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耦合培养路径研究

2023-01-09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培育育人人才

●曾 玲

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高校需继续发挥育人优势,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从本质来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有着耦合性,将两者联动起来,可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的优质人才,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契机,实现互惠共赢。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价值

(一)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党和政府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持高度重视态度,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并从“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做出了明确部署。国务院颁布的其他政策文件也从各个角度对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积极谋划,主动对接乡村,增强自身服务能力。

(二)实现校、地协同发展

当前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社会经济服务能力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关键。尽管高校在持续扩招,但优质的高教资源仍然不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需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以实现校、地之间的协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主动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建立高校、地方、行业、企业的协同育人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发挥创新优势,提高自身的协同创新能力。

(三)提升师生能力

乡村振兴需要的农村人才类型非常多,有组织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在目前高校的人才培育中,师生能力与社会发展脱节是一个普遍问题,为了服务乡村振兴,需确保人才培育的精准性,确保人才培育与地方需求可精准匹配。从这一角度来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需基于乡村振兴要求打造双师型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而教师在教学环节,要创新育人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乡村振兴,循序渐进提高师生能力。

二、乡村振兴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耦合性

(一)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

要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呈现出勃勃生机,为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打下了牢固基础。高校是优质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校要主动整合教育资源,将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育的优质资源朝着乡村倾斜,打造出一支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发挥出创新创业课程的作用,利用多元形式对大学生开展动员、宣传,引导大学生投入乡村。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需主动契合乡村振兴战略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了新的征程。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上,需与国家发展统一,坚持“立德树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国家经济发展释放新的活力。如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站在历史新起点,尽管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乡村振兴还未完全实现,因此,高校要树立新的思维方式,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出发,推行个性化教育,探索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三、乡村振兴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耦合培养路径

将乡村振兴、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相结合,需创新教育途径,满足乡村振兴对于优秀人才的诉求,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高校要围绕乡村振兴优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模式,促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之间的耦合互动。

(一)提高育人站位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出跨越式的发展特点,但是,与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较多不适应的地方。乡村振兴是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因此,高校需要提高人才站位,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做到因时而动,立足于服务方向,根据乡村振兴的要求来优化育人方案,培育与乡村振兴相契合的优秀创新创业型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化的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是一个重点组成,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与振兴的重任,需从文化层面入手,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借助相应的平台载体来宣传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能够与现代城市文化碰撞、互动,营造出振兴乡村、服务乡村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该种方式,让深处象牙塔的大学生可更好地认识、了解乡村文化,主动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自觉担当起乡村振兴大任。

(二)精准匹配教育资源

1.优化专业建设。在人才培育上,高校需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主动拓展农村需要的专业设置,发挥出学科优势,深挖课程进阶,加强瞄准区域需求的本土化专业建设,做到“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同时,开设乡村振兴创业班、乡村振兴学院,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让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入田间,形成校内、校外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让人才的培育更加“接地气”。

2.打造多元化课程。面向乡村振兴,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上,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结合,打造融汇创造、创新于一体的多元化课程体系,细化课程内容,将乡村振兴内容与专业育人体系结合。同时,搭建农业双创孵化平台,以乡村振兴需求作为教学导向,加快孵化器、新型智库、培训基地、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业推广,促进高校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定期组织服务下乡、知识输出活动,建立专门的乡村振兴服务队伍、公益导师团、创客训练营、专家服务驿站等,助力更多的大学生扎根于乡村。

3.设置个性化生态圈。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上,要依托农业科技园、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试验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等,夯实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邀请乡村振兴领域的精英、专家、建设者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引,带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着力培育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要改变传统以分数为主的学生创新创业学习成果的评价模式,将达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实践性评价相结合,完善循环评价体系,将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活动转换为学分,鼓励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走入乡村。

同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育人方案,在学生入校之后,根据其兴趣、专业等组建兴趣小组,由资深创新创业导师提供指导并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发明专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作为抓手,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一个项目中来,通过阶段化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对于有潜质投入乡村创新创业的大学生进行重点培育,并将来自农村、企业、社会的鲜活案例根植于课程中,让创新创业人才更具生长力。

4.挖掘有利资源。高校要挖掘与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相关的资源,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夯实实操技能,扶持有投身乡村意愿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善用校外资源,利用企业资源、社会资源、乡村资源,延伸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路径,引入优质的农村创业项目,在农村中设置孵化园、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资金扶持,让创新创业项目真正落地,提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产生极强的成就感,也孵化出了更多的优质成果。同时,高校要加强与乡村企业、地方政府、社会服务组织、科研院所、涉农电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系,打造区域联盟,合作成立资源库、乡村建设试验基地、创新创业平台,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开放共享,形成多元合作、纵向贯通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5.加强引导。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更加青睐于大城市、大企业,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进入农村就业。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立志回乡创业,从新生入学之后,就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起来。例如,在新生入学阶段,就可组织“学习优秀榜样”“观看乡村文化宣传片”“专家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农村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对乡村建设的兴趣。在每年的寒暑假,可组织学生参与“农村微公益”“农村社会调研”“农村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乡村的了解,为未来的服务乡村建设助力。

(三)打造多维实践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以专业课程作为主要载体,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创新创业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高校要发挥第一课堂作用,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农业产业、乡村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主动分析乡情、社情,了解市场发展、创业融资等方面的内容,能够科学评估项目风险,让项目实施更有可行性。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作用,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训练中着力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引导大学生在毕业后主动为乡村振兴服务。

高校还应该通过主题班会、校园文化活动、媒体宣传等,在学校内部营造出兴农、爱农、知农的氛围,打造现代化的创新创业培训基地,配备指导老师,予以资金扶持,打造出线上、线下相互连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该种方式,在学生心中播撒创业种子,让这颗种子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生根发芽。此外,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要紧贴乡村振兴的短板,围绕“农村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等问题,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实践探索。同时,创新社会服务,改变以往服务中的形式化、走过场等问题,采用知识服务、人才服务、咨询服务等模式,让实践项目迅速落地。

四、结语

乡村振兴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耦合环节中,要明确具体概念,避免人才培育的盲目性。高校要发挥出自身优势,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之间的耦合共性,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与跟踪指导,激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猜你喜欢

培育育人人才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人才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