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下校企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实践研究*

2023-01-09穆龙涛王建军张文帅赵明威

南方农机 2023年2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育人

穆龙涛 , 王建军 , 张文帅 , 赵明威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咸阳市高端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咸阳 7120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部署了制造强国计划的全面推进。制造企业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针对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特别是针对企业对现代化、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启动了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为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方案,为制造业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在我国关于企业推广产教融合的研究较多,大多研究重点关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的发展模式[1]。但是政府倡导企业产教融合均是从最宏观的层面进行论述,应加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宏观职能[2]。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对产教融合以及院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产生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影响人才的培养方向[3]。企业应主动走进学校,根据岗位需求在学校建立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能够上岗[4]。总之,企业和地方的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助推剂,应围绕制造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根据社会需求与发展,重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导向。

1 产教融合发展分析

通过统计我国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发展情况,总结目前产教融合发展主要存在问题:首先,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多,关于产教融合的研究少,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零散地分布于有关研究当中,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5];其次,研究方法局限,缺乏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高职院校的发展应遵循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对地方产业应具有引领作用;最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案例极少,不能因地制宜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问题。

产教融合政策作为一项鼓励政策,引导学校和企业把出发点建立在培养重点人才上,可以有效解决成本承担能力不足、组织投入积极性不足和公私利益分配公平性不足等问题。

2 产教融合促进双高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西北支柱产业——航空航天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聚焦数字化精密制造技术与技术应用,联合国内制造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机制,以“共建、共享、共用、共赢”为基本原则,携手打造理事会管理下的实体化运营的产业学院。

2.1 创新校企协同长效运行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企业伙伴创新校企协同建设机制,制定“共建、共享、共用”实训基地建设办法;创新校企协同运行机制,制定产业学院理事会组建与运行制度、理事会议事制度、项目结算制度等[6];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制定产业特聘教授选聘标准、兼职教师选聘标准、产业学院企业兼职人员选聘标准、企业人员柔性引进制度,为全国机械制造类专业群提供校企合作典范。

2.2 创新专业群与产业发展同步调整机制

紧跟装备制造产业持续优化升级步伐以及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步伐,探索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专业群以及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管理制度,制定专业群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动态更新与管理办法,制定专业群建设团队动态更新与管理办法,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评价办法,为全国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动态管理机制提供范式。

2.3 落实“产教六维融合”实体化运行机制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校企双方从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人员融合等方面着手,形成校企协同长效育人模式;校企双方针对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需求,从利益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先进制造精雕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型命运共同体,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通过上述举措,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组建陕西工院精雕先进制造产业学院,共同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共同制定理事会组建与运行制度、理事会议事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制定产业特聘教授选聘标准、兼职教师选聘标准、协同育人平台企业兼职人员选聘标准、企业人员柔性引进制度等,形成产业学院组织框架。校企合作具体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

3 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3.1 产教融合推动发展创新途径

梳理管理制度,强化奖惩项目,强化创新性工作分配占比,强化承担任务分配占比,不断压缩懒人生存环境;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创新力度,对接新技术建设和新设备要求,不断开设新课程,倒逼教师强化自身学习能力,主动适应新技术发展形势下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7];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企业实际项目载体教学改革,对接装备制造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追赶超越[8]。

3.2 装备制造技术技能育人平台

校企共同制定了协同育人平台理事会组建与运行制度、理事会议事制度、项目结算制度等;制定了产业特聘教授选聘标准、兼职教师选聘标准、协同育人平台企业兼职人员选聘标准等。初步形成了“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协同育人平台长效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3.3 形成技术和研究互补的人才培养路径

以破解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不紧密”的难点为根本,面向地域企业广泛开展技术研究与服务,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资源,将企业新技术动态引进课堂教学,实现“技术研究+教育教学”相互融通。技术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专业能力保鲜和技术能力提升”的平台,研究成果可以及时反哺教育教学,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技术研究+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形成了“技术研究+教育教学”互融互促体系。推动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和价值体现的双丰收,激发教师团队内生动力,形成高水平师资队伍长效建设机制[9-10]。

4 总结

虽然目前国内开展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产教融合地域性限制的客观条件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西北地区为实验基地,探索双高建设、资源共用、平台共建、人才共育、校企联合发展、人才共同培养的产教融合新模式,积极引领兄弟院校共同发展,为兄弟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经验与实践方案。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