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3-01-09闫晓茹樊慧玲

南方农机 2023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人才

闫晓茹 ,樊慧玲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从2002年的1.22万亿元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5.5万亿元,增长近40倍,且2021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39.8%,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数字经济为国民经济带来了新动能。

图1 2002—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其占GDP的比重数据图

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网民的数量持续增加,数字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数字技术可以为乡村地区的农业、旅游业、工业品加工业等产业提供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保护乡村的历史遗迹、文化风貌、自然风光等,数字乡村建设也应势而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1]。近年来,业界学者在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也愈来愈多,王胜等[2]认为数字乡村通过构建虚拟空间,赋能于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乡村治理、农村流通、文化观念等,有利于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赵德起等[3]认为乡村的数字化有利于提升农业效益、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健全城乡融合机制,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周锦[4]认为数字文化产业可从供给侧、消费侧、产业融合侧赋能乡村振兴。基于此,课题组梳理分析了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为了促进乡村数字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从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做强人才链、精准防返贫、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方面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

1 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1.1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提出,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共同富裕[5]。数字乡村建设探索农村数字蓝海、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从数字化层面缩小城乡差距的内容不谋而合。2018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2020年,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提出,加速融合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从数字化层面入手,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缩小城乡数字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2 数字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依托数字技术的发展,农村的经济模式、经济形态发生巨变。以往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闭塞等原因,农民只能依赖于种植业发展。此外,农作物种植受天气、病虫害、销售渠道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微薄,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目前,农村依托互联网科技,在农作物选种、种植、培育、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了数字技术支撑,冷链物流、农副产品营销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农民实现了智慧种植与养殖,农业农村实现了数字化发展,不仅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也打通了农村农产品产业链与各个环节链条的通道,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1.3 数字乡村筑好乡村振兴人才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一批人才是关键。由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人才外流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人才支撑是发展数字乡村的重要保障[6],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线上教育、智慧医疗、网格化管理等数字服务平台弥合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满足民生需求[7],吸引人才回流,筑好乡村振兴人才链,确保乡村振兴有持续的人才供给。线上教育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接触高质量教育资源提供了平台,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一方面解决了乡村居民对下一代教育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人才回流。

1.4 数字乡村促进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

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盘活特色文化资源。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富裕,应加大对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视,打造可以展示乡村文化、宣传乡村文化的平台。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为乡村文化的数字储存、数字转化和数字展示提供了支撑,通过数字化的视频影像有利于更好地储存、传承与展现乡村地区的文化;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通过网络直播、线上营销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宣传乡村传统文化,既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乡村文化的传承,又可以推进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进步,打造文化反哺经济的良好局面。

1.5 数字乡村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以历史性解决。然而,这并不是终点,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接下来较长时间内需要重视的问题。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重人群与地域差异、做大做强贫困地区优势产业是两大发展重点,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极大地助力这个目标。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民众信息入库,借助自动算法生成重点贫困居民信息,为基层干部的走访调查、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便利,有助于高效解决脱贫地区居民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另一方面,数字乡村建设极大地助力了产业数字化发展,助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了脱贫农户增产增收。

2 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2.1 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方式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我国农村网民的规模日益壮大,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建设数字乡村的首要步骤和关键所在,具体做法如下:1)不断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村地区的“数字道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衔接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农村数字化治理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2)政府可以完善线上政务应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的功能,并持续运营以强化政府、民众、企业三者数据的互联互通[8]。3)依托数字技术创新治理手段、完善治理机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农村地区的有效治理与乡风文明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2 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兴旺是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之一。借助数字技术发挥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人力成本、政策支持等一系列优势,发展当地优势产业是建设数字乡村的关键所在。具体做法如下:1)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的,以数字技术为依托,通过智慧种植、智慧管理、线上销售等方式推进数字技术与当地农副产品的融合发展。数字化监测可以保证产业链中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由政府领导和基层干部带头、当地农户参与,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深入挖掘当地优势产业,通过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推广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借助数字技术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3)整合农村分散的优势资源,逐渐形成当地特色,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当地农民多渠道增收,最终达到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2.3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做大做强数字乡村人才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高水平、高学历人才的带动。为培养人才队伍、补足乡村振兴人才链,需要从民生需求入手,通过数字化平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弥补农村社会资源的不足。具体做法如下:1)着力发挥数字技术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通过大数据整合医疗、教育、社保、交通、人力资源、文化等各个平台数据,推动“互联网+”社会保障、线上医疗、智慧养老等服务平台的建设及推广。通过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可以极大地便利农民的生活,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吸引农村人才回流。2)通过本土培养、人才回流、引进人才的方式做强乡村数字人才链。①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加强建设农民培训基地,面向当地特色产业开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工艺品品牌包装与营销等专题培训班,提升广大农民的知识尤其是数字知识的素养,打造一支新型数字农民队伍;②在吸引人才回流方面,可以通过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给予人才补贴、完善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创业扶持政策等措施来优化乡村的数字创业环境,从而吸引数字化人才主动回乡服务;③在引进数字化人才方面,可以通过与高校、科技企业合作,为数字乡村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企业人才等主体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引进一批具有数字化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

2.4 精准掌握脱贫人员情况,推进防返贫方案个性定制

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从监测脱贫户数据、返贫风险预警、防返贫方案定制等多方面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体做法如下:1)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及特殊脱贫人口开发大数据支撑平台,通过数字化治理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实时更新、监测重点脱贫人群数据,对因特殊原因可能返贫的人员进行动态预警。大数据平台的返贫动态预警机制可以高效掌握脱贫人群的具体情况,一方面有助于及时解决脱贫人员面临的问题,防止返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高效分析脱贫人员的致贫原因、脱贫机遇等问题,促进已脱贫人群的信息共享,注重挖掘已脱贫地区人群的需要[9],为促进乡村振兴、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可行性方案并用于推广。2)深入群众,从群众需求入手,利用大数据算法为已脱贫人群个性化定制防返贫方案,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数字化技术的介入可以科学分析脱贫人员的具体情况,高效定制不同脱贫人群的个性化防返贫方案,为脱贫地区、脱贫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2.5 深耕乡村文化数字资源,促进文化传承与创造性发展

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象征着人民的勤劳智慧、支撑着千百代人生活的传统农耕文化,还是丰富人民业余生活、给人民带来精神愉悦的戏剧、杂技、剪纸雕塑等精神文化资源,或是从古流传、代表着古代人民创造精神的古庙、古镇、古建筑等物质文化资源,都是乡村居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民族的财富,需要当代人民的弘扬与传承。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可以改变文化资源传统的储存及传承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文化资源的价值。具体做法如下:1)深耕乡村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储存与宣传,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数字立体建模等方式将乡村文化资源的历史风貌、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储存并展现出来。一方面,提高了传统文化资源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行动。另一方面,文化的数字化展示有利于乡村农产品、工艺品、旅游业的发展,以文化发展促进产业振兴,从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通过乡镇高校合作的方式引进创新理念及科研成果,结合乡村的实际发展与需求,利用校方优势进行党史馆设计、文化衍生品设计、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等文化宣传工作[10],提升品牌意识,注重乡村文化产业品牌的建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3 结语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同时对做大做强乡村人才链和传承乡村文化资源有重要意义,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实现了有效衔接。政府、民众应抓住数字技术的红利与机遇,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数字化、推进公共服务供给、精准防返贫以及文化资源数字化发展等方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人才
人才云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