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3-01-10赵彦春王静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赵彦春 王静(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更高的营业收入,赊销交易逐渐成为很多企业常用的销售模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能够支持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有效识别应收账款过高的潜在风险,并及时作出防范。
一、信息化助力应收账款管控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突飞猛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依赖于企业的自身水平。根据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将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分为三类:(1)原始手工操作作业较多,无线上申请审批流程,无信息化系统或信息化程度较低;(2)基本覆盖业务范围,可支撑业务发展,信息化程度较高,但由于系统间缺乏数据共享,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不支持智能决策支持;(3)实现业财一体化,信息共享程度高。
建立与业务发展配套的信息化系统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目前,对于应收账款的管控,无系统支持,或者对于已实施系统但无应收账款管理模块,将导致应收账款管控较为被动,且对于应收账款的数据分析无基础数据支持。首先,要建立应收账款管控流程,提供关键数据获取途径,如应收账款产生时间、预计回款时间,并确定消息推送机制,上传催款佐证等。同时,搭建应收账款管理信息化平台,或在多个系统间完成关键数据的共享,继而实现应收账款的信息化支持,助力完成应收账款的有效管控。文章主要借助协同管理系统,完成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建设。
二、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内控体系不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失
一些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同时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这是因为,企业内部尤其是领导层,缺少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关注,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及严重性,将提高销售业绩放在工作首位,忽视了对销售带来的应收账款的有效管控。其次,缺乏制度的强力支撑,对于一些关键的内控流程设计欠缺考虑,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同时,因为缺乏制度支撑,职责分配不明确,导致应收账款回款不及时、催收不力,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最后,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对企业各部门缺乏约束力,在销售产品和签订合同时,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偿付能力等关键因素考虑不周,无法有效筛选客户,带来后续应收账款回款困难等问题。
(二)部门间缺乏合作意识,难以发挥协同效应
应收账款管理与财务、市场和业务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市场人员、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责任感不强,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合力,无法实现协同效果。
(三)缺乏有效的应收账款回款奖惩激励机制
企业往往以利润指标作为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忽视了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对企业真实利益的影响。企业对应收账款回款没有采取针对性的人员奖惩激励措施,导致业务人员一味追求高销售收入来获得个人业绩奖励,几乎不考虑客户的信用水平和经营状况,提供给客户超过其偿债能力的授信额度,进而形成大量应收账款且长期积压,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营风险。
(四)涉及应收账款追回的法律诉讼,证据收集缺乏完整性和时效性
对于拒不履行合同义务又无法采取其他制约手段清收欠款的客户,企业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清理欠款,维护企业利益。其中,企业能够提供有效且完整的欠款询证、催款记录等证据,对于获得胜诉至关重要。但大多数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环节。如何在销售流程中及时有效地收集强有力的证据,将成为重要的一环。
(五)配套的信息化系统支持缺位
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很多企业借助ERP系统管理软件的功能模块进行管理。ERP软件系统采用流程化、标准化的处理模式,但其智能化程度较低,各功能模块之间独立性较强,难以实现数据间互通互享,无法及时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信息提取。此外,现有信息化系统无法对即将到期的应收账款发出预警。同时,财务、市场及业务部门掌握的客户信息不对称,无法满足业财融合的需求。
三、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建设
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借助协同办公软件,支持信息自动化传输、审批流程线上办理,实现分布式协同办公,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方便管理层作出决策。同时,协同办公软件可与金税系统、财务系统等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构建符合公司业务发展的应收管理平台。
建立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管控流程,从应收账款的预防、产生、监控、预警、回款及讼诉等方面,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管控,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一)应收账款的预防
应收账款的对象是客户,如何动态管理客户的信用等级,建立有效、合理的客户信用等级模型,成为应收账款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信用等级模型应充分考虑客户的经营规模、经营状态、风险情况、应收余额、回款周期等。信用等级模型搭建,涉及客户信用初评、调整及复评。模型初建后,应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最后趋于稳定。模型中的部分信息来自于客户自有信息,部分来自于实际经营中的应收数据,故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要获取应收账款金额、产生时间及回款时间等数据。
搭建客户信用等级模型,初步识别风险客户,是经营销售的前提工作。同时,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执行不同的信用政策。各企业的信用政策,可根据实际经营工作需要进行设置。随着信用等级模型中各参数的变化,客户信用等级也需动态调整。
(二)应收账款的产生
销售业务的首要工作是签订销售合同,建立销售合同在线生成及审批流程。销售合同在线生成流程,指系统内置合同模板,可编辑部分包括商务条款及业务内容,分别由销售人员和业务人员填写,填写完成提交后自动生成合同电子文本。商务条款包括客户名称、合同金额、支付方式等,业务部分包括与业务相关的任务书、进度表、产出物等。销售合同在线审批流程,申请审批单中需要加入客户信用等级,审批流程需要经过市场部门、业务部门、法务部门、财务部门及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完成电子签章备档或双章扫描件备档。合同备档完成后,方可进行后续开票事项。
发票申请以销售合同为基础,在发票申请单中自动带入合同信息,同时自动生成实际开票时间,并由市场人员填写预计回款时间,后续作为预警依据。合同中约定的预计回款时间,要参考客户信用等级约定的回款时间,不能晚于其回款时间。随着新收入准则的实施,款项催缴不仅包括应收账款,即已确认收入的,还应包括按照合同约定开票客户预付部分款项,一并跟进。
(三)应收账款的监控
应收账款一经产生,就应将其列入信用管理档案进行监控。市场人员在邮寄发票时,要与客户进行确认,在发票邮寄到达后再次确认,并在协同管理系统发票申请单中上传发票已收到证据,如邮寄信息或确认已收到信息。
图1: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流程图
图2:应收账款回款流程
根据开票时间、预计回款时间,设置提醒规则及频率,如在预计回款时间前N月,进行月度提醒;如进入预计回款时间当月,则以周度提醒。在市场人员收到提醒后,要通过电子邮件、手机信息或电话等方式,及时询问和沟通服务或商品提供情况、票据、付款准备情况并提醒和督促客户及时付款,同时上传沟通结果及佐证材料。依据沟通或合同约定确定并记录预计付款时间,积极跟踪企业付款进度。
(四)应收账款的预警
若应收账款已回款,则将该笔应收账款关闭,否则实时跟进每笔应收的催款情况,部分字段从发票申请单中带入,状态为根据应收回款进度进行的分类。
(五)应收账款回款
现金流数据进入系统,启动自动匹配功能,若匹配到同一客户相同金额应收账款,则自动发起确认流程,经市场部门、财务部门确认后,核销该笔应收,否则进入预收池。对于预收池中的数据,定期进行自动匹配,再次匹配相同客户相同金额数据,同以上自动匹配流程。对于预收池中的数据,付款金额与应收金额不一致的情况,可通过人工匹配功能实现核销,如一笔付款,支付两笔应收,或一笔付款,冲一笔应收账款中的部分金额,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六)法律诉讼
对账单作为法律诉讼的关键证据,应将其常规化,确定对账单模板,根据应收账款数据,自动生成对账单。对于预计进入法律程序的应收账款,由市场人员申请,法务部门审批,应收账款对应的合同、发票、回款等信息随申请单一同共享至法务部门。
结束语
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建立内控管理制度,设定销售管理流程,同时需要搭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内控制度及流程的实现,也使得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再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