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下图书融合出版的发展路径初探

2023-01-10肖丽香

华东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纸质图书融合

文/肖丽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新媒体应用百花齐放。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在图书出版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传统图书出版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传统图书出版业亟待跳出固化发展形式的限制,充分融合新媒体技术,以维持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中国图书出版市场的大环境及现状,结合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以期助力出版企业深入实践图书融合出版,打造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质图书。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5G时代已然到来。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5G技术的应用正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特别是数字媒体的出现,促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1]如今,电子书、网络小说、线上课程、线上智慧作业等新形式层出不穷,因此有人推断,在不久的将来,纸质出版将走向消亡。但多年的实践证明,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不会也不可能消亡,因为传统纸质图书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就目前中国出版图书市场而言,纸质图书仍然是出版企业的营收主力。2021年,中国图书出版企业总体营收规模为1455.97亿元,实际出版图书110亿册,同比增长6.24%。这说明,中国的图书市场仍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且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与此同时,许多国外出版商也瞄准了中国出版市场这片蓝海,欲从中分一杯羹。因此,中国出版人更应有所作为。

一、图书融合出版的大环境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科技的创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的改变共同推动了图书出版领域的数字化、线上化发展,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正在尝试深度融合,并向着全媒体融合方向努力。当前,这些发展措施均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实施的。

(一)国家的倡导与推动

在国家层面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得以在各行业广泛运用,“全媒体融合”等新理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图书出版业也依托于国家战略的实施,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与用户的沟通渠道,通过大数据技术来精准描绘用户画像,推动图书融合出版的全面落实。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要想寻求突破,寻觅发展机遇,图书出版业就需要推进传统出版企业和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这一决策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2015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全面部署“十四五”时期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重点。从“推动融合”到“深度整合”,经过近6年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出版企业的融合发展一步步迈入新阶段。在此期间,各出版社和出版企业不断创新内容及出版方式,积极优化图书营销模式,纷纷以稳步推动数字内容的价值变现为主要目的。

(二)数字技术的创新升级

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数字出版作为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撑,深受各出版社和民营出版公司的青睐,同时这也为出版企业出版优质融合类图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出版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图书从图文信息向网络智能化发展的实质性转变,出版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出版产品的呈现形态不断丰富。例如,部分新出版的图书在增设二维码以提供音频、视频等增值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与图书的深度融合: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观赏立体的动物形态,让阅读体验更加具象化、立体化;同时也可通过小程序参与英语口语练习、互动测评等环节;等等。这些个性化设计均是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出版行业和教育领域的体现。

(三)读者需求的变化

2022年是5G终端市场全面渗透的一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人。在5G时代,大众的阅读模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现阶段,读者对阅读内容、呈现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他们的阅读方式已由最初的纯文字阅读发展为融文字阅读、听书、具象体验为一体的多元阅读体验。

二、图书融合出版的发展现状

(一)与传统图书的融合度不高且缺乏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5G技术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读者对纸质图书提出更高需求。[3]他们不再满足于文字信息的获取,而是对图书内容提出了更多元的要求。然而,当前图书市场上大部分图书仍以传统出版单一纸介质为呈现形式,数字化进程缓慢;还有一些图书虽然融合了新媒体技术,却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如仅仅是加入一些简单的答案解析、音频等相对低层次的数字内容。

(二)部分编辑的观念相对保守

在融合出版的大背景下,出版编辑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纸质图书编辑能力,还需要充分认识新媒体技术对图书融合出版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并灵活运用功能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以便在策划选题阶段根据图书的内容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新媒体融合手段,充分发挥图书出版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优势作用。

然而实际上,部分编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因而对出版融合缺乏足够重视,甚至存在排斥心理。在部分编辑的观念中,图书应该保持“纯粹”,做好纸质图书的内容生产才是关键,其他附加的一切都只是花哨的表象工作。很显然,这种相对保守的思想并不利于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三)出版企业对融合出版不够重视

(1)实施转型的力度不足。现阶段,大部分出版企业都在倡导数字化转型升级,但是纵观全国各家传统出版社,真正在数字化转型上迈开脚步的寥寥无几,很多出版社甚至满足于简单的尝试,收获些许成果后便止步不前。(2)出版融合培训力度较低。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出版企业缺乏完善、系统的出版融合培训体系,而新理念的普及、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恰恰离不开系统的培训。目前,大部分出版企业仍将培训重点放在提高编辑的编校能力上,对出版融合的培训缺乏重视,进而导致编辑的成长速度缓慢,不利于图书融合出版的进一步发展。

