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1-11火厚红山东省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东营257091
文/火厚红 山东省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东营 257091
引言:
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备受瞩目,需要高度重视一些细节问题,通过科学的手段规范自然资源开发的细节,保证利用成效更为明显。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自然资源的基本利用率受到关注,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需要积极的重视生态平衡的维护,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家已经逐步关注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细节,但是反映出的问题仍然棘手,应该通过适宜的方式规范生态环境管理过程,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基本质量。总之,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需要通过适宜对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性,同时稳步提升基本工作实效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1】。
1、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近年来,国家经济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自然生态意识相对缺乏,林业、矿业以及土地等资源的利用不到位,对于国家可持续稳定前进十分不利。当前,国家的多数林业基地呈现出采育失调的问题,森林资源受到的破坏较为明显,土地沙化、碱化、退化的问题备受瞩目,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科学运用。另外,水域污染严重,很多的江河及湖泊渔业产量不达标,相较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差距较大。很多国家的重点保护物种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备受影响,所遭受的破坏难以控制和估量,这对于环境构成的威胁较大。结合相关的调查研究分析,国家的“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并未完全实现,二氧化碳的基本排放量有所增加,尤其是“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始终艰巨。许许多多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能达标,还有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增加,酸雨的基本污染程度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某些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2】。综上所述,需要国家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现已成为积极应对气候变暖的首要任务。必须要在新的时期做出相应转变,正视当前正在踏进的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对环境的进一步治理刻不容缓。
2、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备受瞩目,需要通过科学化的方式规范实际行动,保证以最佳的手段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效益。但是结合当前情况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反映出的问题较多,主张通过详细深度的剖析,了解现存不足之处,旨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理想条件。
2.1 自然资源利用现状
2.1.1 过度掠夺及开发
在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商品价值通常是受到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以决定,若是不具备交易性质的事物或者是未能投入劳动的事物本身不存在着明显价值。正是此类思想和观念的存在,在长期的影响下使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出现了明显问题,人们已经在相应的活动中对资源过度掠夺和开发,甚至通过无节制的行为破坏着有限的生态空间,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巨大。
2.1.2 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科学且正确的认识处于缺位状态,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造成明显阻碍。当前,国家运用到的衡量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重点涉及到工农业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价值,虽然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但是却直接影响到自然资源的使用,还会引发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失。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国家经济指标的设定情况,关注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注重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趋势,制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维护人类生存空间和经济发展【3】。
2.2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2.2.1 体系覆盖不全面
国家自八十年代就结合自然资源的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出对应的法律政策,主张通过适当的方式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保障生态平衡,确保当前的生存空间得到有效管理。尽管如此,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法律法规尚存空白和重叠的地方,甚至还有些矛盾及冲突观点。比如国家现阶段实施的《森林法》中,重点规定了森林采伐量和相关举措,但是并未详细拟定相关防治和评价措施。再如渔业主管部门一般肩负着水产资源的保护以及渔业生产管理工作,这就使得相关职权重叠的问题格外明显,以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配置备受阻碍,呈现出不合理之处。
2.2.2 生态环境维护不利
国家的自然资源开发及利用中,通常会结合区域情况和生态环境等进行详细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程度,生态环境也易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备受阻碍,甚至违背了国民经济发展初衷。此外,结合当前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分析,反映出普遍较低的问题,尤其是自然资源利用不科学的问题格外明显,使得人口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较为不利,难以运用科学的手段规范实际行动。相关问题的存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需要通过适宜的方式提高实际工作的成效,以此保证国家后续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4】。
3、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应该运用适宜的方式,必须要结合上述提及到的相关问题着重分析,需要通过意识层面、制度层面等采取行动,确保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也让当前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空间得到科学化管理。
3.1 明确群众定位及价值
我国有着十四亿人口,若是国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开展,还会加剧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及发展。公民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主动投入到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中,保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国家应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于公民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低的问题,加大宣传的效力,通过多元化手段规范实际的行动,保证更好的开展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2 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
各个媒体应该承担起基本的职责,主动强化自身环保意识,通过将实际的行动和先进理念结合起来,保证带动全民参与,使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最大化。企业也应该以身作则,主动的建立起企业文化,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参与到公益活动中,通过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使得各个领域的效力充分显现,为国家生态事业的发展和大自然保护工作的落实创造理想条件。在相应的氛围下,公民可以主动履行自身义务,积极的承担起相应责任,为强化自然资源利用率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奠定坚实基础【5】。
3.3 从教育层面落实行动
