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1-10花良凤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德师辅导员育人

花良凤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

0 引 言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着教育引导和思想引领等责任。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突出的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不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发展,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健。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研究与建设。

1 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整体表现积极健康,大多数辅导员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做到尽职履责。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辅导员师德师风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1 责任意识薄弱,敬业精神缺乏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范围广泛,工作职责界限不清,工作难以量化,工作成效难以衡量,很多工作的开展主要取决于辅导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但是,高职院校部分辅导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工作上,他们不主动,不积极,不认真,不细致,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创新,将开班会、查寝室、进课堂等工作当作任务来完成,消极应付,不求高质量、高品质。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责任心,对学生更多的是管理,忽视教育与服务,与学生缺乏交流沟通,对学生的需求不关注,对学生的困惑视而不见,甚至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提供帮助,更不会主动深入到学生宿舍、食堂、课堂等,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进而不能及时有效解生所困、释生所惑,促进学生成长成才[1]。

1.2 服务意识薄弱,奉献精神缺乏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占用大量业余时间的工作,需要大量不计回报的付出与投入。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能够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能够付出与投入并不计回报。但是,高职院校部分辅导员追求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强调个人利益,将辅导员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他们注重能够为自己带来荣誉的各类比赛和有考核要求的教学科研,注重个人职业发展,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无私奉献给学生。他们通过学生干部或通过电话、QQ等快捷平台安排部署工作代替面对面的解释传达工作,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代替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查寝只签名或找人代签等,与学生接触不多,对学生了解不够,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1.3 育人意识薄弱,思想引领作用弱化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育人的使命。但是,高职院校部分辅导员存在育人意识薄弱,思想引领作用逐渐弱化等现象。第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多,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完成各种事务性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思想引领作用被弱化。第二,高职院校大多数辅导员毕业于非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部分辅导员没有系统学习过思想政治理论,理论知识薄弱,不能有效运用相关理论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进而影响到思想引领作用的发挥。第三,部分辅导员甚至不关注国家时政热点,对影响学生思想较大的政治时事分析不够,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和准确识别社会热点信息,进而不能给予恰当的思想引领和指导[2]。

1.4 表率意识薄弱,示范引领作用弱化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增强表率意识,提升个人修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形成示范和引导,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成才。但是,高职院校部分辅导员表率意识不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忽略了自身言行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如辅导员教育学生要爱校,自己却对学校抱怨不断;教育学生要与同学和睦相处,自己却与同事不和;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自己却乱丢垃圾;教育学生要守时,不迟到不早退,自己却开会迟到、上班早退;教育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自己却开会玩手机等,言行不一,不仅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3]。

2 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社会层面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价值取向的诱惑因素不断增多,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开始流行。这也不同程度冲击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价值取向。部分辅导员价值观发生偏差,他们追名逐利、急功近利,追求享乐主义,奉行实用主义,将辅导员这个职业作为谋生手段,专注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忽视了辅导员职业的育人职责与社会价值,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度不高,认为辅导员工作既没有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重要,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成就感低,认可度低,导致部分辅导员不愿意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因此,他们对辅导员工作缺乏热爱,缺乏敬业精神,对学生缺乏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岗位意识和育人意识都很薄弱,不愿意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繁而杂的学生工作,而是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到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方面[4]。

2.2 学校层面

一是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度不够。高职院校注重辅导员学识能力培育,忽视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注重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建设,忽视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培育;注重辅导员学识水平的提升,忽视辅导员德性品格的培育;注重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忽视辅导员工作作风的建设。二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不够健全。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培养、激励和监督评价机制,致使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缺乏必要的驱动力与指导监督。三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清,任务过多。辅导员工作多而杂,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事务皆是辅导员的工作。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求辅导员承担其他行政工作,甚至教学和科研工作,导致辅导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充实思想道德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职业素养,不利于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5]。

2.3 个人层面

一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部分辅导员认为师德师风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影响不大,他们注重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忽视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职业素养的提升。二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多数是“80后”、“90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方面相对比较自我。他们身处“价值多元化”时代,容易受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消极价值观的影响。有些辅导员追求享乐主义,不愿意终身从事又苦又累的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工作只是临时岗位,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有些辅导员崇尚功利主义,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处理繁杂却看不到成效的学生工作,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有些辅导员追求时尚、个性张扬,忽略了现实生活中言行举止的规范,不能做到“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育人意识不强,难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3 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要立足于高职院校和辅导员两个主体,不断强化外部推动力,深入挖掘内部驱动力,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进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3.1 强调外部推进,优化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与环境

3.1.1 强化制度保障,构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度。高职院校组建以校党委领导负责的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制度,明确学校各部门的职责,确保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顺利开展。同时,高职院校要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减轻辅导员的负担,让辅导员有时间和精力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发挥辅导员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高职院校要精心构筑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系统,包括构建内容体系、搭建载体与平台,创新形式与手段、健全制度体系、夯实主体力量等,形成一套客观全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体系。

(3)高职院校要健全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以完善的培养机制提升辅导员师德师风认知水平,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引导辅导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动性,以多维度的监督机制督促辅导员遵守师德师风规范和要求[6]。

3.1.2 强化思想引领,培育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环境

(1)高度重视,树立正确导向。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将其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到辅导员选聘、培养和考核等环节中,引导辅导员注重师德师风建设。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高职院校要建设厚德育人的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弘扬高尚师德,发扬育人精神,营造崇德、尚善、向上、求真的师德师风环境。

(3)强化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高职院校要重视宣传阵地与平台的建设,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对师德师风先进模范进行宣传报道,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失范者进行通报批评,努力营造崇尚师德师风、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舆论环境。

(4)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高职院校深入挖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辅导员,树立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用身边的榜样来激励辅导员勤于修德,崇德向善[7]。

3.2 重视内部驱动,激活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动力

3.2.1 改变观念,提升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1)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改变“师德师风无关紧要”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中,积极发挥自己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品德。

(2)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观,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自己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增强自己的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对工作高度负责。

(3)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坚守“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热爱辅导员工作,认真对待工作,在辅导员岗位上尽职尽责,实现职业价值;热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4)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树立“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辅导员要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模范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8]。

3.2.2 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夯实政治理论基础,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指导实际工作,做好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努力成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2)加强师德师风理论学习。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深入研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师德师风要求的条文及规定,掌握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和要求,将师德师风规范内化为内在的信念,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修养。

(3)加强时事政治学习。高职院校辅导员可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时政,了解国家政策、新思想、热点问题等,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能准确深入地为学生分析政治形势和和社会热点,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作用[9]。

猜你喜欢

师德师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