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杭黄绿色产业带的构想

2023-01-08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业带新安江腹地

文/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杭黄绿色产业带可以形成“二线、双核、多节点”的市域层面的整体空间布局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行政区经济”对要素流动所形成的藩篱正在打破,跨行政区的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增强。随着“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逐步推出,杭州开放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但纵观杭州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关系,可以发现杭州向西开放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本文提出了建设“杭(州)黄(山)绿色产业带”的构想。

杭黄绿色产业带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杭黄绿色产业带建设有利于拓展杭州经济腹地、提升杭州城市能级。城市能级表现为城市的综合实力及其对所影响地区的影响能力。城市能级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城市本身的发展状态(包括城市的规模、密度、经济结构);二是城市“腹地”的大小以及与腹地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城市腹地就是一个城市通过“集聚—辐射”作用所影响的空间范围。一个城市其腹地越大、与腹地的经济联系越紧密,该城市的能级就越高、其未来发展潜力也越大。

杭州拓展经济腹地的重点方向是杭州市的西部区域与南部区域。杭州北部紧邻整个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上海的城市能级以及“集聚—辐射”作用大大强于杭州,因而杭州北部的嘉兴市、湖州市等区域在经济上主要受上海影响,杭州的经济影响力有限,这些地区难以成为杭州城市进一步成长的“有效腹地”。杭州往东是浙江省的另一重要城市宁波,处于杭甬两个城市之间的广大地区构成两市的“竞争性腹地”,因而杭州向东拓展腹地存在一定的制约。而杭州市南部、西部的浙西南区域以及闽北、皖南、赣北区域离开其它大城市较远,是杭州拓展经济腹地的主要方向。其中,处于杭州西部的黄山市与杭州的区域联系最为密切,是杭州市近期需要重点拓展的经济腹地。

建设杭黄绿色产业带有利于促进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近10年来,浙皖两省在生态治理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区域合作,其成果集中体现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上。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生态补偿性质的财政资金的推动。在一个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初期,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短期内对环境改善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但从根本上看,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居民,激发居民内在的环保意识,依靠居民的主动参与是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途径。只有区域经济发展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居民才会有更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根本上解决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在发挥杭州、黄山各自资源优势基础上的产业联动发展,以加快提高新安江上游各县(区)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消除上、下游区段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

杭黄绿色产业带建设空间布局

杭黄绿色产业带可以形成“二线、双核、多节点”的市域层面的整体空间布局。

(一)二线,即整个产业带分为“南线”与“北线”

杭黄绿色产业带南线。从杭州钱塘区的钱塘江开始,沿着富春江、新安江与高速公路(杭千高速—溧宁高速—杭瑞高速)所共同形成的沿线区域为轴线的产业带。南线重点建设以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际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

杭黄绿色产业带北线。从西湖区、余杭区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起点,沿着“杭瑞高速”直到黄山市屯溪区。将产业带北线建设成为以“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

(二)双核:杭州主城区、黄山屯溪区

杭州主城区、黄山屯溪区是产业带的增长极、动力源。整个产业带需要形成以杭州主城区、黄山屯溪区为核心,以产业带所经过的区域为轴线的“点轴互动、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三)多节点:以沿线重点城镇(或乡镇)为节点,利用产业带建设提供的机遇,发展相应的产业

杭黄绿色产业带南线的重要节点主要包括:富阳区城区;桐庐县城区;建德市城区;淳安县城区;歙县深渡镇区。杭黄绿色产业带北线的重要节点,主要包括:临安区城区;歙县三阳镇区;歙县北岸镇区;歙县徽城镇。

促进杭黄绿色产业带建设的对策建议

共同建设“杭黄双碳先行示范区”。我国正在推进的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各个层面产生重大影响,并将深刻影响我国未来几十年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为了促进杭黄两市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双碳”,需要谋划建设“杭黄双碳先行示范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一是黄山市大力开发林业碳汇,建设“中国东部林业碳汇基地”,形成林业碳汇的市场供给。黄山市不仅是安徽省重要林区,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面积广、资源丰、物种多、生态好”的林情特点,具有开发林业碳汇的资源优势,可以形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林业碳汇供给;二是在推进两市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促进杭州市的企业购买黄山市林业碳汇,从而不断增大黄山林业碳汇的市场需求;三是两市共同努力,共同做大做强黄山市的“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第一步,将“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长三角最大的林业碳汇交易平台;第二步,通过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林业碳汇交易平台,促进林业碳汇的更深入、更广泛开发。

谋划建设新安江船闸,促进形成杭黄旅游景点第三极。“三江”是指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合作开发“三江”等水上旅游资源有利于解决当前制约两市文化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问题,是两市文化休闲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最大利益交汇点。而新安江水库大坝是杭、黄二市合作开发水上旅游资源的最大瓶颈。建造新安江船闸,畅通三江,可以使“三江”上、下游的所有景点连成串,从而产生的“1+1>2”的集聚效应。首先可以将现在上、下游各自独立开发的沿江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如黄山徽州古城、杭州严州古城得到综合开发,形成相得益彰的效应,同时还能与现有的陆上“浙皖1号旅游风景道”形成联动发展的全新格局。这将使“三江二岸风景线”成为媲美西湖风景区、黄山风景区的杭黄旅游景点的第三级。

合力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机房基地”。大数据中心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据中心的“操作平台”;二是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处理设备所在地”,俗称“数据机房”。大数据中心的“操作平台”需要布局在数据产生地的大城市,而大型数据中心的“数据机房”在空间布局上则有不同的区位指向。一是要求布局在自然环境清洁、环境温度低从而有利于机房自然冷却的地区;二是要求供电可靠程度高、电价低的地区。特别在“双碳”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是建设数据中心机房要考虑的关键点。黄山市具备建设“数据机房”一定的资源优势。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发达,具有数据机房的较大需求,可以通过杭黄两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争取在黄山市建设“长三角地区数据机房基地”。

建立生态补偿性质的“杭黄联合绿色产业园”。进一步推深做实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多元化,除了通过财政资金形式的补偿外,还需要扩展生态补偿的形式与途径,特别需要强化上、下游之间的产业合作。建议在下游区域中,选择区位、基础设施较为良好的地块建立“杭黄联合绿色产业园”,作为黄山市发展绿色产业的“反向飞地”,并探索税收分成、环保容量和土地指标调剂等利益共享机制。为了促进新安江上游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转移,减少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尽快提高这些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可以鼓励园内企业主要面向上游生态脆弱地区招收企业普通员工。

猜你喜欢

产业带新安江腹地
央视点赞!《新闻直播间》聚焦澄海玩具产业带
硬核!玩具产业带综合体助力,看广东澄海宝奥城怎么做?
京喜与澄海玩具产业带携手
新安江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浙江省数学高考考法剖析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平衡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