国家还应该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中正确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相关知识,从学生时期普及相关的内容,确保公民环保意识有效提高,自觉加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3.4 根据未来规划确定方案
目前,国家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使得实际的原因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应该在根本上分析出现相关问题的根源,制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积极实践。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鼓励国家各级领导人和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强化自然资源利用效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效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安全。
3.5 从国策层面保障生产资料
还需进一步认识当前自然资源对国家生产资料完整性的影响,明确其属于生产资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随意践踏生态环境,以免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否则将会破坏基本的生产力,还能干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由此可知,国家应该结合政治因素以及经济条件等详细分析,根据当前各个领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的维护情况等详细判断,采取掷地有声的举措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将相关任务纳入至重点工作规划中,使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能获取保障。
3.6 根据立法及执法层面分析
3.6.1 立法层面
国家根据当前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应该进一步分析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程度,需要通过适宜的方式提高政策制度的效力,保证让具体工作的开展效果更尽人意。当前的部分法律法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有所转化,内容上与未来发展格局和整体规划部署并不适应。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基本需要,通过适宜的路径和手段规范政策体系,以最为适宜的模式保障相关政策法规的执行效力。国家应该强化立法以及执法力度,基本的法律内容必须要完善且系统,避免出现重叠、堆砌以及矛盾等问题,确保其在运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基本效力。各级部门还应该了解权责划分标准,积极的落实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具体行动,以免在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责任【6】。
3.6.2 执法层面
结合现阶段执法不严的问题详细分析,落实好必要的纠察行动,大力选拔专业能力较强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使其组建起专业执法队伍,鼓励他们参与到相应的实践行动中,通过具体的方式完成对相关工作的监管,提升监督执行作用成效。以科学的方式将法律法规的成效显现出来,进而提高自然资源实际利用率,还可让生态环境得以保障。在实践中,通过相应的举措规范实际行动,保证各个主体主动认清自身的行为规范和基本标准,将实际行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密切联系。
3.7 结合需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3.7.1 明确严峻形势
新的时期,应该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需关注部分阻碍性因素的存在。国家的大量植被和水资源被严重污染,以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备受考验,想要让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得以保护,还需经过漫长的过程。正是因为人们无节制的掠夺自然资源,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得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以及动植物灭绝等现象时常出现,这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稳步发展非常不利,还会埋下众多隐患,酿成的损失无法预估。由上述可知,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势在必行,需要通过适宜的方式将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加以复原,运用科学化方式控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稳步提升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3.7.2 增加资金及人力投入
国家应该加大资金以及人力的实际投入力度,结合相关的需要建立起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采取适宜的方式推进工程建设,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结合具体的需要搭建起多样化生态廊道,规划出生态保护红线,根据城镇开发的需求和必要的条件,完成对脆弱区域生态屏障的合理优化。根据相关的硬性规定,应该让生态修复工程效率和质量得以保障,考虑到国家的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也存有显著差别,所以需要坚持着因地制宜的理念,使得工程建设更具针对性和区域性。例如:从北方地区的角度出发,应该明确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可以在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程中积极的融入节能减排战略,将其当作最为重要的任务,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导群众们科学使用资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3.7.3 落实城市绿化任务
应该将城市绿化工作进一步推进,通过适宜的手段改善城市空气环境,避免产生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空间的稳定度。因此,生态环境修复以及保护工作的开展应通过自然手段展开,如适当的增加植被栽植量,强化土壤稳固性,改善土地沙漠化以及石漠化等多种多样的情况。
3.8 采取适宜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3.8.1 处理经济及生态矛盾
需要结合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的状态,让循环经济模式对构建,充分体现出循环经济的作用优势。自然资源若是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将会使得生态环境备受影响,最终制约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进而阻碍整体发展效果。因此,国家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详细分析,运用适宜的方式让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利用密切联系,通过有效的协调和科学管控,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让多种冲突得到有效的处理。
3.8.2 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
国家的人口数量较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不够理想,若是国家在发展中仍然沿用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发展经济,势必会阻碍国家社会经济的前进,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需要将循环经济当作重点,确保经济的有效性利用更佳,依据各个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特征,使得自然资源利用成果格外显著。
3.8.3 优化循环经济模式
应该适当的采取物质循环手段发展经济,确保经济循环及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相适应,以科学化手段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目标逐步体现出来。当前,众多西方国家在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时反映出相对成熟的一面,所以国家可以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作为分析主体,使得自然资源基本利用率明显提升,也能落实对新能源的进一步开发,控制污染物的整体排放量,完成既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结语:
国家的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尚存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还需通过适宜的方针和政策推动基本工作的开展。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均应该认识到当前的实际情况,主张通过科学化手段规范具体行动,稳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确立好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促使其掷地有声。综上所述,必须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要求,关注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通过科学化手段保证工作的进展成效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