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信息化建设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性

2023-01-10韩颖李智赵一帆

华东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工作者科普科学

文/韩颖,李智,赵一帆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日益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日趋密切。当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重要力量。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也面临着新问题,研究者需要积极探索新的传播路径,以加快实现科技信息与专业知识的有效传播、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科普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科普信息化建设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信息安全

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安全。与此同时,信息安全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稍有松懈,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在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从提高自身科技发展水平和全民安全意识方面着手,注重保障科普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一方面,我国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和机制建设;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学校等也在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以切实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这是保障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

(二)实现数据共享

在科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共享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便利和帮助。现阶段,数据共享的对象主要有三个:各行各业的科普工作者、个人、各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在此基础上为公众提供的科学知识和实用信息普及等服务则是做好科普工作的关键。各行各业的科普工作者借助网络传播方便快捷、传播面广等优势,通过多种传播形式,能够带动大众了解科普工作和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当前,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有:实现数据共享,使网络资源更加便民化,从而服务更多群众,以及提高自身水平和为公众服务的能力。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我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将持续向前推进。

(三)推进全民科普

推进全民科普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当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关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问题,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事物、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人们获取科学知识和新鲜资讯的保障,以及提高全民思想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此外,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仅关系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形象,同时还与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直接挂钩。

二、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在信息时代,科学知识的获取、文化的传播等,大多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的。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科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基于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加强科普工作,科普工作者就需要在做好科普工作的同时,根据信息化的特点,充分利用好科普信息的传播功能,既要全面发挥科技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建立科学文化交流平台,也要不断完善科学普及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和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科普工作是直接造福人民的民生项目,具有一定的繁杂性,仅依靠组织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还应不断加强公众对科普工作的重视,有效确保相关科普工作的顺利推进。首先,相关部门需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规,成立科普信息化领导小组(见图1);其次,制订详尽的工作方案,充分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科普宣传服务平台;最后,明确界定各级科普工作者的具体职责,督促其履职尽责,切实推动科普工作的落实和完善。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科普人才相对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普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科普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相关部门首先应整合科普信息技术人员资源,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普专家,为科普信息系统的建设储备专业人才,为科普信息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科技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最后,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加强各级科普工作者的科学教育,切实提高科普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三)合理选择科普方式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并且着力提升科普工作的整体质量。然而,从全局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科普组织应主动与当地政府、社会各界保持联系并加强交流。同时,政府和社会公众也应加大对科普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以促进科普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科普工作者更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摸索出符合当前国情、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方式,以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优化科普内容

现阶段,我国科普工作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科普知识过于陈旧,而且存在部分内容与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不匹配的问题,科普账号的可信度越来越低;二是科普形式过于单一,并且往往涉及大量的专业名词,很难吸引大众关注。针对这些问题,科普工作者必须及时更新科学术语,了解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和传播途径,从而不断优化科普内容,创新科普形式,有效增强科普成效。

(五)丰富活动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网络科普已形成一定规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科普体系。网络科普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不影响原有科普资源的基础上,将网络上最新发布的科学知识、科普教育资源等整合到现有科普资源体系中,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实现对新理念、新思想乃至先进观念的广泛传播。例如,科普工作者可以基于国内科普网站以及各类网络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如“创新中国”“互联网+”“新科普”等网络科普活动,以积极探索网络科普工作的实践路径,拓宽网络科普方式方法;或者以“人人参与传播科学”为主旨,组织各级组织和学校开展有组织、有内容、高质量、高水平的特色活动,如“地球生物科普大赛”“全国青少年航天爱好者大赛”等。

(六)建立健全数字信息服务体系

科学文化传播平台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因此,科普工作者在构建科学文化传播平台时必须注重将优质的科普内容以“一网多屏”“一屏多能”等形式整合进科普平台,从而打造出高效便捷的科普信息服务体系。尤其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信息的时效性显著增强,所以科普工作者更应注重科普内容的有效整合。例如,科普工作者可以创办科普宣传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以及科学资源数据库、知识库等数字化工具,以进一步完善数字信息服务体系。通过这些传播平台和资源库,科普工作者不仅能为科学文化领域的从业人员和普通民众普及更加全面、科学、规范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数字科技产品体验、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工作方法,以及丰富多样的优质内容和数字服务。为此,相关部门可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建立科学文化传播平台数字服务体系;通过打造“1+N”公共科普服务体系,实现大众参与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为公众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服务,构建并完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的数字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传播平台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新一代科普工作者的带领下,科普工作将对现代化进程的有序推进提供更多助力。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正以势不可当的速度和形式飞速发展着,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更多新鲜资讯。因此,新时代下,科普信息化建设既要注重提高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创新性,同时也应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科普工作,形成以新媒体为主导的新一代科普宣传体系,进一步促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工作者科普科学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