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语境下公司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
——基于深交所创业板的实证研究

2023-01-09杨添程

南方金融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可读性年报流动性

钱 燕,杨添程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提供股权融资、再融资等融资渠道,融资成本是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市场透明度,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2019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2021年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原则》分别在信息披露方面新增了“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文件,财务信息披露通常受到准则约束,而非财务的文本信息披露却具有较高弹性,公司内部人决定年报最终披露的内容。投资者通过阅读公司年报,挖掘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信息,衡量投资风险和收益。公司面临的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必然越高。年度报告简明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即可读性较高,有助于提高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李春涛等,2020),投资者据此衡量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便较为准确。而若年度报告晦涩难懂、可读性差,会加剧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此时投资者难以准确预测需要承担的风险,那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会放弃投资,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则会要求更高的必要报酬率。综上所述,从理论逻辑上讲,年报可读性与公司融资成本之间存在负向关系。然而在现实中,公司提高年报可读性是否一定能降低股权融资成本?中文语境下迄今为止尚缺乏直接的经验证据。

学术界对公司年报文本可读性的关注由来已久。Soper等(1964)指出增加年报可读性即提高年报可理解性以吸引读者,Li(2008)在实证研究中引入计算机方法测度可读性,以 Fog Index 和文本长度作为年报可读性的衡量指标,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随着年报可读性测度方法的出现,年报可读性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受到关注。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可能会操纵年报可读性(王克敏等,2018),而外部监管具有监督作用,会提高公司年报可读性(翟淑萍等,2020)。从经济后果上看,年报可读性影响投资者决策,进而对公司股价产生影响。当年报可读性较高时,投资者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促使投资者依赖年报所披露的信息进行决策,公司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Lawrence,2013)。反之,年报可读性较差时,投资者会降低对公司管理层的信任程度,认为公司管理质量下降,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消极看法,造成股价波动(Hwang和Kim,2017)。可读性低的年报增加投资者处理信息的难度,中小投资者会在市场上减少对该公司股票的交易。

年报可读性与企业融资约束存在负相关性(李春涛等,2020;逯东等,2021),但对年报可读性和股权融资成本关系的研究,大多基于英文文本进行分析。Courtis(1986)最早研究公司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关系,发现两者存在弱相关性。年报可读性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看法,当管理层使用语言复杂性来混淆信息时,投资者感知到更大的风险,需要更高的股权回报(Garel等,2019)。Hatem等(2021)认为可读性较低的年报会降低投资者对年报的阅读和理解程度,提高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从而导致更高的股权融资成本。

在中文文本语境下,从年报的非财务信息视角讨论股权融资成本的研究还较少。是否可以以及如何从自身行为出发、降低融资成本是公司决策的重要内容。向投资者传递准确、及时的信息,进而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是值得上市公司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文本分析技术对年报可读性进行测量,分析年报可读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及机制,继而考虑分析师关注、机构投资者持股等因素的调节效应,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就上市公司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提出对策建议,并且为证券监管部门完善信息披露准则、加快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基于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测度中文年报的可读性并开展相关研究,为上市公司年报可读性这一概念的技术实现与应用价值提供中文语境下的新证据;第二,从年报可读性这一非财务信息视角揭示年报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丰富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三,对“年报可读性提高—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这一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为理解年报可读性和公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提供来自股票市场的实证支撑。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

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于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信息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传递和接收,影响市场上的资金配置。作为资金供给方,外部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向外界披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投资者获得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不同质量的信息披露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Bushman和Smith,2001)。当年报可读性较高时,投资者能够轻松地阅读年报,从而更快、更准确地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果年报可读性较低,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公司未来业绩,对公司股票未来回报的判断产生偏差,增加投资者决策时的意见分歧。特别是在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管理层更可能出于自利动机,通过降低年报可读性来隐匿坏消息(Li,2008;王克敏等,2018)。投资者会采取更高的资金定价策略来进行自我保护,在不确定情况下寻找价格上的补偿,增加公司融资成本(Chakrabarty等,2018)。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第一个研究假设:

H1:公司年报可读性越高,其股权融资成本越低。

(二)股票流动性的中介作用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发现,可读性较高的信息披露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善股票流动性(王运陈等,2020),而较高的股票流动性能降低股权融资成本(高芳和傅仁辉,2012)。资本市场是信息加信心的市场,年报可读性会影响投资者的信息解读成本和对信息的信任程度,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最终传递到股票市场流动性上。一方面,可读性较高的年报能够减少投资者获取信息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降低处理信息成本,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容易地从年报中挖掘出有价值信息(Miller,2010),对年报中所涉及的经营状况、财务业绩等信息更加信赖,提高其交易意愿,从而提高股票流动性;而可读性较低的年报将会增加投资者处理信息的成本,影响其交易意愿,进而减少其股票交易活动。Lawrence(2013)对美国中小投资者的股票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投资者更喜欢购买年报可读性较高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可读性较低的年报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使资本市场出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诱发投机性交易,增强资本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最终使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下降。基于流动性溢价理论,资产流动性影响资产定价,流动性低的资产具有相对高的流动性成本,投资者则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随之上升。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设:

