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技创新是助推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

2023-01-10王晓盛

华东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生产力共同富裕战略

文/王晓盛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可以确定的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无一例外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其同样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和根本性力量。在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期的重要节点,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时代性特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如今,三维建模技术已经逐步在民族复兴的宏伟历程中,科技创新能够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

一、民族复兴的内容

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为民族复兴提供物质保障的关键;其次是坚定文化自信,这是民族复兴在精神层面的要求;而民族复兴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衡量民族复兴的标杆。

(一)发展生产力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诸多发展难题迎刃而解。只有实现民族复兴,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幸福安康,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为此,相关部门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真正建立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的优势和根基是传承数千年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新时代,要想实现民族复兴,相关部门就必须结合实际大力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新中国自成立之初,就承继和发扬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民族复兴延续了历史沉淀。同时,党领导人民创造了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革命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不竭动力。简而言之,我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相结合的做法,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三)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未来社会生产将是“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下,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目的,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这也表明,我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共同富裕也因而成为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

二、科技创新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撑。在时代不断变化和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动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支柱性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引擎,科技创新无疑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支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大力提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积极推进创新强国战略的实施,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的来说,推动科技创新是助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科技创新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其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只有掌握主动权,以科技创新助推建设经济强国,才能加快实现民族复兴。

三、科技创新是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

重视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条件。现阶段,科技创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科技创新为民族复兴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战略支撑。

(一)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进步

实现民族复兴,就是要物质层面极大丰富,所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关键。新时期,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手段,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在满足人们需要、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实现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目的。科技进步的关键则是创新。理论上说,创新能力决定着科技的进步速度,以及科技发明与创新能否及时地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并达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要想开创出新的路径和机制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依赖科技创新来变革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巩固物质基础的同时,推动实现民族复兴。为此,相关部门应促进制度创新,变革科技体制,以此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此外,科技创新还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治理能力,深化国际范围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制定规则的地位,进而促使民族复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凝结民族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其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和社会风貌的塑造,以及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其在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的真实地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文化自信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出文化自信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在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文化自信被逐步确立,并指出了民族复兴在精神层面的奋斗方向。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得到了传承和弘扬,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当前,我国正逐步迈入文化强国的行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也已逐渐彰显出来。未来,在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我国将“发挥促进创新创业的协同正向作用,提振科技创新创业的文化自信”。

(三)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其具有提高社会生产力、带动就业、提升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等作用,有利于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意义在于,激发市场主体主动参与经济建设,建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探索提供支持。此外,科技创新在缩小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例如,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深化乡村振兴,建设依靠创新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还有利于完善新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业创新要素的自由流通,缩短先进技术转变为科技成果的周期,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共同富裕的真正落实,就是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就是要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因此,相关部门要想通过科技创新来制定和改善民生、发展路径以及系统性方案,就必须在贯彻落实科技惠民的基础上,做出更多实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另外,相关部门和企业还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扩大就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更应以科技创新来提升就业质量,创造就业机会。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为此,相关部门应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先导性力量,通过科技创新助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文化自信,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将推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奋进,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同富裕战略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