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历程与趋势

2023-01-09陈扬森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电算化智能化阶段

●陈扬森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021年,财政部印发《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要推进会计数字化转型,支撑会计智能拓展,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财务工作与信息化相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从外部因素来看,国家对教育经费进一步投入,财政制度深化改革,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加大,种种因素迫使高校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对高校财务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从内部因素来看,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财务数据愈加繁杂,使得学校财务部门工作量激增,经费管理难度不断增大,亟需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管理工作模式。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顺应教育改革和高校财务建设的发展,有助于经费管理更加精细化,保障了学校健康有序运行[2]。另一方面,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对新时代高校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高校需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大数据、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信息化所带来的价值,从而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机制[4],实现高校财务向更深层次的信息化建设方向迈进。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纵观国内近些年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历经会计电算化阶段、财务网络化阶段、财务集成化阶段、财务智能化阶段四个阶段。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全面深入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会计电算化阶段

1994年,财政部相继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等三个文件,预示着会计电算化步入正轨。此阶段,学界着眼于探究会计电算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用。明文聿(1995)提到会计电算化在高校已普遍实行,为会计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高校要使会计工作进一步完善,需建立计算机网络替代现有的计算机单机处理系统[5]。建新(1997)提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要素在人,系统中的数据由会计人员采集与录入而不是计算机自动生成[6]。会计电算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单机版核算软件的应用,即通过计算机软件代替手工记账。此时的改变只在于形式上的变化,并未涉及会计簿记的实质,计算机软件仅起到数据录入、存储的功能,整个过程依旧以财务人员人工处理为主。在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仅停留在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财务处理等基础功能,功能分块明显,未向管理型方向发展。这个阶段仍然是建立在人力资源大量损耗的基础之上,而财务人员更多地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业务部门则是故事的“讲述者”。

(二)财务网络化阶段

2000年,教育科研网(CERNET)在全国普及,财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朝着财务网络化阶段发展。此阶段,学界将研究重点放在财务网络化建设上。孙波(2000)指出现有的财务软件以核算为主,为适应高校财务工作新的要求,必须建立网络化的财务查询系统[7]。张亚氢(2005)提到高校财务网络化可以把核算和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利用能力[8]。财务网络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财务网络系统化、多业务模块互联互通。此时的财务系统内部呈现系统化、模块化的特点,预算系统、核算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多个系统相互串联、共同协作。同时,财务系统不仅与单位内部业务系统如科研系统、人事系统等建立起链接,而且与外部业务系统如银校互联联结起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9]。这种网络化的形成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便捷服务,真正做到让师生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多业务模块互联互通保障了业务流转的速度,实现数据传递的及时性。然而,在这一时期,各个业务系统还是彼此独立,集成化程度比较低,兼容性不足。业务系统之间缺乏统一接口,部分重要数据如人事数据、学生信息、科研数据等尚不能做到共享共建,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此外,各个业务系统以自身需求为准,功能模块固定,系统安全性不高,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后期维护困难。

(三)财务集成化阶段

2006年,数字化校园建设兴起,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财务集成化阶段。此阶段,学界对财务集成化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上。刘玉彬(2012)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完善了会计信息化系统,而且实现了财务信息资源共享[10]。周丽萍(2014)指出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促使高校会计业务流程再创造,而且能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数字校园对高校会计财务的有效管理具有重大影响[11]。财务集成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各个系统、层面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整合。财务集成化阶段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然而还难以解决财务流程中人力资源的大量投入。对于报账人来说,报账服务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另外,纸质单据的存在导致单据在流转过程中丢失的风险难以消除,报账人对于报账方式的体验感差。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日常仍然需要人工审核大量发票和纸质报销单,手工录入数据工作量大。财务人员深陷重复性高、低附加值的财务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财务管理职能,财务人员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四)财务智能化阶段

