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引领养老事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以石家庄市长安区为例
2023-01-09杨延君
宋 暖 杨延君 张 莹
(中共石家庄市长安区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迈向现代化发展的五年。根据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我国必须建构广覆盖、高质量、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再生产过程中自然存在的人口变动过程,具体表现为老年人口数量逐渐上升。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即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年型社会。重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石家庄市长安区为例,对党建引领养老事业发展进行探索。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105.9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39%,区域老龄化明显。
一、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石家庄市长安区围绕构建“9064”养老服务格局,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加强,老年人生活品质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业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增速
自2016年以来,石家庄市长安区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特别是从2018年取消养老许可证以来,在审批程序、备案登记上尽力简化,2019年出台了《石家庄市长安区养老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截至目前,长安区已获行政许可、登记备案的养老机构从2016年的12家发展到现在的26家(包括2家公建养老机构),其中五星级养护院1家,四星级养老机构2家,三星级养老机构5家,二星级养老机构2家,一星级养老院11家,养老床位共计4265张。
(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和任务目标,创新建设模式,推动多元力量广泛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目前,石家庄市长安区已建成62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微嵌入式照护中心和10个日间照料站点,其中金银铜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个,新增社区养老床位350张,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运营,较好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康复护理和老人助餐等服务,有效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
对辖区内18家存量养老机构开展消防审验工作,已有15家获得了《养老机构消防合格意见书》,对未进行消防整改、达标的3家机构,联合相关街镇和部门进行了关停,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进一步提升。同时按照省、市《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市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和养老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促进辖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养合作协议书,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通过第三方评估,截至2020年底,石家庄市长安区26家养老机构中20家获得星级养老院称号,全区护理型床位达2026张。
(四)养老服务补贴有序发放
为充分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推动民生工程开展,帮助社会办养老机构实现高标准运营,提高社会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与专业化水平,政府积极开展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助发放相关工作。同时为强化民生工程专项资金保障,发挥好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做到资金发放项目严格评估。在发放工作中开展电话回访等工作,保证运营补助发放工作有序、严格落实。积极开展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重度失能老人、社会孤老等六类老人开展服务补贴。每年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时期,石家庄市长安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了新发展,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现有养老福利用地规划没有向社会统一公开,福利用地使用、规划等没有明确流程,福利用地有效利用还需加强;新(改)建小区公建配套养老场所移交使用问题等未得到真正落实;部分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使用水电气,未能按居民价格执行。二是养老设施数量不够。养老床位数总量不足,特别是服务质量、环境好的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部分养老机构条件简陋、环境较差、床位使用率较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亟待提高。三是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运用市场机制、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扶持政策乏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特别是中高端养老市场培育不足,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健全,养老服务业迟滞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四是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短缺,一线护理人员整体招用难、留用难、专业素质低、流动性大,养老服务人员经济待遇较低,制约了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基层党建助力养老事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十四五”时期,石家庄市长安区户籍老年人口总量增长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空巢老人等人数将明显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迫切、多样化。预计到2025年,辖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16.8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25.8%。按照石家庄市长安区“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总体目标,计划到2025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信息为辅助、社会为主体、法制为保障,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良、监管到位,与辖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推进目标顺利完成,健全顶层设计,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解决养老服务“难点”“痛点”“堵点”,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破解养老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党建在养老服务领域的组织优势
结合石家庄市长安区城乡结合的区情,规范养老服务领域党组织设置,形成区、街(镇)、社区(村)组成的自上而下的养老服务组织体系,有效发挥党组织在引领养老服务中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建立完善的党建工作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机制,健全“领导”机制,由区民政局党组织负责“党建+养老服务”的全面管理,延伸“联系”机制,每个社区(村)配备1名专职党务干部,负责基层“党建+养老服务”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建立“共建”机制,以党组织为纽带,推动社会组织、各级机关、非公企业等各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
(二)将贯彻落实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党员干部考核指标
建立区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党建+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区委和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在贯彻实施区域全面发展战略中,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争取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建设、日常管理纳入区、街镇、社区(村)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目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优化治理结构,将贯彻落实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养老服务工作落到实处[1]。通过讲党课、参加培训活动等形式,把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方政策纳入所有党政干部的培训中,让党政干部接受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树立积极的老龄观,便于深入掌握养老服务工作要求及制度规范,提高依法依规依纪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将养老服务作为党建工作任务的规定动作
将养老服务作为党建工作任务规范化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党建工作与养老服务,将党建工作贯穿养老服务全过程,明确任务要求和时限责任,实现党建对养老服务各项工作的全面引领,形成政策暖心、保障尽心、运营用心、多方同心、传递爱心、医养舒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过得开心的养老服务格局。严格落实规定,关怀贴心献出大爱。坚持正确导向,党建引领行动有力。坚持以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按照“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实体服务、机构运作”的工作总思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服务清单”机制,持续对辖区老年人展开入户摸底调查工作,上门讲政策、听取困难、商议解决办法等,全力找准打开老年人思想压力的“钥匙”。
(四)将“党建+社区共建”作为居家养老的助力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主,而且居家养老是一种投入小、经济和社会效益更高的养老方式。近年来,国家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关键是落实到位。因此,“十四五”期间,发展养老服务的重点应该切实从以前重机构、轻居家转变到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上来,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党建+社区共建”能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社区党支部可以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服务群众、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党建+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形成“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乐”的院落一体化养老新模式,并发挥退休老党员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退休老党员为主体的涉老公益类组织,吸纳志愿者加入,开展认领服务项目活动,积极带领老党员和志愿者认领文化养老活动、志愿服务项目和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会员间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互帮互助。
(五)将“党建+互联网”助力养老服务升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已跨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2]。“互联网+养老”也已成为当前的养老服务新业态,能促进供需有效匹配,优化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十四五”时期,石家庄市长安区应该更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以及区块链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党建+互联网”共建“互联网养老平台”,构建信息化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打造智慧型养老服务[3],实现精准个性化服务。还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开拓服务端口,整合配餐企业、社会养老机构、居家及医疗康复服务、志愿服务等项目,实现各项服务一键可选。同时以智慧居家养老为抓手,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载体,围绕养老服务需求实际,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方式,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档升级。积极探索老人线上“下单”,线下享受上门服务的新模式,推行网格员、涉老公益组织中的退休老党员和志愿者代办帮办服务,推动传统养老模式向智慧社区、智能居家养老全面转型升级。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党员群众的“阵地堡垒”、红色教育的“实践场所”、服务老人的“温馨家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党群交流,活跃党群关系,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全覆盖。
(六)让“党建+养老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动能
按照《河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4],结合石家庄市长安区面积大、人口多、行业覆盖面广等特点,滹沱河旅游观光带南岸贯穿长安区北部,东北部区域广阔,有河流、有经济作物、有外包服务区,此外高速、高铁覆盖,距离机场最近,环境优美,属于滨河地理位置,康养项目综合成本低,一旦健康小镇建成可以有效辐射京津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鉴于此,长安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开展“康养项目建设方案”征集意见建议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养老项目建设,探寻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养老服务项目,提供适合地域经济发展的养老项目信息。同时借鉴其他省市康养老项目建设经验,充分发挥区卫健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重点打造健康小镇、康复小镇、养老小镇、中医中药论坛、康养体检中心等项目,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一时期也将是我国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更严峻挑战的时期。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0月13日传统节日重阳节前夕对老龄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5]。从石家庄市长安区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内或国外先进经验,建成具有石家庄市长安区特色的党建做支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智慧养老为辅助、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规范管理、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