三、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如今,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部分出版社开始尝试在出版融合领域做出成绩。一方面,其通过在纸书上附加内容和个性化服务来实现图书增值;另一方面,其积极借鉴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思路,从单一的线下出版向提供线上知识服务转型。整体来看,图书出版融合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创新图书出版理念,聚力融合发展

理念是实践的基础,编辑要从根本上认可并提高自身对融合出版理念的认识。因此,出版企业首先要重视融合出版理念,并通过系统的培训来引导编辑逐步建立正确的观念,帮助编辑掌握相关技术的操作,切实提高编辑的数字产品策划能力。总的来说,出版企业要想彻底转变只关注纸质图书内容的固化思维,就应立足于内容、服务、呈现形式三个角度展开布局;就需要从选题策划阶段开始,根据图书内容,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真实需求,从而出版符合读者需求、具有时代特征的优质图书。与此同时,出版融合平台的搭建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出版企业可以自主搭建平台,也可以与其他技术型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或者在现有的现代纸书、书链、小鹅通、微信等平台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出版融合平台,助力数字出版物的健康发展。

(二)做精纸质图书内容,融合出版锦上添花

对于出版物来说,确保图书的内容和质量一直是首要任务,而出版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则是图书内容和版权。也就是说,没有优质的内容做依托,再高级的融合技术也只能是无源之水。出版企业要想将做精纸质图书内容,提高品牌效应,就必须建立特色产品线或专业化产品线,同时明确自身在图书市场上的定位,不断做精、做专、做强。只有如此,融合出版才能发挥出画龙点睛的作用。

无论是出版企业、编辑中心,还是每一个编辑,在策划图书选题时,既可以选择做一本大而全的图书产品,也可以综合考虑哪些内容可以被划分成独立使用和编辑的模块,进而做特色读本或者专项图书。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企业和编辑不需要像传统纸质书设计一样把所有的章节都整理完毕才能出版,而是可以尝试将全部内容分为几个小块分批出版。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该出版社曾针对期中、期末考试,专门请作者分类整理相关考试资料,并在考试结束后的一周内就将上海市各区的相关真题试卷整理完毕,同时将整理好的资料转化为电子版内容进行售卖,这种数字化融合出版的思维值得其他出版企业和编辑借鉴。更深层地说,这种针对某一点深入深挖并做到极致,再由点及面进行品牌产品线的打造的做法值得推广应用。

(三)构建多样化推广渠道,融合新媒体扩大营销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渠道,而出版融合的发展,除了要注重纸质图书的内容生产外,还应在营销整合上下功夫。尤其是优质的图书产品,出版企业更应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落实全媒体传播,如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西瓜视频、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拓宽图书营销推广渠道,发挥好私域流量的作用。此举一方面旨在宣传出版企业,提高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能够全方位推广优质的出版产品,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出版企业还可以在淘宝、京东等大型线上购物平台开拓出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同时结合用户反馈数据,借助开卷Smart数据查询系统等做好出版产品的策划与研发工作。

(四)培养复合型专业图书出版人才

复合型专业图书出版人才的缺乏也会制约图书出版融合的发展。当前,传统出版企业普遍缺少全面认识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优质人才[4],而新媒体公司同样缺少具备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经验的图书出版人才。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领域专业技能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充分发挥融合出版的优势作用。因此,加大培养复合型专业图书出版人才是促进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各出版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人才引进计划。与传统的编辑招聘要求不同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引进具有一定图书编辑专业素养与融合出版理念的编辑,建立一支高职业素养的专业队伍成为各出版企业的共识。(2)加强对编辑的培训。出版企业应组织旗下图书出版编辑学习新媒体领域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丰富其知识面和专业素养,督促其及时了解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进而为图书出版融合发展奠定基础。(3)出版企业也可以定期开展以图书出版融合为主题的培训,并邀请相关专家现身说法,从而巩固培训成效,提高编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出版融合是图书出版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出版融合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出版企业应顺应趋势,早日将出版融合提上日程。作为新时代的图书提供者,各出版企业必须贴近时代发展与读者的多元需求,不断提升出版物的质量,丰富出版物的内容和呈现形式,最终实现图书融合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纸质图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图书推荐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融合》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