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及研究
2023-01-10韩亚雄
韩亚雄
(内江高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内江 641000)
1 引言
公路交通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尤其是对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居民生活、拓展发展空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对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来说,路面施工是重要的质量控制点,既涉及平整度和美观性,又直接关乎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施工工艺,同时努力创新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创建出更多的质量过硬、使用寿命长、代表区域形象的公路工程[2]。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材料选择与施工技术要求
2.1 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
采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需要做好材料选择工作。沥青是该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添加的原材料,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沥青材料选择时,需要重点围绕修建公路时所处的区域地质和环境特点、公路设计承载力强度及当地人、车流量进行分析[3]。对于所处环境气候条件恶劣的公路施工项目,在沥青材料选择时应该结合环境特点、降雨量及温度差异做出选择,确保沥青材料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同时能够应对温差变化带来的形变。对于人、车流量比较大的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沥青选择时需要确保材料具有较高的黏度,这样当道路建成之后能保证行车的平稳性;相应的,对于人、车流量比较少的公路工程项目,可以选择低黏度的沥青材料,合理且适当地进行建设成本压缩。进行混凝土材料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材料的黏度和结构强度,在满足黏度的基础上保证混凝土能够承受公路表面所受压力的60%,这样才能在使用过程中减少路面裂缝的出现并且有效避免形变[4,5]。
2.2 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采用沥青混凝土技术进行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时,需要重点遵循以下技术要求:
1)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平整度,主要需要做好水平平整度的控制,保证路面的平整性,同时尽量减少裂缝的出现;
2)保证路面和路基具有一定的承重性能,包括能够承受人流、物流、车流量变化带来的压力差,能够保证满足基本的通行要求;
3)确保公路工程整体的收缩性和温度形变量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
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 做好沥青混凝土的配比计算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重要前提。其中,沥青混凝土的配比计算是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沥青混凝土配比计算符合使用要求,能够保证在满足技术实施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成本,确保施工方有足够的盈利空间。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的配比有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验证3 种。施工单位根据建设方生产意图和设计方提供的图纸资料,计算出沥青混凝土的目标配合比,根据这个比例参数进行配料,配出的沥青混凝土实际比例就是生产配合比,之后施工单位取适量样本进行现场检验,检验出的数据称为生产配合比验证系数,根据验证系数与目标配合比的偏差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和校正,反复实验使生产配合比最接近目标配合比时选择用于公路工程建设,这样得出的配合比是最佳的。
3.2 做好施工前的试验检验
在确定好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后,应该重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探和检查。重点关注施工现场水准点测量精度是否符合设计方案要求,检查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实施后的效果。对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进行测量放样,同时选择合适的路段作为试验段验证施工技术。施工后测量沥青混凝土的初压、温度变化比例系数及摊铺系数,根据这些参数修正沥青混凝土的参数设置情况,将所有数据调整到最佳状态后进行正式施工。另外,应该检查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处于可用工况,同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能够按照工序安排准时投入施工过程中。
3.3 做好施工前的图纸会审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关图纸进行,确保能够严格落实建设方的建设意图,不允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随意修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作为施工方案的重要体现,直接用于指导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因此,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会审,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中的错误,避免出现影响工程项目实施效果的事项。进行图纸会审时,需要邀请建设方代表、设计勘察方、施工方和监理方等相关责任方共同参加,针对施工技术的选择、施工材料的运用、施工费用的计算等进行详细分析,施工方尤其需要注意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基本情况的匹配性,杜绝施工图纸的不可操作,减少施工过程中因为图纸设计不符合现场而引发的误操作、误施工、重复返工等现象。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发现图纸设计失误或者失实后,应该及时向设计方反馈,请设计方核对后做出修正,同时积极向建设方报备,待出具修改单且各方会签之后再依照执行。
4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4.1 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工作
