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改革背景下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路径研究

2023-01-09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职教教学管理育人

●王 芬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共有20条内容,也被称为“职教20条”,该方案致力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并鼓励完善基础设施、实习实训场所、投入资金、合作办学来培育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持续创新,并推动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

一、职教改革背景下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概述

(一)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目标

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践育人为导向,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树立最新发展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管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确保培育出价值观正确,具有积极人生态度、能够独立主动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学习的人才,并促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二是培育出具有崇高理想信念以及远大理想,能够将自我价值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支撑;三是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培育“五育合一”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促使其不断突破自我,并成长为“大国工匠”[2]。

(二)职教改革背景下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的意义

职教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各类资源向职业教育倾斜。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方面来看,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获得感,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信心。关于学生的获得感提升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关注学生“三观”,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思想政治育人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学生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获得了更多的收获。关于学生自信心提升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面对人生挑战,敢于直面人生困难,并时刻保持乐观心态,从而有助于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到技术技能提升上,从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3]。

二、职教改革背景下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的路径

(一)创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思维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将理论课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形成思政实践育人思维,开发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及生活实践中深刻感悟相关理论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4]。比如在教学《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一课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将相关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并借助案例教学模式来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真实故事,并从思想态度上向案例中的榜样人物进行学习。但是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方式难以落到实处,高职学生并不能真正在生活实践中发扬“中国精神”。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并不能只是停留在“喊口号”上,而是要学生真正关注国家发展,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课下参与“垃圾分类”,为的是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开展“公益劳动”,为的是服务大众,建设和谐社会,这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实际行动表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恰恰就展现了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精神风貌,也促使学生实现了动态成长。

(二)应用“大思政”学科交叉教学管理模式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各门课程都在实施改革创新,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来看,思想政治教学管理不仅落脚于思政课,还落脚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全部课程以及学生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打造“大思政”育人体系,实现思政在各门课程中的渗透教育,形成思想政治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管理模式[5]。一是在高职公共课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内容,发挥教学管理作用。比如在公共英语课程中融入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同时,形成跨文化思维,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文化输出和交流工作的开展;二是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挖掘思想政治内容,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最终将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其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方面的思想理念,并且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在相应岗位工作中刻苦钻研,以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在“大思政”育人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目标要求的渗透也能促使专业课教学改革,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学、合作教学,在专业实践中锤炼学生个人品德,强化职业素养、职业理想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恪守职业道德。

(三)与时俱进优化思政教学管理资源内容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丰富课程教学所用的资源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新鲜、更为充足的基础学习材料。一是在“职教20条”中提出,有必要为学生打造“活页式”校本教材,以促使相关教学更为灵活,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6]。“活页式”校本教材的设计是可以随时增加和更替内容的,而且,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所搜集的学习材料也增添在“活页式”校本教材中,教材内容具有拓展性,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向上生长”。教师可以多关注国家政策方针以及新闻报道,将一些最新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从而达成辅助教学的目的。二是教师有必要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设计来搜集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并作为有效的教学补充提供给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比如在《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一课中,教师有必要在教材基础上搜集“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以及“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方面的教学管理资源,由于教材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很多新内容并没有纳入教材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近几年来最新的道德成果理论及内容展开拓展教学,比如围绕“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等内容设置教学管理专题。

(四)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相互配合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过程中还有必要加强线上教学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的相互配合。比如在教学《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章节时,其中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方面的内容展开,但是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高职学生来说,这些内容较为晦涩,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高职学生觉得社会经济问题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所以对本章内容学习不甚重视。加上课时有限,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佳。然而事实上,高职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未来必将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了解我国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体系对于其未来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都有积极意义。为此,在线下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课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布置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谈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自身未来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未来就业形势和自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线给予学生“一对一”的点评,从而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增强学生“经济强国”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导向。

(五)深入开展校企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合作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工作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使企业担负起相应的思政育人职责。从更深一层次来说,企业应是高职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第三课堂”,当前,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并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应用,目的就在于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相关岗位的需求。一是学校提前与企业明确思想政治育人要求,为企业实践育人过程中面向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比如共同制定学生带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育人方案,将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工匠精神等内容作为重点,由企业优秀员工及管理者进行言传身教。二是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理念、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来对高职实习生开展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认知,并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在实习实践中找到自我价值,并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坚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具备奉献精神和奋进意识,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

(六)培育思想政治“双师型”教师团队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的创新应依托于育人主体,因此,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十分必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多是高校思政专业出身,并没有参与过职业教育相关活动,尤其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不甚了解,很难真正有效结合职教改革的要求来推进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创新。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思想政治教师对高职院校人才全面发展要求的认知,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职业人才培养工作形成紧密结合。一是学校可以安排思想政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邀请有经验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师授课,讲解职教改革与思想政治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细化思想政治教学管理中德育、爱国教育、法治教育、职业教育等内容,介绍新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二是可以安排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定期研讨,相互交流思想,共同促进提高,同步打造成长型的教师团队;三是带领思想政治教师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增强教师对职教改革以及学生职业发展的认识,进而优化教学体系。

(七)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还应进一步优化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从教师角度来看,原有的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评价相对宽松,且忽视了职业教育改革方面评价要求,因此,应细化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各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能力评价考核项目,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并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融合能力。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应将思想政治素养考评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同样也要细化考评项目和标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体现在日常学习中以及生活、社会实践、实习中,所以应打造“全方位”考评模式,将各方面考评因素都纳入进来,同时形成“全过程”考评模式,打破传统的“终结性”考评“一次考评定全部”的模式。同时,打造多元主体考评体系,形成教师、学生、企业导师都参与进来的考评体系,得到客观真实的考评结果,最终发挥考评对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创新被提上日程,高职院校应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思维,应用“大思政”学科交叉教学管理模式,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思政教学内容,发挥管理效力,推进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学管理协同开展,深化校企合作,发挥“双师型”教师团队育人作用,优化教学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职教教学管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