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
2023-01-09殷军柏
吴 俊 殷军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一部光辉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和五个方面特征,提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方面本质要求,并作出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和十二个方面统筹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董志勇,崔建华,等.北京大学专家学者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J].经济研究参考,2022(11).2021年,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概括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二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意义;三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和实践探索。
一、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3)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概括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全面现代化。(4)殷德生.“两大布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飞跃[J].上海经济研究,2021(12).学者们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展开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深刻且充分的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新的命题,厘清基本概念,是科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前提。有学者指出,要注意现代化概念的来源和本来含义。现代化最先由西方理论界提出,主要探索人类社会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化社会,以及由此引发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特别是在他们那里现代化是理解现代文明的关键词,很多时候是指以资本构成现代社会的基础和动力为特征逐渐发展为席卷一切过去力量的世界性潮流,(5)张艳涛,王婧薇.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开创意义[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1(6).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和西方学界所指的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有学者指出,要注意“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几个不同的表达,认为它们之间既有逻辑联系但又有区别,分别指出了现代化的共有特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的根本原则和现代化的具体实现角度。(6)韩庆祥.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丰富内涵[N].学习时报,2021-08-30.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四个现代化”概念的深化与发展。对于如何把握中国现代化历程,应该将其划分为资本主义近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同时细分为若干小的阶段,有助于我们从“大历史”视角较为全面地把握、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特征。(7)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J].历史研究,2021(6).
有学者提出,要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认为其规定性表现为社会主义条件、驾驭资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8)唐爱军.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哲学研究,2021(9).有学者从与西方现代化模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模式以及从近代以来其他阶级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相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认为相对于西方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相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的发展逻辑与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逻辑的有机融合和彼此互嵌的道路。相对于中国百年前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恪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现代化。(9)阮博.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内涵[J].党建,2021(11).有学者对此进行进一步拓展,阐述其具体表现在现代化的发展动力、现代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所有制基础、现代化的运行机制、现代化的国际关系、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七个方面。(10)欧阳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N].光明日报,2021-07-19.
有学者从中国社会主义新的现代性建构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以及从城市到农村和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社会有机体整体的新现代性建设三个向度。(11)王岩,高惠珠.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J].山东社会科学,2021(9).有学者也进一步补充,认为党的领导、人民中心和实事求是是中国式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本质内涵,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中国内涵,又具有世界内涵。(12)张晓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何以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EB/OL].人民网,2021-08-19.有学者站在世界意义的高度,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全球化时代实现、要求全民发展、不断实践和理论创新、超越“文明冲突论”的道路。(13)刘元春.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认识中国道路[J].教学与研究,2021(12).有学者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面入手,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等多种角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14)韩喜平,郝婧智.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4).
有学者从理论的衔接性即继承和发展角度出发,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科学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修改、补充,党的十九大报告增补了个别内涵,并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依据,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实质归结为最本质特征、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总任务、奋斗目标六个主要方面。(15)荣开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
有学者从哲学角度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认为,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的普遍性和中国发展的特殊性,体现了辩证统一的关系;(16)林伯海,李潘.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的若干辩证统一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最后,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系统性与实践探索的创新性。(17)臧峰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哲学内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4).有学者提出用系统观念全面理解“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内涵。现代化是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现代化,核心是综合协调,(18)刘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J].人民论坛,2021(28).避免了陷入资本主导的西方现代化“只见物不见人”的理论误区。(19)张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4).有学者从文明视角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认为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道路在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都有其独创性。(20)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内涵、基本特征与重大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21(5).
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探索的结果,具有鲜明的特征。有学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全球化三种条件下去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逐渐呈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吸纳了市场经济的鲜活力量、展现了和平友好的复兴姿态,(21)李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阐释与意义[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特别是体现了自主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平性、包容性等。(22)艾四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J].机构与行政,2021(8).有学者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领导核心、根本宗旨、历史底色方面和西方现代化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色归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先进政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色,以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23)刘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历史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5).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众多重要特征中,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的特征。(24)颜晓峰.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7).有学者从文明开放性和路径创新性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拓展阐释。(25)王廷惠.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主要特征[N].南方日报,2021-09-27.
习近平在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据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一是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特色,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7)韩文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实现共同富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二是突出了内容特色,强调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三是突出了道路特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四是突出了制度特色,现代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28)洪银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J].理论与现代化,2021(6).
