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瑞: 创业有成不忘根 致富情系家乡人
2023-01-10玉鸿
玉鸿
陈吉瑞,家住香港铜锣湾,原籍宝应县氾水镇宋埠村,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宝应人。他1946年出生,为人随和可亲,普通身材,衣着朴素,但精神矍铄,谈吐、举止间透出自信、精明与执着。
作为一个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资产的大陆农民,要在香港这片高度竞争的热土上扎根发展,该付出多少勤奋,饱尝多少艰辛!陈吉瑞的香港创业经历可以说是筚路蓝缕、惊心动魄。
初入香江
新中国成立前,陈吉瑞的父亲陈顺秋的姐姐跟随在上海帮佣的主人家移居香港。1958年,思姐心切的陈顺秋赴港探亲。陈顺秋,一个庄稼人,身无长技,遂在浴室擦背谋生,以此常住香港,远在氾水的妻子带领子女务农度日。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时年33岁,已婚并育有一子一女的陈吉瑞在县城做理发师,因思念着父亲,也萌发赴港探亲的念头。来到香港,陈吉瑞文化不高,语言不通。老父介绍他在自己工作的浴室———日新池擦背,算是落下脚来。
吃苦耐劳的陈吉瑞很快入行,靠着节俭他用积攒的工资先将妻儿迁居到宝应县城,同时,继续积攒资本,于1982年取得香港身份证,1985年顺利将妻儿申请赴港。至此一家四口在香港团聚。
享受着家庭温暖,陈吉瑞更加充满干劲。通过擦背以及后来习得的修脚手艺,他在商界朋友指点下涉足商海。1986年,陈吉瑞用小规模炒股以及冬菇生意赚来的资金,在香港美富新村买下一幢70平方米的住房。
转战股市
1985年,陈吉瑞加盟富丽华酒店从事擦背工作。在富丽华酒店,陈吉瑞一如既往,擦好每一个背,修好每一只脚。同样,他的勤快、踏实为自己赢得一个个回头客;但更重要的是,他交到一批愿意帮助他的商界朋友。
一位在从事修脚工作时结识的富商借给他500万港币炒股,不收任何利息。一个月之后,陈吉瑞从股市上收获满满。
别人的帮助固然珍贵,但人需自立自强。陈吉瑞谦虚好学,每日攻读各类金融大报,与炒股同行交流沟通,股票的涨跌,牢记心中,很快,他把自己锻造成炒股高手。
1987年,他从浴室行业退下来,注册金辉投资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股市,并收获了财富。
家乡创业
成功心系桑梓,只因情牵故里。1993年,47岁的陈吉瑞在家乡领导的牵线下毅然携3000余万资金回乡创业,在宝应城郊征地30亩,再次开始人生新舞台。
199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一幢由香港名师设计、时尚漂亮的三星级欧式宾馆———金宝公寓酒楼拔地而起,笑迎八方来宾。一度成为地标性建筑,为宝应招商引资、提升接待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一年又一年,陈吉瑞坚守家乡,与众多企业开展合作。
慈善方面,他当仁不让,早先在香港浴室擦背时,他就牵头宝应老乡为宝应县捐车捐物;1991年华东水灾,他第一时间认捐善款;乡亲有患病、建房等急需,他总是慷慨解囊。
提起过去,陈吉瑞总是“笑看风云淡”。一说起家乡,他总是很动容:世上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像家乡这样温暖。在家乡,多好啊!
而陈吉瑞从氾水农村来到香江,赤手空拳打出自己的天地,无疑是香港精神、乃至“擼起袖子加油干”的中国精神的完美诠释。“若是当年不积极转行,至今我还在浴室擦背。事实上,在香港,当年好多像我一样的人,至今还在闯荡奋斗着。”陈吉瑞说。
如今,陈吉瑞又把目光投向欣欣向荣的养老产业,当年金宝公寓酒楼的招牌早已换成“颐康医院”和“豪门盛宴酒店”。
当前,陈吉瑞最大的愿望是疫情早点过去,他能平安返港回家,去拥抱亲朋好友。“期望香港内地共同繁荣稳定,共享中国梦。”陈吉瑞说。
(责编 周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