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螨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2023-01-09程爱华
程爱华
(鄯善县鄯善镇人民政府,新疆 鄯善 838200)
0 引言
随着养羊业的规模化发展,羊病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其中,羊螨病作为一种发生率较高的皮肤性疾病,不仅具备一定的传染性,而且,甚至会严重威胁羊只的生命安全。在羊螨病发病初期,羊只一般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易被养殖户忽视。随着病情的加重,羊只表现出脱毛、瘙痒等明显临床症状,但此时基本已经错过疾病最佳防控期,即使养殖户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防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加剧养殖场的经济损失[1]。因此,养殖户要对羊螨病的发生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除要定期做好驱虫工作外,还要观察羊只的生长状态,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此降低羊螨病的病死率。
1 羊螨病病原特征
羊螨病又称疥虫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皮肤病。疥螨体型相对较小,雌雄异体;雌虫长度为0.34~0.51 mm,宽度在0.28~0.36 mm;雄虫长度为0.22~0.34 mm,宽度多在0.2 mm左右。肉眼可见疥螨虫体呈暗灰色,背腹扁平,颚体位于虫体前端,相对较短,同时螯肢呈钳状,小齿位于尖端(能够更好地啮食宿主体表皮肤组织)。疥螨躯体背面有横竖排列的波状横纹及鳞片状皮棘,腹部前后各有2对足。痒螨成虫长度约0.6 mm,虫体前端有长圆锥形的口器,鳌肢细长且有三角形齿,须肢又细又长,虫体背面有条纹分布,痒螨虫卵多为椭圆形、透明状,幼虫有3对足,若虫有4对足。
疥螨一般会在宿主体内生存21 d左右,离开宿主体后在高湿、低温环境中更易存活。当环境温度在19 ℃左右、湿度在65%时,疥螨能够存活24~72 h;当环境温度在8 ℃左右时,疥螨能够生存15 d以上。此外,螨虫虫卵脱离宿主30 d内,仍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当环境温度在7 ℃左右,湿度在90%左右时,痒螨存活时间可达60 d;在-12~-2 ℃的环境中,痒螨会存活4 d左右;环境温度处于-25 ℃时,痒螨存活时间不长于 6 h[2]。
2 羊螨病流行特点
每到夏季,羊体经剪毛后,被毛稀疏,在阳光的照射下,羊只体表温度会逐渐升高,抑制螨虫的繁殖与生长,因此夏季是羊螨病的低发季。而春季、秋季和冬季则是羊螨病的高发季。此期气温相对较低,随着羊只皮毛的生长,被毛越发浓密,而此时羊只体表温度不高,易为螨虫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致使羊螨病大范围暴发与流行。一旦健康羊接触患病羊,就会造成羊螨病的直接传播。此外,羊螨病也可通过污染器具或场所等途径间接传播。
3 羊螨病临床症状
当羊体表被痒螨、疥螨等寄生虫寄生后,就会引发羊螨病,临床又将其称为疥癣。该病不仅传染性较强,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在直接或间接作用下波及整个羊群,而且防治难度极大。养殖户如果未在有效时间内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一般羊螨病的临床症状会表现在多个方面,肉眼可见患病羊只体表皮肤有较为明显的病变。养殖户经过仔细观察,可发现羊只患病处的粗毛末端有汗滴形状的水珠,与此同时,病羊会表现出抓挠患处等行为。病羊皮肤多会表现出脱毛、发炎等不良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羊只陆续出现机体消瘦、躁动不安、摩擦患肤、痂皮黏毛、被毛脱落、体表斑秃等情况[3]。通常情况下,羊螨病的感染位置位于羊只背部、臀部等体表被毛较多的部位,随后向周围逐渐扩散,甚至会波及同群其他健康羊。
4 羊螨病实验室诊断方法
兽医要结合病羊的临床症状做初步诊断,而后通过实验室检测做进一步诊断。倘若羊群中有多只羊患病,兽医可选择3例有典型症状的羊只取样进行实验室诊断。剪掉病羊被毛,用经消毒的小刀刮取病部与健康部位交界处的皮屑,之后放入5%氢氧化钠溶液中,待溶液煮沸、皮屑被完全溶解,将沉淀物和液体分离,在涂片上涂抹适量沉淀物,放置于100倍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会发现有黄色的螨虫存在[4]。如果无法有效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兽医可将所刮取的病羊皮屑放置于平皿中,之后将平皿放在白板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借助放大镜即可发现螨虫存在。具体诊断过程中,兽医要注意做好螨虫病与湿疹、毛虱、秃毛癣等其他皮肤疾病的鉴别工作。患湿疹的羊只并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瘙痒,也不会受到环境温湿度的影响,传染率较低,且不会在皮屑中观察到成虫。养只身上寄生毛虱虽与羊螨病症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结痂程度比羊螨病轻,且肉眼能够直接观察到毛虱卵,不会发现螨虫的存在。病羊发生秃毛癣后,表皮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灶,兽医极易用手将病灶剥离极易脱落,借助氢氧化钠溶液予以处理,即可发现病灶表面有菌丝存在。
5 羊螨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螨虫是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之一,在侵害羊体组织的基础上,使病羊表现出瘙痒、红肿、脱毛等诸多不良症状,并以缓慢的速度逐渐侵入羊体内部,致使病羊症状日益加重。螨虫多寄生在羊体表面,通过吸食血液对羊只造成损害。患病羊只大多不会在前期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养殖户稍不留意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病羊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发育迟缓、机体瘦弱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甚者会继发其他类型疾病。倘若养殖场内某一羊只患病,就可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给同群其他健康羊,波及范围较广,可导致养殖场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养殖户要从以下7方面采取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羊螨病的发生。
