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幼儿棋类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合

2023-01-09胡莲花

幸福家庭 2022年12期
关键词:棋类幼儿园游戏

■文/胡莲花

棋类游戏是一项集科学、文化、艺术、竞技于一体的智力活动,对幼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幼儿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棋类游戏与各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认知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幼儿园棋类游戏的作用

下棋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娱乐项目,一盒棋子,一张棋盘,便可进行一场精彩的对弈。教师将棋类游戏与幼儿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活动的效果。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幼儿棋类游戏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幼儿大局观的树立。幼儿园的棋类游戏虽不如成年人的对弈那么激烈,但也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在思考该怎么摆棋、怎样以退为进的过程中,幼儿能树立大局观,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棋类游戏包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反映了人生的哲学和人生处世的启迪。在开展棋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进行直接有效的交流,感悟到一些道理。同时,棋类游戏还能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促使幼儿形成发散性、跳跃性的思维。

二、幼儿园棋类游戏与教育活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的棋艺水平有限,对幼儿缺乏有效的指导

幼儿园比较常见的棋类游戏有中国象棋、五子棋、围棋、跳棋等。目前,部分幼儿园教师的棋艺水平有限,特别是象棋、围棋的水平普遍不高,有的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棋类游戏时,教师往往只能充当组织者和观众的角色,无法及时有效地指导幼儿,导致幼儿整体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不高。同时,部分教师对棋类游戏的认识不够深入,难以达到以棋类游戏发散幼儿思维的目的。

(二)教师不够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规则意识较弱,在进行棋类游戏时,常常出现悔棋、耍赖等现象,在与其他幼儿对弈的过程中难以进行良好的沟通。对此,教师应及时引导,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但有的教师不够重视幼儿在棋类游戏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也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导致幼儿无法很好地开展棋类游戏。

三、棋类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合方法

在整合棋类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棋类游戏,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观察能力,促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与快乐,并从中获得启发,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

(一)开展多样化的棋类游戏,提升教师的棋艺水平

教师要充分发挥棋类游戏的教育意义,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棋类游戏。在教育观念不断变革、教学方式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关注各种形式的活动,努力丰富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以使幼儿教育真正实现其最大的价值,从而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整合棋类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设计不同类型的棋类游戏,让幼儿体验各种各样的棋类游戏,在游戏中充分开动脑筋,以培养幼儿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另外,幼儿园要加大对棋类游戏的支持力度,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给教师,通过开设围棋培训班、开展象棋大讲堂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棋艺水平,以便教师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棋类游戏,解决幼儿在棋类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二)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棋类游戏指导。

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亲自示范指导,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发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区角放置不同的棋类,让幼儿有初步的探索和认识各种棋类的机会,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在幼儿对跳棋感兴趣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简易的跳棋和棋盘,让幼儿初步接触、学习,并为幼儿演示,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参与式、启发式的指导方式。有了小班阶段的接触,中班幼儿基本掌握了棋类游戏的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大游戏的难度,以激发幼儿的挑战欲。在幼儿遇到难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幼儿主动寻找答案。比如,涵涵和亮亮下了一盘飞行棋,距离终点很近了,但根据游戏规则,如果所投步数大于到达终点的格数,人物需要往回走多余的步数。在这种情况下,两名幼儿都变得很紧张。于是,教师笑着走过来,说:“飞机马上就要到了,加油哦!”幼儿回答道:“嗯,就差3步了,可是又后退了5步。”教师继续说:“没关系的,别的驾驶员也可以帮忙。”这时,乐乐在一旁说道:“老师,我们能不能换个方式,这样两个人都不用再回去了,我们可以飞过去,我以前也玩过。”教师就这个问题组织幼儿进行了小组讨论,大部分幼儿都同意修改规则。于是,教师尊重幼儿的意见,并允许双方通过协商适当修改游戏规则。

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或同伴互动的指导方式。经过两年的熏陶,大班幼儿早已掌握了基本的下棋技巧,他们更加注重胜负,很可能因为一盘棋而违反规则。因此,教师的指导重点在于如何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如果违反规则,就无法顺利进行比赛。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充当“小助手”和“监督员”,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棋局游戏,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同时,教师要告诉幼儿输、赢不是开展棋类游戏的最终目的,增进与同学的感情、获得成长才是游戏的价值所在。

(三)将棋类游戏与其他领域活动紧密结合

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伙伴”,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将棋类游戏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活动紧密结合,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将棋类游戏与“小马喝水”游戏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将棋子当成马,将棋盘当成一片大草原,开展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玩得开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在每次开展主题活动时,笔者都会思考并设计与之相关联的棋局,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小兔拔萝卜”游戏时,笔者设计了相应的“萝卜阵”棋局,让两名幼儿作为游戏的双方,每人每次只能拔一个萝卜,并使自己的萝卜坑形成连续的五个点,以此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重营造良好的棋类游戏氛围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营造浓厚的棋类游戏氛围,将棋类游戏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体现其独特性、创新性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在走廊地面、墙壁上张贴棋谱,利用黑板报介绍棋艺知识,并开设专门的棋类游戏活动室。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晨间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游戏等,将棋类游戏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同时,教师可以在游戏区域设置“棋游区”,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游戏性、趣味性较强的棋类游戏,并允许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以提高幼儿参与棋类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在整合棋类游戏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玩得更开心。教师应尽量选择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并增添趣味性,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提供给幼儿更多的选择,让他们自由选择游戏类型和游戏伙伴,并设法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教师要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营造开放、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重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感。此外,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棋类游戏的设计,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棋类游戏,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棋类游戏的兴趣。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讲解棋类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融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导幼儿开展棋类游戏,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剪辑棋类介绍视频中的精彩片段,并配上趣味性的字幕和适合的教学语言进行播放,以加深幼儿对棋类游戏的认识。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躲猫猫—找棋牌”“棋乐大冒险”等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地熟悉棋类游戏的规则,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棋类游戏的兴趣。

综上所述,目前棋类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整合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棋类游戏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并试图以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将棋类游戏合理融入幼儿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幼儿的各项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棋类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棋类游戏
棋类游戏
棋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