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构职能保障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3-01-09石岱
●石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和“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宁夏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要求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先进的理念、先行的担当、先试的韧劲、先破的勇气,推动先行区建设开局起步有力,形成良好的政治效应、生态效应、发展效应、社会效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大组织”思维,统筹加强机构职能和组织建设,主动向先行区建设聚力用劲,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
一、坚持党的领导,先行区建设重点部署到哪里机构职能就保障到哪里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的首要原则和根本遵循。宁夏始终牢牢把握这一原则要求,严格按照党管机构编制的规定、程序、标准调配使用机构编制,机构设置、编制调整、职能优化等事宜均由相应层级党组织集体讨论、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维护了党管机构编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紧扣先行区建设特别是“九个重点产业”“十大工程项目”“四大提升行动”等重大部署,精心统筹全区机构编制资源,确保政治资源用在“刀刃上”,努力将党的领导体制优势转化为加快先行区建设的发展优势。先行区建设以来,聚焦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及时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与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机构,健全完善职能,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设立黄河保护和发展处,主要负责统筹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研究提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年度工作,协调跨省区跨部门协作重大事项等;设立碳减排处,主要负责全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政策方案的拟定,有关工作的综合协调、推进落实等。在生态环境厅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与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心,主要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和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数据监测抽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测算、低碳技术推广等职责。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调整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做好乡村振兴领域体制机制调整工作,设立区市县三级乡村振兴机构,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积极对接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调整设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其作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厅级派出机构,实行合署办公,赋予其自治区及地级市部分经济管理权,对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调管理;调整优化肉牛和滩羊、奶产业发展等技术服务、产业推广机构职能配置,推动打造“葡萄酒之都”“高端肉牛生产基地”“滩羊之乡”等产业品牌。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为公立医院设立党建办公室,实行书记、院长分设,核定部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职数,规范设置区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配齐高校纪委领导职数,推动党的建设全面提升。
二、坚持人民至上,群众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哪里机构职能就保障到哪里
建设先行区,最终目的是让黄河造福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宁夏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充分发挥机构职能和组织保障作用,推动解决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一是全面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让基层治理更有效、群众办事更方便。着眼乡镇(街道)“车大马小”“责大权小”等治理困境,坚持由点及面推进改革,赋予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派驻机构的统一指挥权、干部管理考核权、主要负责人任免建议权等,推动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条线部门进驻大厅,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原来多个工作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性网格,推动“多网合一”,下放民生、环保等领域的83项审批服务执法事项,让乡镇(街道)更有权力、更有能力服务群众。制定乡镇(街道)权力、赋权、政务服务事项、行政执法事项、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5个清单指导目录”,推进基层依法履职、阳光行政,为服务群众营造更优的法治环境。坚持“减上补下”,推动编制向基层和民生领域下沉,为乡镇(街道)增编2600余名,增幅达30.4%。二是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着眼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党建“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实行“三优”政策,对乡镇(街道)干部工资待遇优厚、选拔使用优先、生活条件优待,平均工资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人均月增长1000元左右。选优配强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选派1369个驻村工作队、4200多名驻村干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培育村党组织和农村致富“两个带头人”2万余名,建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协调机制,推动各级组织先后投入16.7亿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区经营性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占一半以上,较以前提高31%。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措施,持续推进“基层之星”人才培养计划、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等,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三是全面开展县域综合医疗改革,推动全区各族群众健康水平提升。优化县域医共体机构设置,通过加挂医疗健康总院及分院牌子,明确成员单位各自职责等方式,理顺医共体管理体制,优化职能配置,对医共体编制分别核定、人员统筹使用,做到业务、财务、信息、药械等“一体化”管理,有效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活力,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三、坚持开拓创新,先行区建设的难点出现在哪里机构职能就保障到哪里
紧扣“先行”二字,坚持从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体制机制上探索创新,用解放思想的新姿态、创新实干的新作为应对发展难点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效能,努力为先行区建设增添活力。一是探索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制度,有效破解“有编不能用”和“无编可用”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宁夏生态移民搬迁、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二孩、三孩”政策实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县域内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编制总量有限、存量严重趋紧的实际,运用大数据对近十年全区事业编制每月空编、未来三年自然减员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制度,统筹全区部分事业空编,重点保障基础教育、招才引智等工作,打通行政层级和行业部门间的编制壁垒,有效改善编制资源传统配置格局。二是探索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破解多头、多层、重复执法等问题。采取“专综结合”的改革思路,全面完成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五个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有序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同一领域执法事项、执法队伍。深入推进市辖区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内容相近、简便易行、能有效承接的执法事项统一交由市辖区集中承担,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下沉,完善了运转高效的基层执法体系,提升了执法效能。三是探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有效解决了编制不足、机制不活、动力不强等问题。在全区公立医院和5所试点高校探索实行事业编制和备案人员相结合的人员总量管理改革,建立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保障联动机制,主要依据公立医院床位数和高校在校学生数核定人员总量,补齐人员编制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