H2:年报可读性提高有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从而降低股权融资成本。

(三)分析师关注的调节作用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信息中介,作为高级金融从业人员,证券分析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整合,撰写信息含量高的研究报告(Francis 和Soffer,1997),将专业的解读传递给普通投资者。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能够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证券分析师对年报信息的分析解读已成为广大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胡玮佳和韩丽荣,2020;刘少波等,2021)。分析师不会特别关注可读性较差的公司年报(刘会芹等,2021),分析师关注较多的公司由于信息解读比较全面和准确,更容易为投资者所了解。此外,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进行长期跟踪和不定期考察,会起到重要的外部监督作用,一旦识别出管理层存在会计操纵等违规行为,会对公司形成负面影响,这种震慑作用可降低公司管理层自利行为,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因此,随着分析师关注增加,年报可读性较高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下降,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潜在风险下降,公司股权融资成本降低。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第三个研究假设:

H3:当分析师关注增加时,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更加显著。

(四)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角色。相对于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资金等方面拥有更多优势,非理性行为也更少。从价值选择角度来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会搜集大量信息,对公司价值和未来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并投资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公司。财务状况优良、治理水平较高、信息披露充分的公司是机构投资者的重点投资对象,机构投资者通过持股介入公司治理,监督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也可以促使股价回归股票的真实价值,提高股价的信息效率(孔东民等,2015)。因此,机构投资者会将年报可读性高公司的股票纳入资产池,增加其持股,这一示范效应会吸引中小投资者跟进。可读性较高的年报更容易受到投资者青睐,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减小,降低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第四个研究假设:

H4:当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加时,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由于创业板与主板市场在上市门槛、信息披露制度、上市交易制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创业板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主板市场,本文选择2009—2020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更好地分析信息披露对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万得(Wind)数据库。文本可读性指标的测度使用Python3.6对巨潮资讯网上公司年度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后得出,并对初始样本进行如下处理:①删除金融业公司样本;②删除资不抵债的公司样本;③删除ST和*ST的公司样本;④删除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最终,本文得到4950个有效公司—年度观察样本。为降低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Winsorize缩尾处理。

(二)变量选择与定义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股权融资成本(COST)。文献中关于股权融资成本的度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事前资本成本估计方法,以股票价格、分析师预测为基础,利用贴现模型计算的事前期望收益率作为股权融资成本的代理变量,有股利贴现模型、剩余收益贴现(GLS)模型、OJN模型和PEG模型等;另一种是事后资本成本估计方法,基于已实现的事后数据计算,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套利定价模型、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等。

使用已实现的事后数据来度量股权融资成本,其前提假设是可以对风险进行准确定价,但是现实中市场噪音较大,风险难以估计,容易受到随机因素干扰,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毛新述等(2012)研究发现,事前资本成本估计方法更能准确地度量股权融资成本,而且PEG模型比其他模型更能准确反映市场上各种风险。因此,本文选用PEG模型来对股权融资成本进行度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E为股权融资成本,EPS1和EPS2表示分析师预测的未来一期和二期股票每股收益,P0为当前股价,用每股收益与行业市盈率中位数的乘积计算表示。

2.核心解释变量

根据中文文本特点,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年报可读性和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以下三种指标对年报可读性进行衡量。

第一,参考李春涛等(2020)的做法,使用Python3.6软件读取每份年报中的文本信息,将数字、英文、特殊符号筛选去除,然后对其进行分词,统计每个词i在各自年报中出现的频数ni及在所有年报中出现的频数Ni,按照式(2)构建年报可读性指标(READ1),该值越大,表明可读性越高。其中:α表示该年报中的词数,ni表示第i个词在该年报中出现的频数,Ni表示第i个词在所有年报中出现的频数。

第二,参考王克敏等(2018)的方法,用次常用字出现的频数进行衡量,当次常用字越多时,文本阅读难度越大。次常用字源自《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1998)》,用Python3.6对文本进行分词后,统计次常用词出现频数n,按照式(3)构建年报可读性指标(READ2),该值越大,表明年报可读性越高。其中n为次常用词在该年报中的频数。

第三,参考翟淑萍等(2020),用分句平均含字量度量年报可读性。使用Python3.6读取年报信息,将数字和英文去除,然后统计年报总的字符数N以及标点数n,按照式(4)构建年报可读性指标(READ3),该值越大,表明年报可读性越高。其中N为年报中的字符总数。