2015年以来,随着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对财务领域的巨大冲击,高校财务模式朝着财务智能化方向发展。此阶段,学界的主要关注点在依托新技术对高校财务流程再造、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探索等方面。聂敏等(2016)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大数据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规避财务风险、监测资金动态,并进一步就如何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提供了相关解决办法[12]。孙宝宁等(2021)指出传统模式下高校财务的“报销繁”和落后的财务决策分析等问题日益凸显,“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减轻会计人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标准化、智能化的流程和数据为财务分析和审计提供了重要保障[13]。随着对财务智能化建设探索的深入,财务智能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已愈发明显,即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和会计资料无纸化,并涵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业务服务全功能、全流程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财务集成化阶段侧重数据与业务实现统一,财务智能化阶段则注重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减少劳动力的浪费,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在财务智能化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三大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大数据的出现深刻改变了财务数据的底层逻辑,财务数据形式由结构化向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转变,例如,发票数据和合同数据逐渐转变为“发票要素”和“合同要素”,所包含信息更复杂、更全面。此外,大数据技术具备数据挖掘能力,为财务智能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人工智能带来了机器学习和计算能力的变革,例如,机器学习监督学习方法能有效优化财务运营流程,提升智能预算精度,并实现精准决策。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很好地解决了高校财务系统与外部链接所面临的数据安全和流程安全问题,依托区块链技术的账簿呈现“分布式”的特点,即由多个子系统账簿共同记账、共同公证,从而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形成了“共享账本”。而区块链中数据信息不可更改的特点,自发形成了系统自带的监督功能,有效简化监督与审计流程。正是这三类技术的应用,以及外挂形式般存在的RPA(财务机器人),成为高校财务智能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机器人可以自动化完成规则明确、重复性强的工作,大大减少人工参与,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各类风险。

三、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学校层面的统筹安排

尽管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着力开展信息化建设,然而呈现的结果是各个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开发本部门业务系统,不重视与其他部门进行业务沟通。在信息化建设上缺乏全局观,缺少学校层面的统筹安排。一些跨部门的业务流程难以进行梳理和优化,财务管理的效率也很难真正提高。这种情况导致业务与财务系统割裂开来,各个部门的数据因计算口径不同存在差异,不仅造成数据在各个部门重复录入浪费劳动力,还增加数据异常的可能性。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制度

随着高校经费愈加繁杂,高校财务部门也在不断出台相应的财务制度,以便达到对经费的精细化管理。然而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财务制度。此外,有些高校尽管有着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然而不够规范与统一,难以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人才

人才是高校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然而,当前来看,人才队伍建设不容乐观。高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系统建设,忽略了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将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相结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提出具体的业务需求,而且需要与开发人员进行对接,这时具备财务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最优选择。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网络安全保障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到来固然为财务工作带来便利,然而数据共享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于网络,而网络一旦遭到破坏,财务工作便陷入危机。一方面,数据的高度集成给网络安全埋下安全隐患,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系统漏洞等方式对数据进行窃取或篡改。另一方面,黑客入侵容易引起资金被盗,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

四、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

当前,高校办学规模参差不齐,所拥有的经费也不同。个别高校受到经费的限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投入也相对有限,严重制约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当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从学校全局出发,科学合理分配财务资源,加大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

(二)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不但包括信息化建设系统本身,还必须具备完善的配套制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高校的内部控制,通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权责分明;另一方面是加强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的沟通,强化财务信息化的开放性建设,确保信息的充分交流,让业务理解财务,财务支撑业务。

(三)构建财务信息化建设平台

尽管大部分高校已建成较为完整的财务系统,但是信息的集成化程度比较低,信息化建设还相对落后。因此,高校需遵循信息化建设规律,强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运用,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以服务为导向,充分调研各业务部门具体需求,让业务与数据实现深度融合,共同构建财务信息化建设平台。

(四)引进或培养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人才

高校一方面可以引进一批具备财务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采用专业技术人才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建设、维护;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批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对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五)强化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是第一要务。从系统层面来说,高校可以安装杀毒软件和加设防火墙,定期对财务系统进行消杀和升级维护。为保障数据的万无一失,采用多种形式如本地备份、异地备份对数据进行备份工作。从人员层面来说,重视工作人员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定期开展系统升级、维护的培训。在业务流程中对系统的各类角色做好合理授权,保障系统的健康运行。

五、结语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到来必然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效率,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财务工作一方面需要实现“零聚集”“零接触”,另一方面还需提高财务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在这背景下,财务智能化发展势不可挡。高校财务人员在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高校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创新管理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电算化智能化阶段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