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2023-01-09沃剑英
■沃剑英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泰来农场有限公司)
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1.1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在国家层面,有政策方向,有资金投入与使用计划,但是大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内部控制效果不佳。例如:某省国有企业,虽然国企改革近尾声,内控制度已制定并已下发,但很多部门人员未配齐,工作责任未明确,制度没人去具体实施,这将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没人去关注,最终会出现一系列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2 风险管理不力
内部控制制度某个位面未设人员或未设置专人,将出现风险管理不力的局面,对风险的存在无视,或将风险过于低估,或过于高估。例如:一家以牧业为主的国有企业,2020年新投产一个牧草加工项目,仅一个月的利润额就增加了该企业全年利润额的10%,但期间发生了一次火灾损失了1%,并受到警告。第二年这家企业班子会就宣布该项目全面停产,设备进行销售。对火情风险低估,出火情,又对火情风险高估项目仓促下马。
1.3 控制流程不规范
内部控制体系在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更是能规避大多数风险的发生。内部控制体系关键是控制流程,现实中很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因为控制流程不规范所引发的。例如:某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未设置关键岗位,企业也缺乏对部分岗位的审计,导致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内控不重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实施。
1.4 信息和沟通不畅
信息沟通传递是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构建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沟通不畅,严重影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例如:一些国有企业上级部门下发完内部控制制度,只关心下级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下发,对是否真正执行关注的较少,执行的效果得不到反馈。从而导致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各部门、各子公司不能有效沟通。
1.5 内部监督乏力
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监督手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风险管控的建议。一些国有企业忽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岗位不设置专业审计人员,且素质不高,审计部门也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导致审计这项工作流于形式,内部监督乏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出现风险隐患和管理弊端,需要改进编制措施时,没有数据分析依据,影响管理层进行决策。
2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2.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董事会参与企业的投融资规划与战略发展制定,对经营管理层的工作进行监督。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和预算管理委员会等委员会,负责专门开展相关的工作支持。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具有财务报告的请求权和审查权,对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危害国有资产安全的行为及时报告国资委。
第二,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要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设置,企业要召开领导层会议,由领导层共同商讨内部组织设置的要求,明确各岗位的权责,按照权责对等的机制设置岗位说明书,并要求各员工对岗位说明书全面了解,避免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相互推诿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健全国有企业的反舞弊机制。当前国有企业的反舞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舞弊指的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通常有滥用职权串通舞弊、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等方面。国有企业要完善反舞弊的程序,对于舞弊问题明确调查与补救措施,充分识别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特点和业务流程建立反舞弊数据库,针对舞弊发生的关键领域与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并向企业的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提出诚信要求,畅通企业的外部投诉渠道,当企业存在舞弊时第一时间将舞弊问题汇报给企业的高层对舞弊进行调查。同时企业要建立反舞弊的企业文化环境,促使管理层、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并及时将舞弊情况向全体员工通报,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1]。
第四,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内部控制离不开企业员工是共同参与,企业需要结合经营目标和自身组织架构,制定出合理人力资源需求规划,明确企业人员招聘的渠道及人员招聘的需求,注重对员工学历、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方面的考核,并在员工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培训。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培训机制的建设。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各类信息更新速度较快,企业为实现健康发展,需要让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加强对内部控制要求的学习。企业需要营造学习氛围,在员工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法,确保培训具有科学性。既需要针对管理层开展培训,又需要加强基层员工培训,针对不同部门员工工作重点使培训工作有所侧重。
2.2 改进风险管理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前发现问题,提前预警,提前消灭隐患。同时,风险决策管理系统化,要按照内部控制体系,按照流程分部门专业性反馈问题,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规避风险,才能让国有企业把握住机会,实现国有企业增收增效,保值增值。企业的风险管理要对企业的内外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应对策略,具体而言:首先,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风险评估流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极听取企业内部人员的意见,确保风险管理的要求得到贯彻执行[2]。其次,企业要健全风险识别机制,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与识别,将风险分为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等各类风险,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的方式,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定量评估的数据要求较高,要求数据符合概率分布等方面的要求,当定量分析的数据难以获得或定量分析不具有成本效益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判断。定性分析要充分考虑风险概率和可能产生的损失,将风险结果用合理的方式描述。再次,企业在确定了对风险的影响程度与发生可能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对。对于不从事某种活动就可以规避的风险,可以采用规避的方式予以应对,对于一旦产生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害,且不可控制的风险,应采用转移的方式应对,通过合同购买财产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对于产生损失较小,即便发生也不会给企业造成实质性影响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承受的方式予以应对。最后,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约束与要求,明确风险管理的权限与职责,提高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针对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明确风险管理方式,形成企业的风险清单,充分发挥管理层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3 优化业务流程
