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研究
2023-01-10李帅
李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尤其是手机等移动载体的广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全覆盖。人们接收信息和参与娱乐的方式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带动了碎片化阅读的迅速发展,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碎片化阅读具有方便、海量、适应性强等特点,随时随地可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内容服务。但碎片化阅读也给受众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受众对信息进行综合了解,难以形成知识和重要信息的积累,如何做好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之间的兼容,是当前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碎片化阅读的内涵及特点
1.碎片化阅读的内涵
碎片化阅读并不是新媒体时代独有的产物,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存在,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了更深远的演变,主要是受到微博和短视频平台的影响,尤其是移动新媒体环境之下,几乎全民都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氛围中。
所谓碎片化阅读,指的是用户利用短暂且不连续的时间进行内容浅显的阅读,与其相对的概念是深度阅读和学习性阅读。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的读报、看电视等碎片化阅读方式,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文字、图片、短视频等都是主流方式,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当前的碎片化阅读更加倾向于娱乐性,并且内容更加零碎。
2.碎片化阅读的特点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碎片化阅读所面对的内容是不完整、不连续、体量小、层次浅、容易快速传播的内容。碎片化阅读大多数是基于网络用户的兴趣点,以休闲娱乐为主要阅读目的,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阅读内容简短。碎片化阅读,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主要依托于微博、短视频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而存在,此类平台的传播内容基本上占空间较小或字数较短,创作门槛较低,一般能够比较直白地表达出内容内涵,对事件或信息概括性较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传播。对于受众来说,碎片化阅读所利用的也绝大多数是碎片化的时间,简短的内容更容易受到网民的青睐。
二是碎片化阅读更具有传播性。二十多年以来,互联网新闻传播经历了门户网站、社区论坛、自媒体、社交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形式,虽然在不同时期都有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但真正实现全民触网的还是社交媒体以及衍生出的各类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广泛影响力与碎片化阅读密不可分,网络用户在开展碎片化阅读的过程中,也习惯将个人喜爱的内容进行分享、评论或转发,信息传播从点对面传播,迅速演化为多点对多点的网状传播,碎片化阅读让互联网信息有了更强的传播性,也让每一个网民有了不同程度的媒体属性。
三是碎片化阅读的选择多样化。传统媒体时代的阅读主要局限于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做出的选择极少。但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媒体传播形式和渠道,通过手机下载各种类型APP,可以实现工作、学习、娱乐和接收新闻信息等多种功能。即便是同一类型的阅读目的,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最有价值的APP。互联网的同质化竞争,为网民创造了良好的选择环境和阅读氛围,碎片化阅读相关APP的上线门槛不高,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碎片化阅读对新媒体传播的积极影响
1.让全民阅读获得大范围普及
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碎片化阅读,借助移动媒体端的广泛覆盖,让绝大多数新闻受众获得了自主选择阅读信息的机会。人们通过手机软件或电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阅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不仅获得信息数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加精准地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共享”,每一个人在互联网环境中都是平等的,可以公平地获得信息和分享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新闻传播在互联网环境中没有疆界,可以说,碎片化阅读让全民阅读变成了可能,并逐步实现。
2.碎片化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
碎片化阅读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其内容简短、精炼,通过短时间的阅读便可以了解事情的全貌;另一方面,阅读内容的载体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报纸和书刊,通过多样化的软件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内容。因此碎片化阅读,让文本阅读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可选择空间无限延伸,而且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内容推送服务,手机软件也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加优质的内容推送服务。
三、碎片化阅读对新媒体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容易导致传播的内容过度娱乐化
新媒体传播根据用户习惯和大数据分析会向特定用户推送不同的新闻内容。但在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下,若用户的阅读热点集中在娱乐信息,这就会导致大量的娱乐内容被频繁推送,而其他类型的新闻则容易受到冷落。在这种信息传播的导向之下,新媒体平台在内容创作和运营管理过程中也会倾向于娱乐化内容。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很明显地出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传播平台,几乎完全依照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倾向来推送视频内容,如果做了相关设置避免被收集阅读习惯,接受的推送内容可能会更加低俗庸俗。
2.碎片化阅读影响受众对新闻的辨识能力
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断裂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难以覆盖新闻的全部事实,越是复杂的事件,越容易丢失重要的核心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造成内容失真,甚至出现虚假信息。网民的碎片化阅读容易浅尝辄止,难以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思,为此类虚假信息的滋生和大范围传播创造了条件。
四、碎片化阅读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的优化建议
1.厘清新媒体传播逻辑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技术赋能让新媒体传播获得更多机遇和挑战,为受众获得新闻信息开创了更多可能,碎片化阅读既是新媒体传播造成的结果,又反作用于新媒体传播。
“碎片化”并不是一个贬义概念,而是互联网环境中客观存在的内容创作方式和新闻阅读习惯,并不是完全代表内容的浅薄和无序。新闻受众要密切关注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危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机构也应该关注其优劣特点,借助新闻受众碎片化阅读的喜好,精准把握新媒体传播的内在逻辑,借助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创作优质传播内容,来推动融媒体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环境。
2.优化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创作和传播
从根本上来讲,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内容在创作之初,就存在着碎片化的特点,因此新闻从业人员要在新闻创作和策划过程中,进一步分析碎片化阅读需要哪些内容,如何利用优质内容来引导碎片化阅读走向正轨,而不是纯粹的娱乐导向。传统媒体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碎片化阅读对媒体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利好之处,同时也要避免碎片化信息带来的危害,选择优质选题,让平台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更好服务用户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碎片化阅读的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必然要面对“碎片化”这一现实问题,零碎的内容和过度娱乐化的风格是其不足之处,但也要看到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的优点。新闻采编人员要取长补短,擅于创作和策划,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碎片化的创作和传播,秉承新闻基本原则,打造优质的传播内容,创造良好的互联网传播秩序,完成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顺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