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人口科学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3-01-09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劳动力人口结构

●杜 婕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口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大主题,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人口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领域,人口不仅属于经济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因此,人口属于社会生产的基础,而各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则属于经济生活开展的基础,也是促进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简单来说人口科学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就体现在人类生产以及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方面,所以,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找寻出两者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这也是促进后续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题。

一、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概述

(一)人口发展概述

所谓人口,其所指的主要就是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下进行生活、并在特定时间与地域下进行生命活动、构成社会活动主体的社会群体。而在整体人口系统中,主要由以下几点内容所组成:首先是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所指的是在相应地域范围中,构建成社会群体的综合,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指标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总数以及生育率等内容。其次,为人口结构,通常情况下,人口结构也被称之为人口构成,主要就是根据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多种特征,将人口进一步划分为多个组成部分,明确不同部分的具体占比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人口所具备的独特标志来对地区内部的人口结构与比例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以及自然结构等多种类型。对人口结构指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人口性别比、不同民族人口比重以及老年人口系数等。再次为人口分布,这种人口分布所指的则是在某一个国家或是地区,在特定时间点中人口的分布情况,通过人口密度、耕地人口密度以及综合经济密度等内容进行判断。最后为人口质量,通常情况下,人口质量被称为人口素质,是指在特定生产方式的影响下,人口所具备的认知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中囊括了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以及科技素质等多种内容。由此可以看出,以上4种内容属于整体人口系统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在多个方向对人口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而人口数量属于整体人口系统的基础内容,如果没有数量提供支持,人口质量、人口分布以及人口结构也就无从谈起,总而言之,这4种内容呈现出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

(二)经济发展概述

经济发展所指的主要就是通过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方式来创建出更多的生产总值,促进经济福利水平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其中不仅能够反映出经济质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制度所产生的变化,还包含了质与量这两方面内容的变化,而整体经济系统,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内容所构成的:首先为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其具体囊括了行业结构、地区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多种内容,这也使得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城乡收入比以及行业产值比重等成为影响经济结构的主要指标。其次是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属于经济的总体规模水平,主要为社会总供给以及社会总需求这两方面内容,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的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财政支出等。再次为经济能力,经济能力属于引导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以及因素,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来看,经济能力属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其中主要为组织生产能力、引资投资能力以及经济调控能力等;而在地区方面,经济能力属于某一个地区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能力,其中涉及到了交通条件、服务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等内容。最后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在本质上属于各类经济活动开展进程中,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存在的对比关系,同时也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主要指标。由此可见,经济能力属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经济能力强,才能够逐步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来提高经济效益,保证整体经济系统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征

(一)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一种深度发展状态,这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了人口的平均寿命。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在1982—1999年这段时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整体人口数量当中所占据的比重并没有超出老龄社会的标准,而后老龄化的发展态势逐步加快,直到200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10.2%,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也超过了7%,这也代表着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此外,还要注意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逐步提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人口的预期寿命仅仅只有35岁,而截至到2015年则提升到了76.34岁,整体增长了大约一倍左右,这也使得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二)人口的增速总量较为缓慢

自我国全面改革开放过后,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正在逐步降低,这也使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随之降低。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1982—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呈现飞速提升的状态,每年人口的增长数量甚至达到了1160万人,而后人口的提升速度则不断降低;2010—2016年每年人口的平均增长数量仅仅只有697万人;1982—201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简单来说,人口出生率的增长或是下降,都会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逐步降低,并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线上,人口自然增长也随之下降。重点关注2002年,2002年人口的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基本一致,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变化。

(三)人口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的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升,这也成为了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方面。1982—2015年人口文化水平的比重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数量不断降低,初中文化水平则从20.03%进一步提升到38.32%,整体提升了18.29%;而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更是从7.48%提高到了16.44%,提高了8.96%;特别是在大学文化水平人口方面,从0.5%提升到了12.75%。由此可见,人口综合素质的逐步提升,已经为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向着人口素质红利方面的转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人口的城镇化仍旧处在高速发展中,人口主要向城市群地区或是主要城市汇聚。根据城市化发展曲线理论,如果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0%,就会进入到加速发展进程中,在达到70%过后,城市化发展进程就会逐步减缓,世界大部分国家内部的城市化发展都遵循着这一客观发展规律。而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城镇人口也在逐步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提升也是我国当前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人口科学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劳动力降低为经济发展带来多种影响

劳动力属于对经济生产活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而在目前的人口发展进程中,劳动力正在逐步降低,这种劳动力总量的减少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既有积极正面影响,也有消极负面影响。而站在消极影响的角度上来看,劳动力总量在逐步降低或是出现短缺现象时,各大企业的用工成本就会逐步提高,并且随着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着非农业方向转移速度的逐步降低,这就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各类资源的配置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这些变化都会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并且这种变化也会导致传统因素所产生的支撑作用正在逐步降低。尽管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总量正在逐步减少,但整体规模仍旧比较大,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就业难以及招工难的两难问题仍旧较为突出,一方面,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存在就业难;另一方面,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部分企业还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这就说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在结构方面仍旧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矛盾。除此之外,站在积极正面影响的角度上来看,劳动力总量的逐步降低,也会提高生产效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人力资本的提升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人口科学发展对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发达国家的实践,都证明了人力资本属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对物质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构成同样产生了直观影响。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一种结构优化以及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那些技术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等全新社会产业中,其对于劳动力素质方面所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我国高等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毕业生数量正在不断上升,这些毕业生成为了促进社会劳动力提升的关键所在,这些具备着专业知识,并且技能水平比较高的人才逐步流入到劳动力市场,能够逐步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尽管我国第1次人口红利已经逐步消失,但以人力资本为主的第2次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凸显出来,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城镇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未来的城镇化仍旧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中,还会有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力资源,这种变化趋势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大幅度提升。然而,这种城镇化发展并非只是单纯地拓展城镇面积或是提升人口规模,还重点体现在技术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等多方面,并且社会居住环境以及保障环境等配套制度,也从原本的乡村向着城镇方向逐步转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不仅需要对城镇的基本功能进行完善,还要对群众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多方面进行完善,使得城市内部的功能布局得到科学合理的提升,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功能互补以及集约化发展。另外,还要全面降低城镇的准入门槛,使得农民可以转变为市民。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仍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城镇化发展属于一种结构调整的过程,这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四)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探究

在目前的发展进程中,人口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会自动实现,需要制度以及政策的创新来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首先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以此来促进对外交流与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逐步引导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够有效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其次,要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其中需要重点促进职业教育方面的改革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技能型或是创新型的专业人才,保证劳动力资源在供给与需求结构方面能够互相适应;最后,还要全面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老年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6]。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够明显看出人口科学发展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之间还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依存的状态,人口与经济这两方面内容都应当互相适应对方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人口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升两者间的协调性,从而构建良性循环系统,从根本上实现优质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力人口结构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论《日出》的结构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