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会说话”

2023-01-09

新传奇 2022年50期
关键词:思想境界临场讲话

领导干部“会说话”,就是要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去。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是否“会说话”,是检验领导干部思想境界、思维方式、生活阅历和能力水平的综合反映。群众也会通过讲话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作出“实与虚”的评判。

要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去

群众喜爱什么样的说话风格?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报告从实处立意,在实处落笔,于实处展开,通篇贯穿了一个“实”字,建构了一个契合群众习惯的话语体系。如“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等,语浅道理深,让人一听就明,一看就懂,既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又气势如虹、充满力量。

话风体现作风。领导干部“会说话”,就是要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去,这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大力弘扬的优良传统,也是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到实处的体现。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是否“会说话”,是检验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直观指标,是其思想境界、思维方式、生活阅历和能力水平的综合反映。群众也会通过讲话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作出“实与虚”的评判。

多些“即兴发言”“临场发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下大力气整顿“四风”问题。如今在许多领导干部的话语表达中,清新朴实的语言并不鲜见。但同时也要看到,仍存在一些空话大话、套话废话的现象。

2005 年5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省委专题学习会上,批评了这种现象:“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不会说话。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如此干部,不仅会疏远与群众的距离,还会大大影响履职成效。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强调实践,实践出真知,少了实践,就难以了解实情,讲话也就难以讲到点子上。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在基层调研时多一些“临时安排”,多一些“即兴发言”,多一些“临场发问”,多一些“望闻问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讲话才会符合实际、贴近群众。

与群众想到一起、说到一起

与群众说到一起,非一朝一夕之功,还要领导干部用心用情,反复锤炼。领导干部说话水平的高低,与个人学识和工作经历关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切实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多学习新知识,研究新事物,接受新理念;多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寓意深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并加以灵活运用。只有思想观念先进了,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才能厚积薄发,得心应“口”。

此外,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往往来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导干部只有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熟知群众的日常生活,真实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说什么,才能在讲话中避免弯弯绕绕,让群众听得明白,才能让群众相信你、跟你走。

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如何在求同存异中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是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做的重要功课。只有把工作落到实处,与群众想到一起、说到一起,才能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好。

猜你喜欢

思想境界临场讲话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注水”讲话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小学生发展的作用
赏读蒲松龄重阳诗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男朋友
浅谈教师的师德建设
思想境界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