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共享下的社区养老服务物流驿站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2023-01-10李茜谢博宇
文/李茜 谢博宇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区养老的兴起暂解决了养老资源短缺问题,但只针对单一年龄结构,忽略其他年龄层的需求问题,人们开始探求更加适宜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其中代际共享模式得到认可。“代际共享”是解决老年人孤独问题、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养老模式,本文根据驿站现状及老幼青需求问题,提出适老化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公共空间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为建设“老龄友好型”养老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借鉴。
前言: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提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i近年来,随着国内高龄化、空巢化和家庭类型多样化趋势增长,传统的社区居家综合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家庭综合养老已逐步转向依托社区和机构养老,但社区养老服务相对不足,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方法。以往的社区养老都是以老年人生理需求为主,老年人孤独、寂寞的心理情感并未关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加,老年孤独感的增长,老年人群的交流隔离,社区养老中更加注重全龄段的需求,增加适合全龄交往的空间。因此,本文主要是将视角放在代际共享模式上,从公共空间进行研究探索,满足老年人养老愿望的方法策略。
一、代际共享模式下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现状分析
“代”就是世系的辈分,“际”是彼此关系。代际共享强调空间共享、注重老幼青之间的联系。国外对代际共享的理论研究较早,并迅速应用于实践,如德国多代居、时间银行、荷兰养老院(年轻人免费入住高端养老院)等。代际共享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实现老年人和青年人活动区域空间相互重叠,降低代际人群之间隔离性,增加不同人群的代际社会交往,有助于老年人获得支持和帮助,与年轻人接触中又更好地认识新的事物和其他新技能,实现老幼青人群互助受益。目前,我国对于多代际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公共空间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共享空间活动种类丰富但空间类型单一,各个房间面积小,设计缺少对可变性的考虑,养老供给能力明显不足,老年人和幼儿行动不便,没有完全真正的代际交流。适老细节处理不够,如门的设置、扶手的对于儿童设置欠考虑。这就要求设计师从老幼青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找到契合点,将无障碍设计引入公共空间,构建一套适合代际共享的社区养老驿站。
二、养老共享公共空间互动模式
1.以老幼一体的互动共享空间。以老幼为主的养老共享服务空间,养老共享空间在满足具备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基本功能的同时,空间中还针对幼儿进行设计。例如北京丰台诚和敬养老福海棠华苑站,除了为区域内老人提供老年营养餐、康复理疗等基础服务内容,这个“一老一小”融合式驿站还引入了专业的儿童早教服务。以后,老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驿站,孩子在二楼早教处参加儿童活动,老人在一楼享受老年服务,老少同乐。
2.以老幼残一体的互动共享空间。以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为主的养老共享空间,设施中加入残障设施、儿童设施等。例如北京南岗子养老驿站积极引入特色服务,专门开设儿童活动区,0-3岁的幼儿可以在这里体验公益早教课,解决现代家庭养育难题,驿站为儿童提供了感统活动教室、室外活动设施场所,配置专业早教器材,部分设施及活动为残疾人共享,努力探索老幼残一体、老幼一体模式,实现复合式运营。
3.以老幼青一体的互动共享空间。以老幼青为主,对社区居民开放的养老服务驿站,实现老幼青一体的代际沟通。如凤凰名苑建设的“市民驿站+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该项目一楼、二楼对社区居民开放,三楼、四楼对符合条件的长者开放。本文以老幼青共享养老空间为研究主体。
三、老幼青关注的公共空间需求问题
老幼青之间生理心理及行为之间存在相同点,喜好参与体验活动、渴望交友、喜好聚集,设计满足设施安全、温度适宜、可聚集可互动、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老幼青关注问题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安全性、交往场所的吸引性等。
1.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公共空间舒适度与桌椅摆放位置、材质、色彩、空气通风问题、光线的强弱有关。例如桌椅的摆放问题,考虑到轮椅老人的特殊性,需要留出宽敞的通道和轮椅回转空间。
2.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幼儿和老年人都是特殊人群,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变化,生理上易疲劳、自理能力差,心理上认知能力下降、行动上喜动、需要休息、行动缓慢、喜欢聚集。因此多代互动空间设计尺寸需要根据老幼生理特征,考虑到老幼的安全和无障碍设计,寻找平衡点,合理设计。如设置交谈的休息设施,安装老年人和幼儿合适的扶手,根据不同身高的老幼考量扶手的高度。
