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的革新
——以澎湃新闻为例
2023-01-09苏洪涛
苏洪涛
(台州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浙江 台州 318000)
导语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其他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当下各个行业依托互联网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对广大企业和行业而言,想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善于运用新技术做好创新工作,在新闻传播领域之中,要做好媒介产品的创新,实现信息传播渠道的扩展,促进受众参与度提升,带来新闻行业的新生发展。当下的传播环境、舆论格局以及受众思维方式都在改变,想要实现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就需要进行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
1.媒体融合的历程
当下国内外对媒体融合的相关研究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美国学者对媒体融合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概念,“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全方位融合。”进行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能更好地实现媒介公司的经济效益的增加和经营时间的延续。[1]
在对媒体融合进行分析后发现,媒体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在新媒体出现以后,整个媒体行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首先是Web1.0时代,将新技术运用到传统媒体行业之中。然后是Web2.0时代,注重媒体与受众两者之间的互动,实现了媒体与互联网的初步融合;最后是Web3.0时代,这一阶段媒介在技术、内容以及经营都实现了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的融合,媒体的边界不再明显,媒介形式也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2]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导致了新闻传播渠道、组织结构、呈现方式和获取方式的变换,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想要能更好地应对时代发展的趋势,实现长远发展,就要对当下存在问题进行正确面对,并找寻合适的解决方案。
2.媒体融合背景之下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
2.1 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
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分为纸媒、广播和电视三种方式。这三种新闻传播渠道基本上都是媒体占据主导地位,也只是单向进行新闻信息的发布,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并且在传媒领域之中不断地融合,媒体融合是现代背景下大势所趋的形态,也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导致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渠道的唯一控制权消失了,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当下依托互联网的电脑端和手机端的新闻传播方式占据主流地位,并且受到了大众的认可。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渠道非常简单,只有报纸、电视和广播三种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门户网站的诞生和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等,使得大众能随时随地了解新闻信息。当下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类App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的阅读习惯,而且不仅可以进行新闻消息的阅读,每一个用户还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称为“新闻源”。由此可以看出,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渠道最初的控制权被打破,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在网络之上的多平台、多渠道传播,在这一基础上也使得新闻传播方式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为受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对传统新闻传播渠道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3]
2.2 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
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相对而言是比较冗杂的,一篇新闻的发表需要经过诸多部门的审核,对新闻的时效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使得新媒体组织架构向着扁平化、规模化和全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在根本上实现了新闻采集、编辑和传播等一系列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新媒体的组织架构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媒介成本的降低,也实现了媒体行业利润空间的增大。
在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之中,发现无论是纸媒、广播还是电视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采编体系,也正是因为如此,多家媒体在采访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每一个媒体都派出采编团队,导致了采编资源的浪费;多个媒体采访一个新闻事件所出的新闻内容也是大同小异,这就导致了新闻同质化问题严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也促使诸多媒体单位为了能实现成本降低和利润空间的增大,在根本上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将传统的信息采集部门、信息编辑部门以及信息播出部门进行融合,进行全媒体记者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次采写、多次编辑、多渠道传播的新格局,从而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更多的便利,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加,对媒体的发展也能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4]
2.3 改变了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
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呈现方式相对而言是比较单一的。比如:纸媒进行新闻信息的呈现主要是靠文字,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长时间的阅读导致受众的视觉疲劳,对其中的信息的获取效率也会大幅度减小。广播主要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的传递,电视播送的节目也是稍纵即逝,想要保留下来是比较困难的。由上可知,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不仅单一,而且还是媒介单向性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呈现,受众只能进行收听或者是收看,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导致无法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呈现方式也在逐步发生转变。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两者共同推进了媒体的融合步伐,也促进了新闻信息呈现方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实现信息的呈现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让媒体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多样的信息呈现方式也可以促进受众参与感的提升,从而能实现媒体与受众两者之间的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媒体将受众喜欢的信息进行展现,也能让受众对媒体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2.4 改变了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进行信息获取的方式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来进行信息的获取,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只有图文、声音和视频三种方式。但是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之下,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也带来了受众信息获取方式的不断增加。
当下,人民群众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倾向于移动端,而且获取的方式也向着“读图时代”进行转变,与文字和长视频相比,大众更青睐于图片和短视频来进行关键信息的获取,对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是也更有利于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能更合理地利用时间。[5]
3.澎湃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方式
3.1 促进新闻内容专业化
