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浙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2023-01-11浙江省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服务中心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智能网汽车产业浙江

文/浙江省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服务中心课题组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是浙江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要顺势而为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是全球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凭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前瞻布局和技术积累,在底层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基础技术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具备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基础和能力。我国产业政策频出,优势区域先行先试,示范推动产业发展,浙江要把握汽车产业重要机遇,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发展机遇和产业基础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是浙江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可满足浙江未来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链需求,提升省内企业的竞争优势,维持浙江汽车产业的增长态势。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一方面,预计终端市场规模可超过8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有望成为浙江新的千亿级产业,同时,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逐渐走高,可有效带动地方投资。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高度融合的成果,在其研发、制造、示范应用、运营过程中,可带动浙江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计算等标志性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浙北地区。杭州电子信息产业较为发达,产业资源最好,集聚省内主要的龙头企业,涉及车联网、芯片、传感器、算法、测试验证等多个核心领域。宁波汽车产业基础良好,同时也是浙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城市,吉利、上汽大众等整车企业可带动部分智能网联零部件企业在本地配套,均胜电子作为我国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表现较为突出,舜宇光学在车载镜头领域连续多年全球出货量第一。湖州、嘉兴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机遇,着力发展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一定基础,同时是浙江重点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的地区。两地均以县为试点,培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力度全省领先。湖州市以德清县为核心,引入电动汽车百人会,开展测试、示范工作,已引入车联天下、千寻位置等企业;嘉兴市以嘉善县为核心,引入驭势科技、新石器、测迅科技等企业,同时嘉兴市在集成电路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格科微电子在图像芯片CMOS领域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多地并举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工作。杭州、宁波、德清、嘉善等地均在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和示范运营工作,并申报国家级的示范项目。整体看,德清在场地规模、场景丰富程度、项目进展、建设模式探索和标准法规制定方面具有优势。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占地172亩,2021年12月二期建设完成,可满足厂商85%以上测试需求。德清已实现全域949.3公里道路开放测试,累计完成智能化道路改造175.8公里,覆盖城区“四镇五街道”的沿线公路和全国90%以上的道路工况及交通场景,全域覆盖5G通信网和高精度地理信息网。

产业发展特点和不足

地方先行实践探索带动全省产业发展。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区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的探索,并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培育。德清县和嘉善县已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产业发展。

依托传统企业转型进行产业链布局。浙江产业链布局较为全面,但企业数量偏少。吉利汽车和多家造车新势力,积极搭载智能网联功能,传统零部件企业积极拓展自动驾驶业务。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企业依托自身在安防和摄像头等领域的优势,发展车路协同。智能座舱和车联网领域,均胜电子、亿咖通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自动驾驶感知和决策环节,行业内以初创企业为主,而浙江孵化的初创企业数量较少,且行业影响力较弱。

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为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零部件类投资项目较多,主要分布在杭州周边地区。浙江智能网联汽车投资项目与产业发展阶段相契合,零部件类项目较多。但与集成电路、5G等相关领域相比,浙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投资项目数量偏少。杭州投资项目数量最多,主要因为新项目较为依赖产业基础,且项目涉及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芯片算法、车路协同、示范应用等各个领域。

浙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相比整车制造和传统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集聚性更强,各地区产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产业发展较快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等地区,均处于我国各大汽车产业集群核心位置,汽车产业基础雄厚,且具有较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具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浙江位于长三角地区,周边地区上海在测试示范领域全国领先,江苏无锡率先成功申报国家级先导区,南京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合肥也在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和汽车产业,浙江面临较强竞争压力。浙江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略显分散,宁波和杭州双城发展,产业资源无明显优势的同时又无法发挥合力,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方面又属于多地区自由发展,导致进度偏慢。相比长沙、无锡、武汉等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地区,浙江杭州、宁波产业基础具有一定优势,但发展力度不足,湖州、嘉兴则在发展要素方面存在差距。

发展建议

合理规划产业区位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以环杭州湾汽车产业集群为整体,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区。杭州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中心,重点发展自动驾驶系统和算法、传感器研发、车联网服务、车路协同研发与应用等。宁波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中心,以整车和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为核心,对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重点发展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德清和嘉善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示范区和核心零部件制造区。可优先发展杭州—德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协同体。考虑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浙江应着力打造一个突破点,实现对产业资源的集聚。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借力发展本地产业。长三角地区除上海发展优势明显外,其他地区普遍处于产业培育阶段,各地产业集聚尚未形成,发展定位尚不明晰。浙江现阶段应重点考虑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要素优劣,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优先考虑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构造自身发展优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的落实,推动各地市对区域内道路资格的互认互通,为吸引上海等地企业到浙江开展道路测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率先在长三角区域开展长距离、跨地区的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和规模化应用。加强与上海的产业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围绕上海整车企业的配套需求和集成电路、终端零部件的制造需求,在杭州湾地区发展辅助驾驶系统、车载智能终端、传感器、芯片等汽车电子产品制造业,快速提升本地产业规模。

把握新基建发展机遇,全力发展车路协同。依托我国重点发展新基建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技术需求与市场需求,把握我国各地陆续开展道路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建设和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的机遇,支持省内制造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地智慧交通建设,培育国内领先的龙头企业。着力发展云控基础平台,构建强大的云平台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省内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将智能网联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成浙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核心优势。立足实际应用场景,助力车路协同产业化落地。充分利用浙江丰富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和重大项目、完善的汽车及汽配产业体系,支持阿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亚太机电等企业立足不同的智慧场景,发展车路协同技术,加快相关技术的测试应用和产品商业化落地。

做好产业项目评估,规避资源浪费风险。清楚认识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前期投入大、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合理评估省内各城市的优势资源以及风险承担能力。鼓励具备经济基础、相关产业基础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先行先试,其他城市谨慎投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重点布局配套基础设施。重点分析项目商业模式。浙江需要加强招商人员培训,明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判别招引项目是否处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核心价值环节、是否具备商业模式、是否具备持续技术突破的研发实力,规避高风险、低端产能项目。

猜你喜欢

智能网汽车产业浙江
交通运输部:扩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Mother
Task 2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网控风扇设计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