3.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为股票流动性(LIQ)。国内外学术界对股票流动性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三类:第一是价格法,以买卖价差或有效价差来衡量;第二是交易量法,以成交深度或换手率来衡量;第三是价量结合法,指标为非流动性比率。Amihud(2002)提出的非流动性比率拟合效果较好,故采用该指标来度量股票流动性,计算方法如式(5)所示:

其中:Ri,t,d和Vi,t,d分别为股票i在t年第d天的收益率和交易金额,Di,t为股票i在t年的交易天数。由于Amihud非流动性指标是股票流动性的反向指标且偏度较大,参考王运陈等(2020)的方法,使用式(6)对其进行对数转换,LIQi,t的值越大,股票流动性越好。反之,LIQi,t的值越小,股票流动性越差。

4.调节变量

基于假设H3、H4,本文设置如下两个调节变量:分析师关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 (Analysts)的计算方式为当年对某公司进行跟踪的证券分析师人数加1后取自然对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用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股份数占总股份数的比重来衡量。

5.控制变量

借鉴现有研究,在模型中加入如下控制变量:贝塔系数(BETA),反映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托宾Q(TOBINQ),反映企业成长性;负债水平(LEV),衡量企业财务风险;账面市值比(BM),反映企业成长潜力;总资产收益率(ROA),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公司规模(SIZE)。此外,模型还控制了年度和行业的固定效应。

变量的具体定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计

为检验上市公司年报可读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COSTi,t为i公司在t年的股权融资成本;READi,t-1为i公司在t-1年所发布年报的可读性,考虑到上市公司年报公布一般发生在次年的上半年,模型中年报可读性的指标滞后一期;β0为模型的截距项,ε为模型的随机干扰项。为检验股票流动性在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间的中介效应,采用温忠麟等(2004)的逐步法来检验中介效应,在模型(7)的基础上,再建立如下两个模型:

为检验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建立如下模型:

为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效应,建立如下模型:

本文利用模型(7)验证假设H1,利用模型(7)-(9)验证假设H2。利用模型(10)和(11)验证假设H3和H4,其中交叉项是调节效应的主要观测系数。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样本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最小值为0.028,最大值为0.232,均值为0.107,标准差为0.038,说明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差异较大。核心解释变量年报可读性(READ3)最小值为-13.207,最大值为-9.672,标准差为0.838,大于其他两个可读性指标(READ1、READ2),READ3能更好地体现年报之间可读性的差异。中介变量股票流动性(LIQ)最大值为-0.008,最小值为-2.827,标准差为0.212。分析师关注(Analysts)平均值为1.404,意味着平均每个公司一年受到3.07(e1.404-1)个证券分析师关注。调节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Ins)平均值为0.058,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356,标准差为0.082,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投资者,但公司之间的差异较大。由于可读性指标READ1、READ3和公司规模(SIZE)的均值绝对值均超过10,其数量级远大于其他变量,将这些变量分别除以100。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回归分析

1.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

为检验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使用计量模型(7)对样本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控制年度和行业的固定效应以增强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年报可读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回归结果

表3结果显示,三个可读性指标READ1、READ2和READ3的系数均为负,其中READ1、READ2回归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READ3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调整R2均大于0.2,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能够较好地解释变量间的关系。可见,上市公司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年报可读性越高,股权融资成本越低,假设H1得到验证。年报可读性越高,信息能够更高效、准确地传递给投资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了潜在的信息风险,使投资者能够正确地评估公司价值和预测未来收益,从而减少了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公司股权融资成本降低。反之,当公司年报可读性较低时,投资者将面临更高的信息风险,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增加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控制变量贝塔系数(BETA)与股权融资成本(COST)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贝塔系数的增加,风险越高,融资成本越高。企业规模(SIZE)与股权融资成本(COST)显著负相关,表明规模较大的公司经营业绩良好,潜在风险较小,投资者更愿意投资此类公司。负债水平(LEV)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负债水平越高,财务风险越大,投资者会提高其必要报酬率。账面市值比(BM)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账面市值比越高的企业,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越高。托宾Q(TOBINQ)和总资产收益率(ROA)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不显著。

2.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

根据模型(7)的检验结果,年报可读性越高,股权融资成本越低。根据中介效应模型的步骤,使用模型(8)检验年报可读性与股票流动性的关系。结果如表4第(1)-(3)列所示。年报可读性指标READ1、READ2和READ3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表明年报可读性与股票流动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提高年报可读性可以提升股票流动性。相对于可读性低的年报,可读性较高的年报能够使投资者更容易地从中挖掘出有价值信息,提高投资者对年报信息的依赖程度和信任程度,增加对股票的交易,提高股票流动性。

