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数据监测仍旧必要且重要

2023-01-10霍思伊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感染者核酸抗原

霍思伊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在我刚写完文章呼吁有关部门发表“更接近真实的数据”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22年12月25日,国家卫健委就宣布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此后,每日新增确诊数字实际还在中国疾控中心官网上“低调发布”,但公众的注意力此时已被浙江的“日新增突破100万人”吸引。与官方公布的每日新增两三千例病例相比,100万新增病例虽然听起来有些惊悚,但却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人们不再关注按例公布的最新数据?

抗原阳性感染者没有纳入国家确诊统计是每日公布数字太低的主要原因。采访中,多位医生透露,医院目前只上报核酸阳性感染者,抗原阳性按现有诊疗方案并不属于“确诊”,因此也无法通过中疾控的网络直报系统上报,而在“非必要不做核酸”的口号下,医院早就转而要求来就诊者只做抗原不做核酸。此外,各地上报的确诊数字此前基本只来自医院这一个入口。与之相对,国外更多的确诊数字来自养老院、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定期检测。

放开后,重点人群的监测应是医院确诊数字之外的重要补充。缺乏接近全貌数据,最直接的影响是人们无法准确判断病毒的致病性到底如何,无症状感染者、重症的比例有多少,是否周遭已经全是病毒……数据缺乏滋长了谣言,谣言又进一步引发了恐慌,于是,人们涌向医院,加剧了医疗挤兑。

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相比,中国公布的数据一直未纳入每日新增新冠住院人数,其中有多少是普通型,多少人需要进入ICU,需要吸氧的比例有多大,又有多少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他们的疫苗接种情况如何。这些数据是关乎医疗系统是否面临挤兑的最直接信号,没有它们就无法知道将会有多少“不应出现的死亡”。

因此,疫情數据监测的意义不仅在于监测疫情感染规模,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医院提前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包括重症监护床位、呼吸机、抗病毒药物、接受过ICU培训的医护人力,甚或是一个吸氧管连接头。

在12月21日世卫组织(WHO)的新闻简报会上, WHO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Michael Ryan博士说,我们在新冠大流行中学到的最重要教训,就是需要用动态数据来管理疫情。“你要能对实际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而不是你认为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媒体认为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实际发生的事情。”

封面反馈

48/2022 总第1074期

@潘仲华:现在确实就是一个播商的年代。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医院准备好迎接疫情冲击了吗?》

除了这些,是不是还应该关心一下我们的医生的保障?(@J)

猜你喜欢

感染者核酸抗原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测核酸
全员核酸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