澎湃新闻能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实现快速发展并且赢得广大受众的认可,其根本在于其新闻内容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当下媒介产品不断丰富,但是澎湃新闻与其他媒体机构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首先,它依靠的是上海报业集团,能提供更具有权威性和稀缺性的时政新闻,其次是澎湃新闻的编辑团队与《东方早报》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编辑团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新闻的产出带来更好的保障,比如:当下澎湃新闻还出品了诸多栏目和系列文章,对时政新闻进行更专业的多角度解读,从而赢得大众的信赖与支持,实现长远发展。
3.2 促进新闻可视化发展
澎湃新闻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并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新闻生产方式的重要性,所以进行技术人才的招聘工作,并且进行资金的投入,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新闻生产工作,并且还加强专业的全能技术的培训,从而使得澎湃新闻的每一位记者都能实现“一专多能”,实现信息的数据化和可视化发展,能依托大数据进行相关新闻资料的挖掘和整理,从而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新闻故事,从而实现新闻向着生动的方向发展。
3.3 管理融合,“中央厨房”模式
澎湃新闻在与《东方早报》融合管理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的媒介组织结构,运用了全新的生产机制,采用原来的采编团队,开展新闻生产工作。澎湃新闻根据“中央厨房”机制,把集约化生产分发模式运用于自身的媒体融合中,在每个子栏目下设立新闻工作组,小组成员固定且独立运营,保证了每个小组的工作独立性与效率。以自身品牌为核心,还制定了核心成员可以购买内部股份,调动了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个人激励性,为其他媒介机构调整组织结构提供了学习样式。[6]
3.4 用户融合,提高用户参与感
作为专业的新闻媒介组织,澎湃新闻聘用了大量专业的新闻团队成为新闻生产的核心成员。针对用户的常用搜索内容和喜好,开创了多个模块,并在每个板块中设置不同的关键核心词,让用户方便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时并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搜索的新闻。为此,澎湃新闻还力争让用户成为“新闻的主人”,在其新闻主页设置了追问、评论等功能,每个用户都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对其进行追问、评论,了解新闻更深处的内容,发表个人见解。用户之间可以互相评论并追评,让用户之间沟通对话。这样不仅保护了人民的言论自由,还让新闻机构的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用户的兴趣所在,更好地更新和生产新闻内容,为之后的新闻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持。
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的发展路径
媒体融合发展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各大媒体纷纷开始变革,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和受众需求。
4.1 新闻生产理念由封闭变为开放
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最先要从转变生产理念开始,只有在符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新闻生产理念的指导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新闻生产理想上,各大媒体机构要变封闭式为开放式。过去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单一,现在获得新闻的渠道很多,要吸引群体关注就要开放理念。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在新闻生产主体上,不能再以新闻生产机构为单一主体,要引导用户参与其中,重视人民的力量;在新闻生产组织结构上实施“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在新闻传播渠道上,要重视手机端、PC端新兴传播信息的渠道,拓宽新闻传播渠道,不再单一依靠传统媒介,将传播最大化。
4.2 新闻传播渠道由单一变为多元
传统新闻媒体采用的传播渠道单一,单单依靠报纸、广播和电视,受众群体很小。而在当下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给新闻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多元化渠道。除了原有的传播渠道,新增加的手机端和电脑等信息传播渠道。在这些互联网平台中,社交媒体平台是最重要的。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受众面积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力量。在维护原有传播平台的同时,了解社交平台的传播特点,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传播效率最大化,拓宽传播渠道。增加新的平台不代表放弃旧平台,报纸、电视、广播这些传统的传播渠道也要改革创新,例如春节,各大电视台在电视上加上“微信扫红包”的形式,增加了趣味性,也吸引了受众的关注,使得传统媒介也焕发新的活力。[7]
4.3 新闻生产组织结构多样化发展
新闻生产方式的组织结构变革也是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过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变为垂直化、集中管理的模式,来开展新的新闻生产工作。“中央厨房”一词,源于餐饮业一种管理运作方式,用于统一品牌营销、连锁经营。好处是集中采购、集约生产、统一配送,提高工业化、标准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把这一概念引入媒体融合,是把集约化生产分发模式运用于媒体领域,以媒体自身品牌建设为核心,建立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形成“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渠道传播”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8]各大媒体机构的自身品牌特点不同,运用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渠道传播”的核心思想是相同的。
4.4 新闻生产内容多元化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内容仅仅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这几种方式呈现给受众。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旧媒体融合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呈现形式,如动图、短视频等多媒体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新闻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接触到的新闻媒介越来越多,直观、简洁、可互动的内容变为最吸引受众的内容,更好更快地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受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现在正处在一个“碎片化”时代,很少有人像过去一样,拿一张报纸,品一壶茶度过一个下午的时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受众了解新闻内容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直接的新闻标题、简洁的新闻内容、生动的新闻形式,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进行阅读。从受众角度出发,在新闻生产中运用多元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将新闻和游戏等方式结合起来,以具有画面冲击力的产品吸引受众的目光,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这样既能保证新闻的传播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对新闻媒体机构的好感度,获得更加持久的关注。
结语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是被动地接收新闻内容,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受众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他们可以在更多的闲暇时间里中利用手机、网络等随时随地向世界各地传递信息。当下新闻传播的渠道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依靠移动互联网在手机端就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从而能使得新闻生产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再加上当下微博、微信和抖音等一系列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新闻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面对这一情况更需要与时俱进,做好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新闻生产流程的简化,对广大受众而言,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源”,能更方便快捷地进行新闻的传播,甚至是风靡网络。比如:漫画家乌合麒麟就聚焦热点新闻,将热点新闻用漫画的方式进行较为全方位的解读,也将曾经看似枯燥无味的新闻用漫画展现得更加生动和淋漓尽致,并得到官方媒体的转发,由受众变为制作者,并且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可以说,这是个“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发言权”的时代,新闻机构不再是新闻生产的单一主体,受众也逐渐成为新闻生产的主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所以更应该加强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