3.公共空间的吸引性。公共空间是支持代际共享的空间,因此具有吸引力的社区养老公共空间应该提供适宜的交往场所。例如公共空间用做读书看报、棋牌游戏、手工书画。针对不同使用人群,可以采用专门设计的可自由拼合阶梯形、花瓣形餐桌椅。
四、养老驿站公共空间设计思路
事实上,由于人群的特殊性,互动空间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针对老幼青公共空间需求为参考,总结了三个创新设计策略,为老幼青互动空间提供参考。
1促进老幼青身心状态的公共空间
1)空间部品尺寸适宜,老幼青身心舒适。公共空间设计以老幼及中青年人生活习惯、身体状况、行为特征为设计主体,进行一系列空间细节设计。如日常行走的空间路线,也是老人做有氧运动的区域,扶手的辅助功能必不可少,扶手考虑到材质、颜色和高度问题,扶手离墙表面距40mm。桌椅的尖角处安装上防撞角,或者采用圆角及弧形设计。为了满足多种使用需求,空间应多处设置桌椅,桌椅的边角处采用弧形处理或者是弱化硬朗的拐角。餐厅座的使用面积在满足老幼青就餐需求的基础上,还须包括轮椅餐车通行及护理人员喂饭所需的空间。地面不宜设置带坡度或者阶梯的形式,防止老幼摔倒。设计中注意动静分区,动线设计应该简洁,设计中采用一些减少设备噪音的设计,如:地面铺设具有防滑、减少震动的材料。在空间中设置紧急求救按钮,老年人在突发事件中可以通过紧急按钮呼叫护理人员。门把手应该选择极易施力的样式,不宜使用冰冷材手感的材质,设置中避免菱角。
2)空间削弱机构氛围,营造居家场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变化,对机构空间抵触,打造居家化公共空间,消除空间中不符缓解老年人的抵触心理。例如北京市西城区的月坛街道全总服务驿站内设置了一个可供老人活动的场所“趣苑杂谈”,环境布置成老北京四合院的情景,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舒适的氛围。每周安排不同的文娱活动。活动有固定时间的课程,如夕阳茶座、书法班、乐活堂等,也有服务商提供的节日优惠、促销活动,还有志愿者组织的公益服务,驿站对外开放,有街道提供的书籍和象棋、围棋,可供爱好者们阅读和娱乐。
2.营造多代人群融合的公共空间
1)动静空间合理布置,创造更多交往空间。养老公共空间是提供老年、幼儿及青少年相互交谈聊天、休闲娱乐和用餐的共享空间,本文所探讨的公共空间以阅览室、棋牌室、手工室、书画室、健身室、聊天室、教室、多功能厅等为主,是老年人使用率最高的空间,适宜朝南。由很多功能空间围合设计,再细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设计中灵活配置,把功能相同的空间合并设置,如划分动态活动空间和静态活动空间,以健身、棋牌、聊天室、多功能厅、餐厅等动态集体活动,需要宽敞的空间,设置隔音效果。而阅览室、手工课等为静态空间,需要安静的空间。动态活动空间布置吸引多代人群参与,中间设置隔断,可互相连通,布置多种桌椅组合,营造热闹氛围;静态活动空间布置也不强调绝对的安静,设置也要考虑灯光、材料,营造舒适轻松的氛围。另外,餐厅的简单安全工作可以让老幼青参与,一方面可以恢复老人的康复,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儿童动手能力,减少工作人员负担。
2)设置多代互动设施,激发老幼青好奇心。不少养老驿站设置了互动设施,促进空间内的互动交流,老年人可以帮助幼儿运用互动设施,实现老年人的价值,幼儿更自如的运用设置。如智能机器、体育用品等。
3.营造装饰美化的公共空间
1)点缀绿色盆栽,起到疗愈作用。植物点缀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点缀植物对代际人群身心健康的疗愈作用。在代际共享下,不仅能促进儿童对自然元素的认知,也能为老人带来欣赏,活跃氛围。其次,在一些活动空间放入适当植物,植物对感官的刺激作用能够促进老年人、青年及儿童人体机能及心理的疗愈,可通过植物搭配色彩、文化的融入在老幼共享活动空间营造视觉景观,老幼活动休息的座椅可种毛多柔软,有特殊感觉刺激的植物。
2)建立色彩体系,合理美化空间。色彩是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设计色彩不仅对老幼青有指导重要,还可以起到美化装饰空间的作用。大部分人群喜好偏暖色系,公共空间色彩可以采用暖色亮色系。色彩设计考虑到空间密度、人群喜好、营造氛围等,空间可以根据色彩进一步划分动静空间,米白色为主的静态空间和以纯度较高的暖色系为主的动态色系共同构建公共互动空间,调动老幼青的积极性。
结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家庭居住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代际共享下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作为老年人重要的养老模式,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老幼青公共空间进行重叠,挖掘代际人群的共同互动载体,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从而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立良好的代际关系,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
引用出处
1.陈竹萌.基于代际共融的社区老年人服务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08):75-77
2.汪晓春,焉琛,陈睿博,欧亚菲.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空间设计研究[J].湖南包装.2019(01):25-30
3.王艳春.苏州养老社区全龄共享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12)
4.张海.养老服务驿站——“不离家”式养老的新探索[J].城市开发.2016(17):26-27
5.梁玮男,曹阳.基于社区养老模式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