表4 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然后使用模型(9)检验年报可读性、股票流动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联合关系,结果如表4第(4)-(6)列所示。股票流动性指标LIQ的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这表明股票流动性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较高的股票流动性降低了投资者所承担的流动性成本,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降低,最终使股权融资成本下降。在三种不同的年报可读性度量方法下,第一,年报可读性对股权融资成本总效应的系数β1显著为负;第二,以股票流动性(LIQ)为被解释变量时,年报可读性的系数α1均显著为正;第三,联合检验中,股票流动性系数γ2显著为负,并且年报可读性的系数γ1依然显著,但小于表4第(1)-(3)列回归的系数β1,且Sobel检验的Z值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0.97,表明股票流动性在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假设H2得到验证。

3.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

为了验证假设H3,本文使用计量模型(10)对样本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年报可读性变量(READ1、READ2、READ3)系数仍显著为负,与主回归结果一致。可读性与分析师关注的交叉项(READ×Analysts)的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分析师关注增加时,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假设H3得到验证。证券分析师具有传递信息和监督作用,其关注的年报可读性较高,不仅降低自身解读信息的难度和成本,还及时地传递给潜在投资者,降低了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使公司股权融资成本降低。

表5 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4.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效应

为了验证假设H4,本文使用计量模型(11)对样本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年报可读性变量(READ1、READ2、READ3)系数仍显著为负,与主回归结果一致。可读性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交叉项(READ×Ins)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加时,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更加显著。机构投资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其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更强,通过持股监督公司的信息披露,其市场行为也具有示范作用。机构投资者选择年报可读性较高的公司增加持股比例,一旦机构将公司股票纳入资产池,就有可能吸引中小投资者的跟进,年报中的信息能更充分地得到解读和传播,降低了投资者面临的潜在信息风险,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表6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5.稳健性检验

变量度量误差、遗漏重要解释变量、互为因果是产生内生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影响结论的稳健性。前面实证中使用控制行业和年份的固定效应模型,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生性问题。因此,本节使用工具变量二阶段回归和替换变量度量方式两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增加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1)工具变量法。选取同一年份和行业其他公司的年报可读性中位数(MEREAD)作为年报可读性的工具变量。该指标反映了同期同行业公司的年报可读性平均水平,因为同行业公司同期处于相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中,其信息披露要求也具有一致性,因此其年报的可读性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李春涛等,2020)。此外,这一变量对单个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存在的影响较弱。因此,年报可读性的年度—行业中位数(MEREAD)符合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和外生性要求。随后,文章使用该工具变量进行二阶段回归,结果如下表7所示。

表7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回归中,年报可读性的年度—行业中位数(MEREAD)系数为正,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表明该工具变量与年报可读性高度正相关。第二阶段回归结果显示,年报可读性READ1、READ2和READ3的系数均为负,且READ1、READ2回归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READ3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依旧稳健。

表7 工具变量2SLS回归结果

(2)替换股权融资成本度量方法。分别使用OJN模型、CAPM模型计量股权融资成本。OJN模型中的股权融资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i表示资产i的期望报酬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Rm为市场回报率,βi是资产的系统性风险。替换股权融资成本后对假设H1-H4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支持原假设,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限于篇幅,只汇报基准回归的稳健性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回归结果验证了表3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表8 替换股权融资成本度量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年份/行业固定效应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0.369***(8.362)调整R2 0.224 0.238 0.206 0.255 0.243 0.217 N 4950 4950 4950 4950 4950 4950 CONS 0.413***(12.982)0.357***(9.816)0.350***(7.639)0.366***(16.26)0.318***(10.784)

五、结论与启示

年报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以2009—2020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测度年报可读性,研究其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分析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以及分析师关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上市公司的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当公司年报更具可读性时,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更低。第二,股票流动性具有中介效应,可读性较高的年报能够使投资者更容易地从中挖掘出有价值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从而提升股票流动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所承担的流动性成本,相应地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也会降低。第三,当分析师关注增加时,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原因在于分析师发挥着信息传递和监督作用,将可读性高的年报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从而使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得以降低。第四,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年报可读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便越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具有监督和示范作用,机构投资者增加对年报可读性较高公司的持股,其他投资者将这个信号作为决策参考信息,投资者的风险溢价要求相应下降,有利于公司融资成本降低。

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第一,对于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高质量信息披露,将有关自身经营和发展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投资者,在严格遵守证券监管机构关于信息披露规定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年度报告,在中文语境下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简明清晰、通俗易懂”。这不仅仅是符合年报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司降低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第二,证券监管机构要把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作为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推动上市公司披露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年报。在“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原则框架下,提出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的信息可读性评判标准。第三,要充分发挥证券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优势,将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信息准确、及时、高效地传达给中小投资者,同时发挥证券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促进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交流,引导各类投资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提高创业板股票流动性、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起到激励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高质量信息披露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可读性年报流动性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可读性
本期缩略语表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
报纸专副刊可读性探究——以湖北日报《档案解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