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训练改善颈椎后路术后病人轴性症状的效果
2023-01-09冯倩茜隆海红
冯倩茜,隆海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00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和椎管狭窄多年来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1]。术后病人临床疗效改善明显,病人的神经症状得到改善,但此种术式导致的术后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s,AS)给病人带来了较大影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其发生率为52.0%~61.5%[2],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颈椎后路手术的综合疗效。轴性症状的概念由Kawaguchi等[3]于1999 年首次提出,是指颈椎术后病人长期出现肩背部及颈项部的慢性疼痛、肌肉痉挛、酸胀及僵硬感,甚至会导致颈椎活动受限,对病人术后恢复和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4]。因此,对于此类病人术后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常用的抗阻训练是无氧运动的一种,也称阻力运动或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身体克服阻力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一系列运动过程[5-6]。颈肩部抗阻训练是颈椎在保持中立位的状态,进行椎旁肌肉的收缩、抗阻或牵拉训练运动等[7]。目前,关于抗阻训练对轴性症状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对50 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病人进行早期系统抗阻训练及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10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症状符合《实用骨科学》[8]中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经X 线光片、CT 及MRI 证实有3 个及以上脊髓节段病变,且病变范围为颈3~颈7;②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病人;③具有良好的理解与沟通能力;④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可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排除标准:①有智力障碍及精神疾患病史,无法正常沟通;②癌症晚期或合并影响病人生命的重大疾病;③出现术后瘫痪或肌力下降、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按照颈椎后路手术术后护理常规为病人进行护理及功能锻炼。干预组病人术后3 d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护士指导佩戴颈托开始进行颈部肌肉不同方向的等长收缩训练,颈部肌肉收缩10 s、休息10 s 为1 次,重复10 次,每日5 组,无不适,次日增加2 组;术后第4 天开展肩部布鲁格式训练,每日5 组,每组5 次;术后第5 天开始项背肌的功能锻炼,即贴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抬头挺胸,下颌微收颈椎中立位,呼气时开展牵伸训练,呼气时放松,每次10 s,每组5 次,每日5 组,无不适,次日增加2 组,循序渐进。
1.3 评估方法 两组病人均在术后1 周、1 个月、3 个月进行颈部不适程度及轴性症状评估,并在术后3 个月评估病人轴性症状发生率。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病史和病人住院手术信息。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于评价颈部不适程度。不适程度采用0~10 分表示,0 分为无不适,10 分为非常不适,由病人根据目前颈部的不适程度选择适宜的数字表示并记录。③颈椎轴性症状评分表[9]:包括颈后部疼痛、颈后部僵硬、肩部疼痛、肩部僵硬4 项,分为无、偶尔发生且轻微、持续发生偶尔严重、持续存在并且严重4 个程度,分别计3 分、2 分、1分、0 分,评分越高轴性症状越轻。④轴性症状发生率:术后随访对病人症状进行评估,符合Takeuchi 等[10]提出的轴性症状诊断标准,对应症状持续1 个月以上则诊断为颈椎轴性症状,并将相关症状加以记录并计算发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VAS 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VA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VA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干预组P例数50 50术后1 周6.38±1.34 5.93±1.89 0.068术后1 个月3.42±0.59 1.35±0.48<0.05术后3 个月0.58±0.27 0.18±0.16<0.05
2.2 两组病人颈椎轴性症状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颈椎轴性症状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颈椎轴性症状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干预组t 值P例数50 50术后1 周2.78±0.98 3.45±1.03-3.332<0.05术后1 个月7.63±1.42 9.16±0.65-6.928<0.05术后3 个月9.93±2.72 10.78±1.14-2.038<0.05
2.3 两组病人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随访术后3 个月有13 例病人存在明确轴性症状,发生率26%(13/50);干预组术后3 个月有4 例仍存在轴性症状,发生率8%(4/50)。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8,P<0.05)。
3 讨论
3.1 早期抗阻训练可减轻颈椎后路手术病人颈部不适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术后1 个月及3个月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后路手术良好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但颈椎后路术后由于肌肉及韧带复合体的破坏,会导致颈椎后柱结构分担及传递载荷功能大部分丧失,集中局部结构的力学失衡,从而出现颈部疼痛等不适症状[11-13]。早期进行系统抗阻训练是在不增加术后伤口的牵拉疼痛基础上,对颈部肌肉进行放松以及持续的收缩训练,是对肌肉的等长训练。通过早期抗阻训练可以有效延长颈部肌肉挛缩的结缔组织,从而让处于紊乱状态的胶原纤维在牵引力的情况下沿颈椎的纵轴重新排列,进行再塑造,进而减轻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可以明显缓解颈部不适感[14]。术后病人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专项康复训练也有助于病人康复进程的推进及信心的建立,有利于病人的整体功能康复。
3.2 早期抗阻训练可以降低轴性症状发生率,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术后导致的早期疼痛与轴性症状不同,轴性症状主要表现为颈背部肌肉疼痛、痉挛,其疼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年甚至10 余年,通常位于颈后、肩胛部,也可延伸至耳后、枕骨下[15]。轴性症状带给病人的痛苦是巨大的,恢复是漫长的,而术后颈部长时间的制动则会导致颈部肌肉萎缩,甚至出现局部肌肉炎症反应和肌肉粘连,进而出现筋膜炎,更易导致轴性症状发生。因此,对于颈椎术后的病人,保证手术疗效的同时,尽早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抗阻训练活动,有助于术后颈部肌肉功能的早期恢复,预防颈椎术后肌肉粘连,防止肌肉萎缩,能有效缓解颈部不适症状,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3.3 早期抗阻训练可以改善颈椎后路手术病人的轴性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颈椎后部肌肉有主导性支撑作用,而术后肌肉组织损伤失衡且需制动,应尽快恢复肌肉组织功能进行康复锻炼,而对于颈后伸肌群功能锻炼最为有效的为项背肌训练,它对于颈椎的稳定及颈后伸肌群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16]。研究表明,轴性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颈椎后部后伸肌群的剥离损伤,导致了颈椎正常的后伸机制受损,屈肌保留完好,导致了屈伸肌力的失衡,出现了一系列症状[17]。对于颈椎后路手术的病人,其后方结构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为了维持稳定性,一般术后行颈托固定,能够有效保护病人的颈椎,然而,长时间的颈托固定也会限制颈椎活动度,导致颈后肌群弹性降低,出现粘连、萎缩,甚至会导致关节囊挛缩以及筋膜炎,进而导致颈椎失衡,久而久之发生轴性症状并进一步加重轴性症状。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抗阻训练及肌肉的等长收缩等训练,保证了颈后肌群可以尽早地获得锻炼。同时维持早期颈椎的稳定性,防止术后颈椎不稳的发生,从而降低后伸肌群瘢痕粘连的发生率,更好地恢复颈后肌群的弹性,恢复颈椎力学平衡及肌肉组织功能,对轴性症状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及术后3 个月轴性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去除颈托后等张肌肉收缩及屈伸锻炼也可改善颈椎的僵直状态,恢复协调性及稳定性。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护理人员的专业康复指导下早期进行系统的抗阻训练,不但能缓解颈部的不适症状,降低颈椎后路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病率,还可以促进轴性症状的恢复,有效改善症状,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手术效果。与此同时,应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强化康复训练细节,保证护理质量及病人的安全。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较短,调查项目有限,对于病人远期的康复效果需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