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力生长”课堂:内涵、价值及要素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2023-01-11季仕健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力数学知识生长

季仕健

(建湖县湖阳路小学, 江苏 建湖 224700)

课堂,是教师思想落地的地方,也是学生学力得到生长、核心素养得以培育的场所。教师唯有深化课堂教学变革,优化课堂教学范式,转变育人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力的生长和素养的提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对于课堂,中外学者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倡“学为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叶圣陶倡导“教是为了不教”……包括现在一线教师构建的“问题驱动课堂”“助学课堂”“本真课堂”“立学课堂”“智慧数学课堂”等,无不反映着教育工作者竭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范式,通过“数学育人”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逐渐形成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适应当下时代背景,笔者尝试构建“学力生长”课堂,试图通过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在当下和未来学习中所具有的基本学力,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终身学习者。

一、内涵辨析:什么是“学力生长”课堂

数学学力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接受数学学科的学校教学所获得的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技能以及伴随的情意[1];或理解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包括后续数学学习所必需的核心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未来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高阶学习能力、多元思维方式及相应的意识[2]。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目标,就是小学生数学学力的综合反映[3]。

“生长”是一种教育隐喻,是对课堂美好愿景的描绘。其根源可追溯到杜威的“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我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其隐喻都是“教育即生长”的意思。

从学习内容来看,“学力生长”课堂,学生生长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能力、方法,更是学科素养(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和数学气质,最终实现为儿童“终身学习”与“终身精神成长”奠基。

从学习过程来看,“学力生长”课堂,不满足于传统教学的“教下去”,更多的是学生是否已经真正地“学起来”。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从教师角色来看,“学力生长”课堂,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更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的“启蒙者”和“点灯人”。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生长,灵活应对生成,和学生互动对话,教师也获得智慧生长。

从教学方法来看,“学力生长”课堂,教师要“退居幕后”,让儿童在自我学习和认知中主动建构知识,实现学力自主生长;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学力分层生长;教师要“以学定教”,敏锐地捕捉课堂的生成,及时地引导、点拨,实现学生学力动态生长。

二、价值溯源:为什么要建构“学力生长”课堂

(一)落实“双减”政策的实然选择

2021年5月,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不能靠刷题或课后补习来提高学业成绩了,教师只有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建构“先研后教”“少教多学”、从“关注知识”走向“聚焦素养”的课堂已势在必行。学力生长的课堂,教师整合学科内、学科间、校本课程等课程知识,编制《研究性学力单》让学生对新知先探,课堂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让学生在看、想、做、尝、听、闻等具身学习活动中学习,实现了学生自身学力的生长。

(二)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必然需要

在日新“日”异的知识爆炸型社会,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的概念。拥有学力,才能掌握探索知识的主动权,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在当下课堂,应摒弃分数、成绩、教学计划,弘扬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成为课堂教学的追求。因此,让学生的学力在数学课堂得以生长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需要。

(三)践行课标理念的应然追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六大数学素养: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在追寻学力生长的课堂,教师更新观念,基于学情和知识本质,创设适合于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这样的过程是在落实课标的理念,更是在培育学生的学力。

三、路径选择:“学力生长”课堂怎么样建构

建构“学力生长”课堂,并非生成某一种具体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本质上更接近于一种课程愿景或课堂变革行动。为了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力得以生长,经过实践与反思,“学力生长”课堂应具备四个要素:教材专业化解读、锁定核心问题、形成知识结构化、挖掘数学文化。

(一)教材专业化解读指向素养提升

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文化母乳”。教材上不管是显性的知识,还是隐性的思想、育人的功能,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涵化作用。学生学力生长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专业化的解读。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要摒弃“教条式”的教材观,要把教材看作是学生学力生长的一份材料、一根拐杖,或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文化中介”,对教材的解读要高观点、专业化、科学化。

对教材的专业化解读,要做到三读:首先是比较读。既要和不同版本教材的横向比较,为教学展开提供多元视角,还要和不同时期的教材纵向比较,厘清变化的原因,把握育人方向。其次是整体读,读出知识的结构,展现知识的逻辑性、序列性和结构性;明晰知识的呈现方式,寻找适切的教学方法。再次是深入读,领会教材符号信息中内隐的数学文化与育人价值等,实现数学“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5]。这样的教材“三读”指向知识、能力、文化、育人的方向与价值,是学力生长的基点和保障。在教材专业化解读时,教师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还要分年级编制不同研究任务的《研究性学力单》,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前置到课前,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二)锁定核心问题开启“数学的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说都是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并促使其更好地体悟、理解、探究概念的形成和数学内容的本质,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更清晰、更全面、更合理、更深刻”。学力生长的课堂,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问题主要来源于学生课前对新知的自主探索。

教师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在学生诸多的问题中锁定指向数学学科本质、聚焦知识重点、具有思维空间、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核心问题,并通过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多维探究,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刻理解、思想深刻领悟,进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学生在探究核心问题时,教师还要相机提出辅助性问题串,引发学生持续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学生经历自主提出问题、锁定核心问题、多维探究问题、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究、学会了交往、学会了表达,更学会了学习。为什么要锁定核心问题?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如果呈碎片化、浅表化、分散化、复杂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度卷入,问题意识也难以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亦难以形成,更遑论培育其数学素养了。

(三)沟通概念联系形成结构化知识

数学是一门严密的逻辑性学科,包含的知识点众多,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学完,这就使得数学学习变成一种碎片化的学习,而碎片化的学习不利于儿童在大脑中对知识进行记忆、编码、储存、提取与综合应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之间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6]这就需要教师对所学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提炼,再现知识纵向发展脉络,横向关联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化,以此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避免学习的表层化。

在学力生长的课堂,如何实现知识的结构化?首先,对同一个数学概念可以引导学生用语言、图形、符号等不同方式来表征,加深概念的理解,完善知识体系。其次,从整体关联视角出发,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对教材内容梳理组建,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将“知识链”织成“知识网”,并将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沟通起来,真正实现“点—线—面—体”的立体关联。或把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揭示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思想方法以前在什么地方已经学过,以后的学习还可能在什么地方用到?教师只有真正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站在整体化、系统化的高度引领学生建构知识,学生的学力生长才会水到渠成。

(四)挖掘数学文化滋养儿童心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7]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内容分为数学史,数学与现实生活、与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8]。既然教材的编写如此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习得的就不仅是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文化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不露痕迹地浸润在课堂中,使儿童的心灵受到数学文化的滋养,并产生文化的共鸣,实现学力的生长。

在学力生长的课堂,数学文化渗透的时机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是上课伊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使数学文化的气息一开始就向学生扑面而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也可以在问题解决处,增加“你知道吗”数学史,使新知的产生更加厚重,概念的形成更加丰满。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向学生介绍《算法统宗》里讲述的“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以此丰富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认识,还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伟大智慧,产生“啊,真不简单!”的情感共鸣。还可以是课尾拓展延伸处,渗透与本节课知识相匹配的数学文化,并留下问题悬念,如“古人是如何求三角形面积的呢?请同学们阅读刘徽的‘以盈补虚’的史料”,以此让学生把课堂的探究欲望带到课后,形成“四十分钟”外学力的持续生长。

除上述四个要素外,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还要用心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选择教学、学具,让数学知识直观呈现;匠心设计课堂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总之,小学数学“学力生长”课堂,以儿童为主体,使儿童的生命积极在场;以素养为导向,培养儿童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创新精神,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学力数学知识生长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提升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长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生长在春天》
浅谈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