内部控制体系关键是控制流程,每个点位都要有岗位、有责任,下达指令路径要明晰,反馈指令要有捷径。重视设置单位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关键控制岗位责任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岗位条件及培训制度等。业务流程是内部控制工作建设的核心部分,也是内部控制的载体,企业要规范自身的业务流程,对于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管理流程更加科学与合理,并结合企业的要求设置合理的管理体系,从而规范企业的关键控制活动,防范企业的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具体而言企业的业务流程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建设:
第一,优化固定资产控制。固定资产控制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对固定资产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管理体系,确保固定资产核算准确、管理完善,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首先,国有企业要建立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办法,明确固定资产采购的申请要求与审批权限,对固定资产采购的流程进行优化,加强对固定资产供应商的管理与评价,并完善固定资产的验收管理办法,针对重大固定资产的采购需要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当固定资产到达企业内部要核对发票、产品说明书、采购合同等方面是否一致。其次,优化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环节。国有企业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在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上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相关内容,明确使用地点、使用责任人、折旧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并针对固定资产要建立维修保养办法,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保养,分析是否需要对固定资产大修,大修时需要选择专业的厂家或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安全隐患产生。再次,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国有企业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记录到盘点清单中,明确盘盈盘亏的要求并进行账面调整。再次,优化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固定资产的处置要具有严肃性,对于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处置要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对于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可以由资产管理部门填制报废单,符合报废要求的经过报废之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优化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资金管理是企业投融资及资金日常运作活动的总称,通过规范资金管理活动,能够促使企业的资金安全、完整,避免资金管理活动中存在风险的问题。首先,国有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投资活动,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时需要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分析,判断投资是否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对于重大投资事项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并按照管理办法报国资委审批或备案,防范在投资过程中的问题。其次,在投资活动中需要结合企业的资金结构以及资金缺口分析融资的方式与渠道,判断融资成本是否最低,并制定合理的融资规划,加强对融资渠道的管理。最后,在资金的日常管理环节,需要明确现金的上限,对于超限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并规范银行存款的管理,对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流程进行明确,对银行账户定期检查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对于单位的空白票据、印鉴等需要妥善保管,防范相关工具丢失的问题。
2.4 畅通信息和沟通
第一,信息畅通需要完善的内控体系做支撑,因此国有企业应从每一个岗位节点着手,建立完善而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着重检查法务岗位、督查岗位、审计岗位,从执行前的合法合规性到执行中的沟通流畅性,再到执行后的反馈效果都需要实现顺畅沟通。
第二,国有企业需要完善信息系统的控制。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内部控制中的重要部分,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提供保障与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格化管理,将每一个节点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反映、回收、分析、生成信息报表,供领导层调整决策,早发现早调整。这样就能体现出内控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能意义,将国有企业损失率降低[3]。企业需要全面收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在企业内部的高效沟通,充分通过ERP、SAP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促进信息的沟通,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等各方面的信息集成到同一平台进行管理。
2.5 加强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确保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起到应有的效果,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审计的功能和定位。内部审计部门应该聘用一些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专业学历、专业职称的人员。并且每年度聘请专家教授进行适当专项培训,平行行业之间多进行经验交流。当企业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时,需要其向企业的高层管理层汇报相关问题,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应对。同时国有企业还是要健全内部审计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建立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机制,实现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全面管理。
3 结 语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内部的重要工作,国有企业需要改善内部控制水平。本文认为当前国有企业还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国有企业在未来需要改善相关问题,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相关问题予以优化。除了本文所提的相关内容之外,国有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工作,以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