有学者从价值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三个方面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一是在价值维度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二是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接续推进特质,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三在空间维度上具有人类关怀特质。(29)刘洪森,李昊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特质[J].现代哲学,2021(5).另外,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体现在中国特色,包括立足本国国情、赋予中国话语、规定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标准。(30)刘卓红.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J].人民论坛,2021(24).还有学者从道路的百年探索史总结,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之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之路、世界和平发展之路、人类新型文明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功之路。(31)许耀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5).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学界主要是从世界意义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一方面主要是关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32)韩庆祥.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丰富内涵[N].学习时报,2021-08-30.在特殊性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人类进步的广泛世界意义。(33)段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实践的世界意义[J].思想理论研究,2021(8).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回应了“马克思之问”,即是否存在超越西欧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进程?(34)任平,吴建厂.百年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逻辑与世界意义[J].观察与思考,2021(7).尤其要克服西方社会在经济上的贫困难题与财富分配高度不公,(35)周文,肖玉飞.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基本经济制度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政治上超越“国强必霸”,在对外关系上超越“强强对抗”。(36)张艳涛,王婧薇.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开创意义[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1(6).在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为世界现代化道路图景增加了新的色彩。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之路,这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增添了蓬勃生机和活力。(37)罗红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实践、超越逻辑及其世界意义[J].经济学家,2021(12).另一方面是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理论,(38)孙代尧.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示范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使得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使得人民真正参与到了现代化进程中,分享了现代化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即既要现代化又要保持民族独立,提供了新路径、新价值和新规范。(39)傅正.“两个创造”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启示[J].哲学研究,2021(8).
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和实践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重大理论命题,又是实践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开辟和发展的成功道路。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并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基础之上的。(40)鞠忠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21(1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是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核心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根据文件内容将百年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多数学者研究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从这四个时期(41)许耀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5).及其内在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党领导人民从革命为现代化创造必要前提,到工业化为现代化奠定基础,再到开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是相互联系并内在统一的。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必要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一个高度统一、独立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开始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从根本上得以确立。(42)刘洪森,李昊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特质[J].现代哲学,2021(5).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得以确立,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43)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这一时期的艰辛探索以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提出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战略安排,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44)李龙强,罗文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历程、特征和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5).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这一时期在充分肯定新中国前三十年工业化的奠基性贡献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与国情相适应的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且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45)刘洪森,李昊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特质[J].现代哲学,2021(5).并且经过不懈奋斗,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分条件。(46)刘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历史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5).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证、物质基础、精神力量等多方面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继续推动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新的有利环境。经过接续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制度建设、物质保障以及精神供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制度保证、物质基础、精神力量等方面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已走过百年,2021年全国取得全面小康的胜利是走中国式现代化迈过的一个重要阶段,接下来将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个期间积累了许多经验。总结概括以往的经验以便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就是依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发挥的全面领导和关键作用。(47)张占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启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2).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不仅如此,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8)刘世强,王卓欣.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0).另外,有学者从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角度对此进行了补充。(49)何星亮.中华民族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个保障[J].人民论坛,2021(26).其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最后,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50)韩保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N].光明日报,2021-07-21.另外有学者从经济视角也进行了补充拓展。(51)刘凤义.从经济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N].经济日报,2021-08-23.
有学者从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出发进行具体阐述,认为首先在经济领域坚持发展和独立,一是要扩大开放,并坚持以我为主;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三是要实现包容性的发展,促进分享经济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其次在政治领域坚持通过长远规划来实现远大使命,通过人大、政协、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后在外交领域坚持“不干预”政策,并且把资源集中投入经济建设之中。(52)郑永年.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N].21世纪经济报,2021-07-19.
2021年,学术界从理论、历史、实践等多层面多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不过,现代化理论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53)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J].历史研究,2021(6).基本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这个领域。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历史跨度大、涉及面广、交叉学科众多、意义重大,目前还有很多重要问题需要系统梳理和拓展深入。一方面,与已形成系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相比较,当前还没有形成立足于中国本土有中国话语体系特色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我们已经探索出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一条现代化道路,需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总结概括出一般规律,为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指明更清晰的方向,从而展现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另一方面,目前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命运、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格局变化的分析和研究的历史纵横和思想深度还不足。正如习近平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5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应秉持此理念和方向,用大历史观去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回溯中华文明五千年、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世界现代化三百年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建设和发展历程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文明、世界社会主义、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与贡献,这样才能更好地探究规律,为中华民族与世界未来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