5.1 羊螨病预防措施
5.1.1 科学选址建舍。在养殖前期,养殖户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选址工作。养殖场通常要建在地势偏高、光照充足、受风力影响较小的位置,同时要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化工厂、交通要道,以免相互产生不利影响。养殖户在建设养殖场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养殖区、生活区、生产区,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及设备,尽可能满足羊群生长发育需求。
5.1.2 强化预防意识,做好监管工作。养殖户要具备良好的疾病预防意识,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密切观察羊只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尽可能避免羊螨病的传播和蔓延。第一,养殖户要定期对羊群开展口蹄疫、山羊痘等疫苗接种工作;保持饲料营养的均衡性,也可在羊的日常饮食中加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物质,以提高羊体对羊螨病的抵抗力。第二,养殖户要强化羊群的饲养管理,建立安全养殖理念,对各饲养环节进行合理化管理和控制,确保羊舍环境的通风及光照适宜,定期更换垫草并对羊群活动范围内的所有场地及器具全面消毒,严防螨虫的侵袭。第三,养殖户可通过分群管理降低羊螨病的感染率,将育成羊、成年羊和羔羊分开饲养。由于羊对螨虫的抵抗能力较差,养殖户可每天09:00和16:00分别开展2次消毒工作,消毒药物可选择10%生石灰溶液,连续使用7 d即可强化消毒效果,有效杀灭螨虫[5]。由于常规药物无法杀灭螨虫卵,因此,在药物预防过程中,养殖户一定要注意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药。例如,在使用某种药物后,间隔7 d后再使用另一类型药物,这样一来就能及时杀灭新孵出的幼虫。
5.1.3 定期查看羊群的精神状况及生长状态。养殖户如果发现羊群存在异常情况或有疑似患病羊,就要在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喷施氟胺乳剂消毒杀菌,严防病菌的侵袭和传播。不仅如此,养殖户还要按照检疫流程完成引入种羊的检疫工作,在引种后30 d内采取隔离饲养措施,并观察所引进种羊是否有脱毛、瘙痒等不良现象。每到春秋时节,养殖户需要在羊群饮水中加入溴氢菊酯乳油,达到驱除羊螨虫的目的。
5.2 羊螨病治疗措施
5.2.1 药浴疗法。一旦确定羊群内羊螨病达到防治标准后,养殖户就要采取药物治疗法。养殖户可将溴氢菊酯乳油200 mL、清水1 000 L混合均匀给患病羊药浴,药浴前3 h禁止放牧,同时为病羊提供清洁的饮水,药浴池水的温度不低于30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确保羊体全部浸入药液。药浴最好选择晴朗且无风的天气进行。养殖户需要在药浴前选择部分羊只进行试验,起到明显效果后再大范围开展药浴治疗工作。在药浴过程中,养殖户一定要保证羊头露出水面,通常要将羊头按入药液2次及以上,确保病羊的头部完全浸满药液,每只羊的药浴时间要控制在15 min左右。药浴完成后,待羊体被毛自然风干,养殖人员要仔细观察羊只的反应:一旦有个别羊出现口吐白沫现象,就要在第一时间将其身上的药液冲洗干净;对于未发生异常反应的病羊,将其赶入羊圈内正常饲养。在药浴治疗的过程中,养殖户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与温度,药液最佳温度约为35 ℃。养殖人员要做到分工明确,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穿戴防护衣及口罩,切记不可与药液直接接触,尽可能保障自身安全[6]。
5.2.2 涂药疗法。进入冬季后,气温相对较低,此时不适宜开展室外药浴,因此,养殖户应选用涂药法进行治疗,但此种方法仅适用于患病羊较少的羊群,一般可选用双甲脒、敌百虫等水溶液。涂抹药物前,养殖户一定要剪除羊只患病处的被毛,并用肥皂水将患病处清洗干净,之后使用经消毒的刀片轻轻剐蹭,直至病部表皮轻微出血,再用药物涂抹患病处,尽可能保障治疗效果。
5.2.3 注射疗法。养殖户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等方式抑制羊螨病的发生与发展。例如,养殖户可以用伊维菌素按照0.2 mg/kg的剂量给患病羊注射,每7 d用药1次,连续注射2次为宜,能够显著减轻羊螨病的发生程度。如果病羊发病较为严重,养殖户可适当增加注射次数。为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降低药物风险等级,养殖户需要在注射药物30 d后,才能对羊进行屠宰。
5.2.4 中药疗法。中药也能有效抑制羊螨病的发生与发展。养殖户可用硫黄粉120 g、废机油800 g,混合均匀后涂抹于羊只患处,每天用药2次,以连续用药4 d为宜。养殖户也可将生巴豆13 g、雄黄15 g、狼毒60 g研磨成粉末,放入250 mL棉籽油中混匀,之后将病羊患病处清理干净、去除并清理痂皮,将药物涂抹于患处。如果羊体的患病部位较多,可采取分期涂药等方法,以免用药过多而增加羊体中毒的概率。此外,养殖户可取百部、硫黄、川楝子、苦参各20 g,兑入800 mL的清水,将药液熬至400 mL后为病羊灌服,每天给病羊灌1次,连续灌服3 d,即可有明显治疗效果[7]。
6 结语
养羊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的进步,但在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同时,会面临一系列的养殖问题,其中以羊群疾病为主。羊螨病作为一种传染性强且发生率高的皮肤性疾病,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威胁羊只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基于此,养殖户除要重视羊螨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诊疗方法,为降低羊螨病发生率奠定基础,确保未来养羊业的高效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