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研究
2023-01-10何亚飞
□文/何亚飞
机械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机械操作自动化运行,能大幅度提升机械设备工作的精准性和工作效率。但是在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要点、优化应用及发展策略这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土地资源分配不平均,加上传统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等原因,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应用。第二,从事农业技术生产的人员普遍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认识不足,不愿增加额外的经济投入。第三,由目前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的现状来看,重视程度不足,资金缺口大,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发展相对缓慢。第四,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起步较晚,机械制造水平相对较低,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二、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技术要点
(一)信息化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例如: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智能显示屏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也可以利用相应的信息化检测系统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检测,技术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相应的信息,从而针对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障农作物健康成长。
(二)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于农产品质量监测、信息整理分析发挥出极大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这一技术的应用之下研制出的采蘑菇机器人,主要依靠对蘑菇的位置、种类、大小的精准预判,从而决定是否进行采摘,大大节省了人工,这对于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作用。
三、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优化应用研究
(一)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
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技术能够根据种植地区的土壤条件以及农作物的生活习性对种苗的栽种深度以及种植密度进行精准的把控,有效减少种植户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这一技术还可以对当地的地质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精准把控土壤的施肥量,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
(二)农业生产自动化技术
农业生产环节涉及到了播种、灌溉、施肥、收割等诸多方面,这些操作环节都可以利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首先,农业生产自动化可以对种苗进行检测,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种苗生长进行实时监控,并对不同种类的种苗进行区分,通过针对性的管理,可以保证种苗的存活率,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农业收割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种类以及生活习性,科学的确定收割时间,实现自动化收割,从而有效缩短劳动时间。第三,灌溉需要时刻注意土壤的含水量,水量不足不能把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水量过多会导致浪费以及农作物死亡,农业灌溉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于土壤含水量的合理计算,根据需水量的多少,自动提供水源。第四,在农业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精确定位技术以及无人机技术等,完成作物的施肥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找到精准的地点施肥,还能提升施肥效率。
(三)车载计算机系统技术
车载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有效地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性,这一技术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第一时间告知机械操作员,并及时解决,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此外,这一技术还可以利用GPS技术对农机设备进行实时追踪,使管理更加方便。
四、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策略
第一,加大推广力度。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能够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因此,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好现场的演讲示范,转变农户的观念。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推广效果。
第二,完善售后服务。只有售后有保障,农户才敢放心的购买并且使用农业机械。除此之外,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养护工作也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此来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第三,提升创新力度。我国技术人员应针对农业生产中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开发研究,尽可能开发出更多的智能化机械设备以及操控系统,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创造出具有市场效益以及生产效率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应用和普及,我们要充分注重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发挥自动化技术的积极作用,不断地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