开标工作,加大对整个过程的监督,考虑价格、资质、工程建设经验等,选择合适的建设单位,防止后续出现更多的推诿扯皮现象。第六,注重合同编制。由承包方完成工程量计量工作,多方参与完成专业施工图纸工程量计量工作,并由承包方策划相应的商务活动,再依据双方谈定的施工图预算编制原则,组织工程造价的计价工作。经过认真分析对比,制定执行可行的报价策略,并编制合同具体内容,包含各项条例、违约处理方法等,就合同中存在争议的部分展开谈判,解决问题,从而达成共识,在正确且深刻认识合同内容的基础上,正式签订。
3.4 细化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组织,避免延误工期
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还应当重点细化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组织,做好造价控制工作,避免出现极大的浪费,导致工期延误。具体做法如下:一要优化施工方案。分析判断施工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进程中对现场指导性的方案加以完善,标记重点内容,确保施工进度的有序且稳定。二要加强对施工变更的管理。在面对环境因素、自身方案因素等导致的施工变更问题时,必须认真对待、严格考察,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一方面可强化业务与施工方之间的沟通联系,防止出现随意更改施工方案的情况,在合同条款之中需要明确不同因素引起的变更,以及双方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另一方面,由专业技术团队对施工变更是否必要进行分析与判断,造价控制人员还应及时开展核算工作,多维度评估变更方案,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减少变更对建筑企业以及工程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三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做好现场签证审查工作,如审查签证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数量是否正确,涉及的价格调整是否符合规定等。为规范签证管理工作,可制定《工程签证管理制度》,其中应包含签证工作内容、职责、工作程序、签证单填写要求等,预防各种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问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奠定基础[5]。
3.5 开展工程监理工作,顺利完成工程竣工验收
为了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在此环节应当做好工程监理工作,并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使得整体投资有所降低,扩大建筑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与社会利益。M建筑施工企业在竣工结算环节的造价控制工作具体如下:第一,审查施工上报的结算资料,对其完整性、真实性进行仔细检查,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确保两者一致,而且要重点审查是否有重复或者遗漏的资料,严格约束资料的时效性,避免出现资料内容过于滞后的情况,及时将其中不合理、不合规的资料直接退回,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第二,组建专业的造价审计队伍,夯实造价审计工作的基础保证,确保审计任务的有序完成,并严格根据合同条款,进行竣工结算审计。由于M企业内部审计力量较为薄弱,故在竣工结算环节为防止出现审计不到位的问题,及时聘请外部专业审计机构,直接参与到竣工结算中,指导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合理规避各类问题,增强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与客观性,防止出现造价成本增加的情况。此外,注意招投标阶段单价的固定性以及套用定额的适用性,需要由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与审计人员,在严格遵守建筑行业各类行业规范与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合同条款完成工程结算审计工作。第三,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变动密切关联,若施工过程中出现原材料、设备等价格波动的情况,可能导致投入成本与预期估算出现明显出入。对此,企业应当在竣工验收环节,基于价格调整视角,进行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整理、分析并利用各类资料,做好审计补充,对调价申请的合理性、可行性等做出评判,将调价审计中的各项问题上报至上级部门,维护双方在竣工环节的利益[6]。
3.6 完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体制,促进管理有效化
建筑工程项目从决策、招投标到最终的竣工验收、正式运营的整个过程,都将涉及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建设过程中,更是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对工程项目展开投资综合预算时,工程造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当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体制,以促进管理有效化。一方面,企业应设立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加大监管力度,由更加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完成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覆盖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必要时企业还应赋予该机构一定的行政管理权,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做到“有管理,有落实”,使造价全过程更加科学化。另一方面,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管理,前期基于市场调研与建筑工程建设需求,科学制定设计决策,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事中处理好工程进度、质量以及造价之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益,完成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并可适当利用科学技术以有效减少成本支出;竣工验收阶段,仔细按照图纸核算各项数据,严格按照实际工程量,合理进行工程造价,最终有序展开决算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如何贯彻落实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是我国建筑企业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对建筑企业而言,必须正确认知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其实施现状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探寻可行的改进方案。通过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渐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展开全方位、多元化的造价管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严控各阶段的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