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工作多在搅拌站进行,也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施工现场搭建简易设备后进行。进行拌和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温湿度和气候变化影响,尤其应该重点观测施工现场的湿度变化情况,因为湿度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影响较大,同样参数的配合比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拌和,最后产出的沥青混凝土性能是不同的,因此,尽量选择在常温、标准湿度条件下进行拌和,避开阴雨季节。进行沥青混凝土拌和时,除了关注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外,还应该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加入适量的碎石、细集料和填料,保证沥青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进行填料选择时,对于拌和场堆料场地要做好相关的硬化分割处理工作,确保原材料不混杂,整洁干净;配备专门的原材料质检员对材料质量情况进行相应的定期分析,做好及时纠偏,保持原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应该加大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的检验频度,动态管理材料质量。
4.2 做好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工作
对于搅拌站拌和好的沥青混凝土成品,需要运输至施工现场以供使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吨位的车辆,一般选择15 t 左右的运输车,车辆需要进行清洁,确保车厢内部平整、无杂物,这样不会对运输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产生二次污染;车厢需要加装密封盖,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另外,需要对运输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进行保湿处理,一般选择使用厚帆布进行覆盖或者与外界环境隔离,这样能够保证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凝土依然满足施工使用要求。为了减少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成本,搅拌站的选址很重要,一般应该距离施工现场较近,这样既能降低运输费用,又能够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在运输过程中基本不发生变化,有利于后续使用。
4.3 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振实工作
沥青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之后,施工单位应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摊铺和振实作业。沥青混凝土卸车时,应该靠近施工部位,避免反复转运浪费时间并且改变材料的性能,同时应该确保卸车位置的整洁度,避免出现混凝土材料的污染。进行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前,需要对施工路面基础进行密实度检查,发现坑槽必须及时进行填埋,对于松散的路基需要重新进行压实,必要时可以对基础进行强度检测,只有路基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后才能摊铺沥青混凝土。进行基层摊铺之后,需要在基层之上铺撒透层沥青粒料,这样才能保持较强的黏度,有利于后续面层施工,一般粒料铺撒后5 h 以上9 h 以内可以进行面层施工。为了节省施工时间,可以采用自卸车进行卸料,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之后采用链条式传送机进行材料传送,这样能够明显提升工作效率。进行振实时,可以选择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这种振捣器能够深入沥青混凝土层内部进行压力释放,能够获取比较均匀的捣实效果。另外,可以避免在混凝土层内部产生气泡,有利于减轻表面裂缝的形成。振捣时需要安排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补料,及时向振捣后出现密实度缺陷的部位进行细料补充,这样能够使路面获得足够的密实度、保证施工完成后路面的承力性能。沥青混凝土摊铺振实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进行停工,避免因为振捣或者密实度不满足要求而产生表面裂缝。
4.4 做好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工作
初压、复压及终压是沥青混合料面层碾压施工的3 个重要阶段。平整度是初压施工的重点问题。在摊铺机熨平板前沥青混合料已经进行初步整平压实工作,混合料在刚摊铺后具有较高的温度,如140 ℃。基于此,为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沥青路面施工中往往选用双钢轮压路机(6~8 t),也可以选用振动压路机(6~10 t)进行碾压施工,碾压遍数控制在2~3 遍,初压时通常不选用普通轮胎压路机。复压的主要作用为密实、稳定混合料并确保混合料成型。复压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20~130 ℃,一般采用双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选用组合式压路机、双轮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进行施工,确保碾压遍数在6 遍以上。为进一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应进行终压作业,进而对轮迹进行有效消除。终压完成温度应控制在90 ℃以上,选用静力双轮压路机进行施工,遍数控制在2~3 遍。
5 结语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技术,对于路面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保证作用。当前,关于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比较成熟,并且在很多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需要做好本文所列举的施工准备工作之外,应该在落实施工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一旦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指标之后,需要及时对工程技术进行复盘,修正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要点,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另外,本文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相对比较浅显,后续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实施要求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进一步提升这种技术的应用空间,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